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5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研究晚期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联合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75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5组。(1)IR组:d1仅分离两侧肾蒂,不进行预缺血,d5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 min。(2)IPC-IR组:d1夹闭两侧肾蒂造成18 min预缺血,d2~d5每天PBS皮下注射,d5给药后立即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 min。(3)IPC Gal9 IR组:d1夹闭两侧肾蒂造成18 min预缺血,d2~d5每天给予Gal-9 5 μg皮下注射,并于d5给药后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 min。(4)IPC-Gal9-PC61-IR组:d1夹闭两侧肾蒂造成18 min预缺血,d2~d5每天给予Gal-9 5 μg皮下注射,d3和d5分别给予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特异性拮抗剂PC61腹腔注射200 μg,并在d5给药后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 min。(5)sham sham组:不进行预适应,不给药,不给予IR损伤。以上5组于IR或第2次sham术后24 h、72 h和7天取样评价肾功能,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外周血、脾脏和肾脏中Treg的表达量和肾脏固有免疫系统反应程度及炎性因子的分泌。 结果  缺血再灌注24 h及72 h小鼠血肌酐IPC-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1),同时IPC-Gal9-IR组显著低于IPC-IR组(P<0.05),而给予Treg特异性拮抗剂的IPC-Gal9-PC61-IR组与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24 h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IPC-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5),同时IPC-Gal9-IR组显著低于IPC-IR组(P<0.05)。IPC-Gal9-IR组肾脏局部中心粒细胞浸润减轻(P<0.05)且CD4+T细胞分泌的IFN-γ减少(P<0.05)。IPC-Gal9-IR组外周血、脾脏和肾脏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IR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晚期IPC联合Gal-9干预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缺血预适应,可能与系统上调Treg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储水桶对血液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36家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为调查对象,采用显色基质法对各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1月—2012年10月透析用水中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36家血液透析中心2年内送检的透析用水标本数为2694份,其中2348份标本(87.16%)中的内毒素含量0.1 EU/mL,260份标本(9.65%)中的内毒素含量为0.1~0.5 EU/mL,其余86份标本(3.19%)中的内毒素含量0.5 EU/mL。36家透析中心中,使用储水桶的有19家,另17家未使用储水桶,使用储水桶的透析中心的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高于未使用储水桶的透析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储水桶可显著增加血液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应加强对储水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43.
核因子κB在缺血性急性肾衰竭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NF-κB)在缺血性急性肾衰竭(ARF)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凝胶滞留分析方法和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缺血性ARF大鼠肾组织内NF-κB DNA结合活性及iNOS表达情况.结果肾皮质NF-κB DNA结合活性在缺血再灌注早期从对照组的1.00±0.17升高到缺血再灌注6 h的3.67±1.94(P<0.05);之后下降,再灌注24 h为1.32±0.27.髓质区NF-κB DNA结合活性在缺血再灌注早期从缺血前的1.03±0.05降到缺血再灌注6 h的0.41±0.09(P<0.01);随后开始升高,至48 h达1.56±0.39.肾皮质iNOS mRNA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逐渐延长,表达量逐渐上升,缺血前为0.48±0.06,12 h达高峰(0.86±0.09),随后在小幅下降后又升到再灌注48 h的0.83±0.12.髓质区iNOS mRNA表达量在缺血再灌注早期呈升高趋势,缺血前为0.77±0.04,再灌注6~12 h达高峰(分别为0.94±0.12和0.94±0.09),之后小幅下降后又开始升高,至48 h为0.87±0.04.结论NF-κB在缺血性ARF中存在动态变化,可能在ARF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血液透析机安全、稳定运行是日常透析治疗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需要定期进行机器的维护保养。通过对透析设备的调查,以了解透析机日常使用中故障发生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规范透析机的维护保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上海市当前全部82家血液净化中心(室)进行透析设备的故障调研,分析故障发生的特点。结果血液透析机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路故障大于其他故障,并且随着使用年数的增加而增加;专职透析临床工程师配置不足,对于年度保养中透析机生产厂商检测内容不明确等问题较为明显。结论提高专职透析临床工程师的人员配置、业务能力以及进行规范化的年度保养能使透析治疗期间透析机的故障率下降,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和谐,进一步保障透析治疗安全,提升透析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造影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造影剂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造影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5年3月间,行肾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共80例为研究对象,慢性肾功能不全定义为SCr〉120μmol/L或Ccr〈60ml/min,所有患者均应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GSH组39例。对照组从行CTA检查当日起予以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GSH组则在检查当日以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00mg加人生理盐水5(M)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d。造影剂肾病(CIN)诊断标准为造影后72h内SCr升高0.5mg/dl(44.2μmol/L)或较基础值上升25%。结果:80例患者中发生CIN10例,CIN发生率为12.5%,其中GSH组CIN发生率7.7%,对照组为17.O%,但两组比较尚无显著差异(P=0.205)。对照组造影后第1、2,3dSCr均较基础值显著上升(P〈O.05);GSH组造影后3dSCr与基础值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行肾动脉CTA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为12.5%,GSH可有效预防造影剂引起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NF-κB DNA结合活性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例SLE患者,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NF-κB DNA结合活性测定采用凝胶滞留电泳.结果:健康对照组5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凝胶滞留电泳均为阴性.6例SLE患者中5例阳性,1例阴性.以血清抗dsDNA抗体的滴度为指标,5例显著升高者的NF-κBDNA结合活性也显著升高,1例阴性.NF-κB DNA结合活性与抗dsDNA抗体的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LE的NF-κB DNA结合活性显著升高,且与病情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47.
