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疱疹病毒性脑炎和视力下降的关系。方法对2例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腰椎穿刺,行脑脊液测压、常规、生化、细胞学及病原学检查及头颅磁共振(MRI)检查;例1患者行眼科超声检查。结果2例患者均在入院治疗过程中出现视力下降。例1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例2为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患者头颅MRI扫描均有脑实质炎性改变,均涉及岛叶。例1眼科超声提示视网膜坏死及视网膜脱离。结论疱疹病毒感染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及视神经炎有关。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给与足够的抗病毒治疗,期间若出现视力下降,警惕合并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及视神经炎。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32P 敷贴治疗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的疗效,并对之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1020例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其年龄分为3组,比较不同年龄组患者的疗效差异,讨论疗效与付作用差异与剂量的关系。结果1020病例中第一组首程治愈率为70.1%;第二组首程治愈率为83.0%;第三组首程治愈为94.1%。草莓状血管瘤^32P 敷贴的患者中未发现无效或复发者。结论放射性核素”P敷贴外照射治疗草莓状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安全、简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痛苦少的方法,其临床应用前景有望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期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探讨特大自然灾害后医院感染的应急管理。方法对5.12汶川大地震期间的医院感染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汶川大地震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低(2.02%),仅1例疑似气性坏疽患者,也未发生其它传染病的流行和暴发。结论特大自然灾害后及时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对控制疫情、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本院5年内共对61例患者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其中4例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5.
试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跃 《药学教育》2007,23(4):1-4
从政治思想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等几个方面,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目前大家所关注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感染的监测、控制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选择2011年—2020年绵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进行床旁调查,并结合调阅病历后填写调查表,汇总医院感染患病率面调查数据,对各科室患者的医院及社区获得性感染等感染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20年实际调查19 595例,医院感染现患率3.79%,现患例次率4.04%;社区获得性感染现患率33.44%,现患例次率35.30%。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血液内科。社区获得性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烧伤科、儿科、新生儿科、呼吸内科、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部位排名第一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其次主要高发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泌尿道、腹腔内组织、血液。医院感染病原菌检出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42.93%;预防性用药有下降趋势,用药以一联为主,联合用药比例下降。结论 通过调查全面了解了医院感染的特点,提示应将下呼吸道感染、外科术后感染、多重耐药菌管理及抗菌药物合...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与其受体TRAIL-R1在DNT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抗体吸附法培养外周血中分离的DNT细胞,ELISA法检测其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sTRAIL水平.采用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TRAIL-R1在5株胰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胰腺癌组织标本中TRAIL-R1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DNT细胞数目逐渐增多,其培养液中sTRAIL与对照组相比浓度明显升高(t=17.24,P<0.05).qPCR检测受体TRAIL-R1在5株胰腺癌细胞中均有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RAIL-R1受体表达发现在胰腺癌细胞系CFPAC-1中表达高,在MIA PaCa-2和panc-1中表达较高,BXPC-3中表达较低,在Capan-1细胞系中不表达.TRAIL-R1在胰腺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及染色强度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x2=7.43、12.48,P<0.05);TRAIL-R1的表达与染色强度有关(x2=12.48,P<0.05).结论 外周血来源的DNT细胞可分泌sTRAIL,sTRAIL与胰腺癌细胞和组织所表达的受体TRAIL-R1结合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DNT细胞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盐酸替扎尼定引起精神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名57岁女性右侧丘脑出血患者,因肌痉挛用巴氯芬5~15mg,3次/d治疗。3个月后,停用巴氯芬改用盐酸替扎尼定1mg,3次/d。服药后第2天,患者出现兴奋、欣快,思维紊乱,言语杂乱。血、尿、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检查正常,头颅CT未见新发病灶,内科及神经系统查体无新发体征。停用替扎尼定后,患者情绪逐渐稳定,未再出现类似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39.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N1-取代-7-N,N-二甲氨基-4-氧代-1,4-二氢-1,8-萘啶-3-N-(3,5-二氟苯基)甲酰胺类化合物,测定其对顶端钠依赖性胆酸转运体(ASBT)的抑制活性,考察N1位取代基对化合物活性的影响。方法以2,6-二氯烟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亲和取代、环合、水解等9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质谱和核磁氢谱分析确证。以S-1647为阳性对照,利用放射性结合试验(RBA)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ASBT抑制活性。结果合成了N1-取代-7-N,N-二甲氨基-4-氧代-1,4-二氢-1,8-萘啶-3-N-(3,5-二氟苯基)甲酰胺类化合物48个,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ASBT抑制活性,其中7个化合物10b_2、10c_3、10c_6、10d_2、10d_3、10d_6和10d_7在10μmol/L浓度下对ASBT的抑制率均大于90%,抑制活性明显高于阳性对照物S-1647(76.1%)。结论目标化合物中N1位连接链的长度对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当烷基链为5~7个碳原子时化合物的ASBT抑制活性较好,其中烷基链的碳原子数为7的化合物10d的ASBT抑制活性最好;连接链末端为季铵盐取代的化合物ASBT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叔胺取代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8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给予安静休息,氧疗,控制呼吸道感染,止咳静脉输入氨茶碱及口服孟鲁司特钠,生理盐水5ml加普米克令舒2ml和特布他林2.5mg经氧气雾化吸入,每日2次,化痰,补充液体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48例,在综合治理基础上用甲强龙4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l00ml静滴。结果观察组显效时间及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甲强龙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