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2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66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70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标本检测结果,运用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画图、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共送检标本482例,有毒成分平均检出251次,其中10~20岁组检出例数最多,占检出例数的29.08%。检测结果排名前三类的药物分别为杀鼠剂、有机磷农药类和口服镇静、催眠、抗抑郁类药物,分别占检出例次的43.43%,26.29%和19.92%。结论应根据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公共安全预防建设和毒物分析检测技术的提高,以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提升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2.
[目的]总结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行复合手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神经外科行复合手术1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6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行复合手术的病人均康复出院,未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通过做好围术期的血压管理,防止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减轻吻合口张力,保持有效引流,严密观察病情,维持血糖稳定,预防和处理便秘,重视出院指导,可有效减少复合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和探讨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Rb)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患儿性别、发病年龄、家族史、首诊症状、临床分期等。结果患儿初诊平均年龄(1镲.89±1.42)岁,3岁以下者占88.37%;男27例,女16例;城市患儿12例(27.91%),农村患儿31例(72.09%)。初诊症状为白瞳或黄白色反光26例,斜视8例,眼红2例,前房积脓1例,体检筛查发现6例。43例患儿中6例有家族史(13.95%),双眼患儿中4例有家族史,35例单眼患儿中2例有家族史,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8, P =0.01)。 Rb 分期:A ~C 期13只眼(25.49%),D 期5只眼(9.80%),E 期33只眼(64.71%)。单纯眼球摘除20例,放疗、化疗结合眼局部治疗17例。结论本组Rb患儿发病年龄小,白瞳症为最常见首发症状,临床分期晚期为多。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2年出院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768例,根据首次发现甲状腺癌的途径分为体检组和非体检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结果体检组人均住院总费用药费、手术费、检查费、麻醉费人均费用明显低于非体检组(P<0.01),住院时间≤中位数,体检组人均费用明显低于非体检组(P<0.05)。体检组医保患者比例高于非体检组(P<0.01),体检组自费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低于非体检组(P<0.01)。结论健康体检可降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山东省部分医院口腔诊疗用水污染及其变化,为解决水质污染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于2007-2012年选择13所医院对口腔诊疗用水菌落总数进行监测,共采集水样1 597份,其中二级医院750份,三级医院847份。结果口腔诊疗用水细菌污染严重,平均菌落总数为(595±65 904)CFU/ml;手机水细菌菌落总数(1 240±60 876)CFU/ml高于冲洗水(468±7 185)CFU/ml(P<0.01),合格率均<50.8%;二级医院手机水、冲洗水合格率32.96%、36.57%高于三级医院19.75%、28.47%(P<0.05);水源水合格率78.0%高于储水瓶水56.67%(P<0.05);第二、三季度手机水、冲洗水菌落总数高于第一、四季度(P<0.01);手机水、冲洗水在每日不同时间段细菌菌落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诊疗用水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的监测及水质控制措施的研究,尽快制定感染控制标准规范或消毒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与规范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模式为基础,结合现行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和患者需求,参考国内外文献和专家访谈形成问卷初稿;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2轮23名专家咨询初步确立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专家咨询的权威系数、判断系数、熟悉系数分别为0.882,0.942,0.822;确定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41项;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736、0.521、0.627,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三级医院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科学可靠,有助于客观评价延续性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近10年来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的中毒特点。方法收集该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标本检测结果,运用统计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画图、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共送检标本482例,有毒成分平均检出251次,其中10~20岁组检出例数最多,占检出例数的29.08%。检测结果排名前三类的药物分别为杀鼠剂、有机磷农药类和口服镇静、催眠、抗抑郁类药物,分别占检出例次的43.43%,26.29%和19.92%。结论应根据急性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公共安全预防建设和毒物分析检测技术的提高,以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提升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48.
川芎嗪通过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缓解吗啡耐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川芎嗪对脊髓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慢性吗啡耐受的影响并考察其作用机制。运用水浴甩尾法检测慢性吗啡耐受小鼠甩尾痛阈;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脊髓水平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及RT-PCR法检测川芎嗪对慢性吗啡耐受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川芎嗪(15,30,60 mg/kg)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引起的脊髓IBA-1、p-p38 MAPK、p38、TNF-α和IL-1β水平的升高,改善慢性吗啡耐受。研究结果表明,川芎嗪能显著改善慢性吗啡耐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感染科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血浆置换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两组各项指标变化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有效加强解毒作用,减少血浆的使用量,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为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可进一步研究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0.
徐桂冬  李渊  王琳  马雪兴  姚金良  陈璐  韩震  王熙 《浙江医学》2015,37(24):2004-2006
目的观察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对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通过动态心电图行自发性心率震荡检测和通过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心率震荡检测,比较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期前收缩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2.29±1.47)%、(10.14±5.71)ms/R-R]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1.71±1.36)%、(7.12±4.68)ms/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825、-0.793、-0.712、-0.689,P<0.01)。结论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室性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与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有相关性,动态心电图记录中心室不同部位和不同联律间期的室性期前收缩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