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近年来,白细胞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有临床报道血细胞计数与脑梗塞范围及病死率有关,但缺乏大宗病例的临床报道。本文报道了502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血白细胞计数与脑梗塞病情、预后等关系的分折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病例选自1990年10月至1995年10月间住院的急性脑梗塞病人502例,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证实。其中,男性281例,女性221例,年龄50~70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电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及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电刺激(取穴与醒脑开窍针刺穴位相同)。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N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 结果经3周治疗后,2组患者CNS、FMA及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NS评分[(8.53±2.79)分]、FMA评分[上肢部分评分为(22.65±8.89)分,下肢部分评分为(27.65±9.63)分]及MBI评分[(72.29±13.36)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醒脑开窍针刺联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63.
目的通过分析脑干梗死患者眼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电生理特点,并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对比研究,探讨oVEMP对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60例脑干梗死患者(纳入脑干梗死组)分别进行oVEMP和BAEP检测,并将其结果与6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正常对照组)数据进行对照。 结果正常对照组60例健康志愿者中有2例未引出oVEMP,其余58例健康志愿者均引出可辨析、稳定的N1-P1波形,引出率为96.7%。脑干梗死组共有42例患者引出oVEMP,其双侧N1、P1峰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双侧N1-P1波幅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18例患者未引出oVEMP,其中N1波峰潜伏期延长13例,P1峰潜伏期延长10例,同时出现N1、P1峰潜伏期延长6例,N1-P1波幅降低8例,共计oVEMP异常45例,异常率为75%。脑干梗死组BAEP的Ⅴ波潜伏期[(5.98±0.37)ms]及Ⅲ~Ⅴ波、Ⅰ~Ⅴ波峰间潜伏期[分别为(2.93±0.34)ms和(4.96±0.39)ms]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Ⅴ/Ⅰ波幅比值(0.48±0.10)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其中V波潜伏期延长17例,Ⅲ波潜伏期延长6例,Ⅲ~V波峰间潜伏期延长15例,I~V波峰间潜伏期延长9例,11例Ⅲ-Ⅴ/Ⅰ-Ⅲ峰间潜伏期比值>1,13例Ⅴ/Ⅰ波幅比值<0.5,3例波形分化不良,共计BAEP异常42例,其异常率为70%。oVEMP异常率与BAEP异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oVEMP与BAEP的检测异常率为91.7%,明显高于BAEP异常率(P<0.05)。 结论oVEMP是检测脑干梗死的可靠电生理方法,与BAEP联用能进一步提高脑干梗死患者的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64.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脾胃论》中治疗脾胃病的著名方剂,东垣创立脾胃学说,强调脾胃不足、胃气升发失常而致病,因而在治疗上重视甘温补益、升阳益气药物如升麻、柴胡、黄芪等在方剂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其补中益气的治疗思想.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虚气陷、气虚发热、气虚失固之证,是治疗脾胃气虚的主方,此方在临床上运用广泛,笔者在临床中凡辨证有脾虚之证,均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运用,治疗多种病证,疗效卓著,现择典型病案5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穴位热痛刺激治疗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即时镇痛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舒马曲坦(50mg),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步辅以穴位热痛刺激,作用穴位包括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太阳、印堂等,热刺激温度设定为54.5℃,每个穴位连续刺激5次,各个穴位交替刺激,共治疗20min。记录穴位热痛治疗后2h各组患者头痛缓解率≥50%的人数;于治疗前、治疗后0.5,1,2,4h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记录分析治疗前、治疗后2h各组患者头痛伴随症状计分以及治疗后24h头痛完全缓解率。 结果治疗后2h治疗组头痛缓解率≥50%的患者数量(52例)较对照组(39例)显著增多(P<0.05);治疗后0.5,1,2,4h治疗组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86±0.72)分、(3.85±0.33)分、(2.91±0.25)分和(1.82±0.16)分]均较对照组[分别为(5.01±0.50)分、(4.66±0.42)分、(4.03±0.38)分和(2.67±0.02)分]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2h治疗组患者头痛伴随症状计分[(0.41±0.29)分]较治疗前[(1.85±0.60)分]及对照组[(0.73±0.46)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治疗后24h治疗组头痛完全缓解率(87.9%)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7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期间所有患者心率、血压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热痛刺激部位无感染、红肿等表现。 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基础上辅以穴位热痛刺激,能获得较好的即时镇痛疗效,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