以肺部表现首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班狼疮(SLE)首发肺部表现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4年4月4例SLE首发肺部表现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病人,女性3例,男性1例,年龄29~52岁,从肺部首发症状到出现其它系统症状时间为1周~1年,所有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订的SLE诊断标准。X线检查示两下肺间质纤维化1例,双侧胸腔积液伴心包积液1例,间质性肺炎1例,狼疮性肺炎1例。肾活检病理为Ⅱ型狼疮性肾炎2例,Ⅲ型1例,Ⅳ型1例。经甲基泼尼松龙及环磷酰胺等治疗,24h尿蛋白定量均较人院时下降50%以上,复查X线胸片示1例间质纤维化无变化,另3例病灶均有吸收。结论: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病例尤其是间质炎症或纤维化为主者,必须仔细除外SLE,不能简单地以抗感染治疗处理,需密切随访;必须强调急性狼疮性肺炎早期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9例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4例,年龄42.9&#177;16.3(23~62)岁。感染发生于用药后3个月内者20例(69.0%),3~6个月者5例(17.2%),〉6个月者4例(13.8%),平均(4.47&#177;5.16)个月。临床症状以发热起病最多,占86.2%;咳嗽51.0%,多为轻度干咳,痰少;起病时即有胸闷气促者9例(31.0%);病情进展迅速,2~3d即可出现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入院时胸部X线片多无严重改变,但进展快,而高分辨CT(HRCT)则在早期即可显示明显病变。随病情进展,所有患者的胸部X片和HRCT均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29例感染患者中仅10例(34.5%)检出病原体,共检出病原体18例次,其中7例次(38.9%)为细菌,6例次(33.3%)为真菌,5例次(27.8%)为病毒;所有患者明确感染后均停用免疫抑制剂或减量,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并加强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予呼吸机辅助呼吸。16例感染控制,好转出院并门诊随访,13例死亡,病死率44.8%。结论:慢性肾小球疾病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并发的肺部感染多发生于用药后3个月内,早期联合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及抗支原体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加强支持治疗,适时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816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造影剂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7月 ~2005年3月期间住院的816例接受 PCI 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资料,回顾分析造影剂肾病各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应 用低渗非离子造影剂。结果:816例患者中,男性572例,女性244例;平均年龄63. 5±11. 6岁;肾功能不全61例(7. 5%),糖尿病90 例(11. 0%),既有糖尿病又有肾功能不全11例(1. 34%),充血性心衰55例(6. 7%),用大剂量造影剂208例(25. 5%),老年人397例 (48. 7%),蛋白尿(>2g/d)11例(1. 3%),高血压407例(49. 9%),高脂血症154例(18. 9%),高尿酸血症69例(8. 5%)。816例患者中 无上述危险因素者共147例(18. 0%),存在1项危险因素者296例(36. 4%),存在2项危险因素者232例(28. 4%),存在3项危险因素 者104例(12. 7%),存在4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37例(4. 5%),老年病人。肾功能不全和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人(P<0. 05) ,肾 功能不全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 05) 。结论:行冠脉造影和 PCI 术的患者,存在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十分普 遍,早期给予积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AH)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21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335例。根据PAH[肺动脉收缩压(PASP)>35mm Hg]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AH组和非PAH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HD患者发生PAH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有129例患者发生PAH。PAH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高于非PAH组(P<0.05)。PAH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非PAH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大于非PAH组,血钙、血红蛋白、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非PAH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升高、血钙降低、RDW增大和TNF-α升高是M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TproBNP升高、血钙降低、RDW增大和TNF-α升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