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41.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CPSP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给予患侧大脑初级运动皮质(M1区)的rTMS,刺激频率为10 Hz,刺激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对照组给予假刺激,作用部位、治疗声音与治疗组相同。2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结束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目测类比法(VAS)评分、患侧静息运动阈值(RMT)、皮层静息期(CS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RMT、CSP和MEP潜伏期分别为(3.1±1.2)分、(51.3±4.8)%、(188.9±63.0)ms和(27.9±5.7)ms,与组内治疗前[(5.1±1.3)分、(60.1±5.9)%、(239.7±43.5)ms和(35.5±4.4)ms]比较,各指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上述4个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RMT、CSP和MEP潜伏期,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4.7±1.0)分、(57.6±5.1)%、(241.7±33.9)ms和(31.7±5.2)ms],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减轻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作用机制可能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皮质兴奋性。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LINGO-1在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spinal cord 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SpNSCs)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对Sp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体外分离培养3只10周龄Fischer 344大鼠SpNSCs,培养至第3代对其进行干性Nestin表达鉴定和观察在其分化过程中LINGO-1的表达量(分化第0、1、3、5天)。随后用包装好的LINGO-1 shRNA慢病毒及Scramble shRNA慢病毒感染SpNSCs,观察感染效率及对比感染后下调LINGO-1蛋白表达的效果。在确定LINGO-1 shRNA的下调效果后,将第4代SpNSCs分为干扰组及对照组,干扰组感染LINGO-1 shRNA慢病毒,对照组感染Scramble-sh RNA慢病毒,于分化5d后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SpNSCs表达Nestin阳性。LINGO-1蛋白的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on density,IOD)在第0、1、3、5天分别为514±45、715±68、1017±92、654±61,LINGO-1从SpNSCs分化第1天起表达量上升,为第0天表达量的1.39倍,至分化第3天为第0天表达量的1.98倍,随后表达下降,至第5天为第0天表达量的1.36倍,以上4个时间点LINGO-1蛋白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LINGO-1 shRNA慢病毒感染效率90%,感染LINGO-1 shRNA慢病毒的SpNSCs的LINGO-1蛋白表达量为感染Scramble-sh RNA慢病毒Sp NSCs的26%。干扰组神经元分化比例为对照组的3.85倍,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比例为对照组的0.65倍,两组神经元分化比例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NGO-1在大鼠SpNSCs分化初期表达上升,抑制LINGO-1表达可促进Sp NSCs向神经细胞分化,减少其向星形胶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26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颈椎病 ,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 ,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造成肌肉、肌腱、韧带损伤 ,骨质退行性改变所致的常见病 ,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自 1994年以来 ,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 2 68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8例中 ,男 10 6例 ,女 162例 ;年龄最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纹理分割中的特征提取方法做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重点介绍流行的Gibbs随机场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分析其主要面临的困难,最后我们提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赵晨光  牟巨伟 《癌症进展》2021,19(15):1520-1522,1613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的一种重要组织学类型,其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是当患者从上述辅助治疗方案中的生存获益达到瓶颈时,手术治疗给一些中晚期SCLC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这不同于以往研究中认为的手术治疗多适用于早期SCLC.因此,手术治疗在SCLC治疗中的作用引起学者们的广范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归纳手术治疗在SCLC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5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物理治疗组(对照组1),常规物理治疗+塞来昔布组(对照组2)以及常规物理治疗+雷公藤多甙片组(治疗组),三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1给予超短波、针灸、干扰电等常规治疗,对照组2除常规物理治疗外,给予口服塞来昔布,首剂0.4 g,后0.2 g,2次/天,分两次服用,共服药14d。治疗组给予相同物理治疗及口服雷公藤甙片,每公斤体重1~1.2 mg/天,3次/日,饭后服用,共服药14d。分别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和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腿功能评分法(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2及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P0.05),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但对照组2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1 (P0.05),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雷公藤多甙片对坐骨神经痛具有与塞来昔布相似的镇痛作用,但缓解疼痛较为迅速。在本试验剂量,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未引起明显副作用,其胃肠道反应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47.
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直,需再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应用特殊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股骨髁上骨折患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赵晨光  贺西京  陆斌  李浩鹏 《医学争鸣》2009,(23):2805-2807
目的:探索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臀肌挛缩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臀肌挛缩症(GMC)发病的作用.方法:收集臀肌挛缩症患者挛缩带和病变旁肌肉的病理标本,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Bcl-2和Bax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呈强阳性表达,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分别上调了6.1倍和3.9倍(P〈0.05).Bax也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的胞质中,呈弱阳性表达,其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未见显著性上升(P〉0.05).结论:抗凋亡基因Bcl-2与凋亡基因Bax的对抗作用失调可能是引起挛缩带产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使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272例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案,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和定量感觉检查评分.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主要生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MMS、血尿氮素、血肌酐、C反应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左侧3个部位的冷温觉阈值、冷热痛觉阈值和振动觉阈值均高于治疗前,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阈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采用血液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和神经病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0.
为了完成热爱医疗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临床医师培养目标,本项目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设计一套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效衔接与实施"的培养模式,釆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研究三种质与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结果显示培养管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医学案例分析题库、系统性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对比传统的培养模式具有显著优势,提高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提升了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