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37篇
  免费   2304篇
  国内免费   1346篇
耳鼻咽喉   479篇
儿科学   422篇
妇产科学   356篇
基础医学   1380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6864篇
内科学   2661篇
皮肤病学   328篇
神经病学   983篇
特种医学   11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1709篇
综合类   10637篇
预防医学   4544篇
眼科学   484篇
药学   4398篇
  46篇
中国医学   4087篇
肿瘤学   1110篇
  2024年   271篇
  2023年   1115篇
  2022年   903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903篇
  2019年   1082篇
  2018年   1146篇
  2017年   743篇
  2016年   908篇
  2015年   925篇
  2014年   2294篇
  2013年   2026篇
  2012年   2295篇
  2011年   2385篇
  2010年   2375篇
  2009年   2225篇
  2008年   2025篇
  2007年   2166篇
  2006年   1901篇
  2005年   1826篇
  2004年   1546篇
  2003年   1399篇
  2002年   1172篇
  2001年   1103篇
  2000年   892篇
  1999年   682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551篇
  1996年   488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375篇
  1993年   313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283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38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87篇
  1983年   94篇
  1982年   87篇
  1981年   75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3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目的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不同术式的优劣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31例H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LEEP术和CKC术分组,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治愈率、病灶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LEEP组的手术时间为(5.71±1.38)min,少于CKC组的(32.25±14.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57±1.51)mL,少于CKC组的(18.12±9.2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切缘阳性率为27.3%,高于CKC组(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86.4%vs. 90.8%)、病灶残留率(7.1%vs. 5.1%)、复发率(2.6%vs. 0.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低于CKC组(1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妊娠率、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治疗效果与CKC相当,但LEEP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对于HSIL的治疗,应首选LEEP。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产科危重症抢救与麻醉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产科于2012年4月—2014年3月对收治的产科危重症患者176例展开抢救,所有患者均经“绿色通道”迅速送至手术室,积极给予抢救并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对患者的抢救效果与之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死率(11.4%)显著低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死率(39.4%)。结论产科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抢救与有效麻醉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尤其是产科麻醉属于麻醉学领域中的高危专业,麻醉医师应高度重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最佳麻醉方法,从而为母婴安全提供最大限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14.
郑在勇  张华  李秋江 《四川医学》2019,40(1):105-107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高中文化水平,主因“头痛、复视1月,认知功能障碍10+d”于2017年8月9日入院。入院前1月,患者寒战发热后出现左侧眉弓、颞部疼痛,伴睁眼疼痛,无充血水肿,有视物成双,左眼外展不到位。在当地医院予以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后症状改善。10+天前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反应迟钝,吐词困难,理解、思维、分析能力下降,患者无法正确回答简单加减问题。患者50+年前有“肺结核”病史,有“白内障”  相似文献   
15.
正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青壮年最常见的死亡和残疾原因。全球每年约有5 000万例TBI,年经济损失约4 000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0.5%[1]。TBI后神经组织的损伤和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多种细胞参与其中,其中外泌体介导的细胞间信号传导和相互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来源于骨髓和外周血管壁,是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前体细胞[2]。  相似文献   
16.
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的常见病理特征。虽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摄入一直以来被认为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却否定了该观点。PUFA在冠心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建立omega-6型PUFA负荷急性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来探讨PUFA对心肌缺血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实验方案及程序均符合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并已获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实验采用亚油酸(LA)连续灌胃14天后,大剂量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急性心肌缺血以建立动物模型。24 h后,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心脏功能。随后,采集血清及心肌组织样本进行心肌酶、磷脂组学分析、试剂盒含量测定和Western blot检测。心脏功能结果表明,与单纯LA组比较, LA负荷ISO小鼠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FS%)显著降低,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增加。磷脂组学分析表明,与ISO组比较, LA负荷ISO小鼠心肌组织中的PUFA显著增加,且氧化型磷脂酰乙醇胺(ox-PE)的含量变化最为显著。还原型辅酶Ⅱ(...  相似文献   
17.
和芳  陈伟  殷雯  何瑞仙 《护理学杂志》2022,27(8):111-113
综述心理痛苦的概念与内涵,胃癌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提出需构建胃癌患者心理痛苦模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轻胃癌患者心理痛苦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肺部感染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无肺部感染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比较2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预后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和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呼吸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极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非危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指数呈负相关(r=-0.455,P<0.05),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r=0.470,P<0.05)。观察组死亡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存活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高于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P<0.05),其截断值为20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50%和75.00%。 结论 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凌峰  屈志强  石健  罗密芳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1):1062-1065
目的 分析总结南宁市江南区2019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应急处置的工作情况,为今后有效地防制登革热提供对策、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南宁市江南区2019年登革热疫情相关数据,评价本次应急处置的工作成效。结果 2019年南宁市江南区登革热疫情严峻,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70例,其中输入病例4例,本地病例366例;感染人数以家务待业和离退休者居多;男女性别比为1∶1.12;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92岁;发病的空间分布呈现高度聚集,福建园街道占本城区本地病例的87.70%。早期伊蚊应急监测布雷图指数和账诱指数合格率偏低,分别为72.17%和62.61%。针对本次疫情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做好精准疫情应急处置,有效压低峰值,迅速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输入性病例导致本地病例社区水平暴发,疫情呈现多点暴发及扩散蔓延态势。需做好疫情研判、预警预测,准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尽早实施登革热应急处置,精准防控、孳生地处理、健康宣教和病例管理是应急处置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以护理结局分类(NOC)为基础,筛选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护理结局,由此构建具有专科专病特点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结局评价表。方法成立研究核心小组,应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函询法确定护理结局分类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分类评价表。结果通过研究,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中包含4个领域、8个一级指标、68个二级指标。4个领域分别是生理健康、功能健康、健康知识和行为、心理社会健康。一级指标中包含心脏泵血功能、活动耐力、社会支持、抑郁水平等。二级指标中包含心脏指数、血压、呼吸困难、情绪波动大、步行距离、步行速度等68个指标。统计学分析中:第一、二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分类评价表,有助于临床护士用于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也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化语言,便于应用到护理电子信息系统中进行绩效测算等。但是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未能将该研究进行临床实证,未能进一步确认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