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7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322篇
内科学   243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174篇
综合类   1174篇
预防医学   380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370篇
  6篇
中国医学   294篇
肿瘤学   1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122.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而进行冠脉造影(CAG)、CCTA和SPECT心肌灌注显像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以CAG为金标准,评价CCTA和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CCTA检出患者24例(70.59%),检出主要冠脉50支(49.02%);SPECT心肌灌注显像检出可逆性缺损者20例(冠脉36支)。以CAG为金标准,根据患者例数,CCTA诊断灵敏度95.65%,特异度81.82%,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灵敏度82.61%,特异度90.91%;根据冠脉支数,CCTA诊断灵敏度88.37%,特异度79.66%,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灵敏度72.09%,特异度91.52%。结论CCTA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SPECT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两者互为补充,综合判断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3.
124.
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躯体及心理健康状况,为其进行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家庭功能量表(FAD)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2名唇腭裂患者的父亲或母亲及126名正常儿童的父亲或母亲进行调查,以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躯体表现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所面对的家庭、社会方面问题。结果:CMI中,病例组父母在躯体性疾病如眼和耳、心血管系统等方面以及在精神症状方面如不适应、抑郁等方面各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AD及SSRS中,病例组父母各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唇腭裂患儿的父母心身健康状况较差,所获得的家庭及社会支持较少,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开展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5.
在临床工作中,以神经系统功能缺损为表现的主动脉夹层(AD)较为常见,临床上极易误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本病起病急,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重度心血管疾病.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1997 ~ 2010年收治的以神经功能缺损为首发症状的AD患者34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表现的19例(男15例,女4例),急性脊髓病变8例(男6例,女2例),合并周围神经功能受损6例(男5例,女1例),单瘫1例(男).  相似文献   
126.
2010至2011年,笔者以日本笹川医学奖学金制度研究者的身份,在日本东京的昭和大学形成外科作访问学者.与医局医生共同参与大学附属病院的门诊、手术、值班、查房讨论、带教、科研实验等日常临床工作,了解了日本的大学医院整形外科情况.此外,在日本形成外科学会前会长、现任日本美容外科学会理事长保阪善昭教授的引荐下,又先后对2家美容外科诊所和1家皮肤美容诊所进行了长期访问.同时,为避免以偏概全,还进行了查阅馆藏资料、与多方面医生访谈、访问诊所网站、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等,进行力所能及的了解和考察.  相似文献   
127.
1例43岁女性患者,因感冒口服酚氨咖敏片(1片,tid),第2天停药。用药第5天出现四肢发疹,红斑伴瘙痒明显,用药第7天发展至面部,用药第9天出现高热,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 22.82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89.3%,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2.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5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5 U?L-1,乳酸脱氢酶228 U?L-1,磷酸肌酸激酶27 U?L-1,总胆红素10.2 μmol?L-1,直接胆红素3.4 μmol?L-1,1-3-β-D葡聚糖7.00 pg?ml-1,内毒素5.00 pg?ml-1。考虑为酚氨咖敏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 mg,qd)、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l,qd)静脉滴注,依巴斯汀片(10 mg,qd)、盐酸赛庚啶片(2 mg,qd)口服。停药第14天面部、躯干、四肢见暗红斑及色素沉着斑片,皮疹明显消退,白细胞14.95 × 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2.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4 U?L-1,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4 U?L-1,乳酸脱氢酶165 U?L-1,磷酸肌酸激酶14 U?L-1,总胆红素9.0 μmol?L-1,直接胆红素1.9 μmol?L-1。停药后6周,皮疹全部消退,皮肤颜色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28.
正1本刊为肝胆外科专业高级学术刊物,旨在交流国内外有关肝胆外科疾病防治的临床、基础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研究的成果和经验教训,活跃这一领域的学术气氛,提高肝胆疾病疗效和研究水平。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外科及邻近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医务工作者。2本刊欢迎下列稿件:肝胆外科领域(包括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腺外科、门静脉高压症及脾脏外科等)的科研进展和防治实践经验;肝胆外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基础医学与临床相结合的文稿;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流障碍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6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流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含手术方式、术后临床化验指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处理及预后。结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流障碍16例,其中门静脉血栓13例,血流变慢3例,均发生在术后3天,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短时间内急剧升高为初发表现;3例血流变慢及6例门静脉分支部分血栓形成予抗凝治疗后存活;4例门静脉主干血栓未行抗凝治疗,3例门静脉主干血栓者经抗凝治疗无效,均于血栓形成1周内死亡。结论门静脉血流障碍是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一种少见并发症,死亡率高,其发病原因不明,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0.
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药物不能有效到达靶部位发挥作用,极大的影响神经系统药物的发展和进步。纳米技术已被证明是用于脑靶向治疗的一种有效工具,尤其在脑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甚广。功能化纳米粒通过表面修饰等提高药物的顺应性,在药物原来的治疗基础上,达到更加精准的靶向性,高效率在靶部位聚集,起到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功能化纳米粒及其功能化策略,总结了影响功能化纳米粒脑靶向运输的因素,同时对功能化的纳米粒在脑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和应用进行阐述,为其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