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具有感染性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特性。方法以A/Quail/Hong Kong/G1/97(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获得该病毒的8条完整基因片段,并分别将它们插入到p HW2000载体上,最终在293T细胞中包装产生重组H9N2病毒。并将重组的H9N2病毒感染不同细胞,观察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状况来揭示该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复制特性。结果应用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学技术,成功获得重组病毒,并揭示了该毒株在不同细胞(A549,MDCK,Vero)中的复制特性,发现A549人肺腺癌细胞更适宜H9N2病毒的正常复制。此外还分析总结了该毒株的与病毒毒力相关的重要位点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H9N2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在分子水平研究H9N2病毒以及制备H9N2禽流感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肾衰竭中对并发症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慢性肾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肾衰竭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儿干预后并发症情况及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腹膜透析患儿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30.0%(P0.05);对照组营养状态正常18例、轻度营养不良7例、中度营养不良5例,观察组营养状态24例、轻度营养不良5例、中度营养不良1例,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营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治疗小儿慢性肾衰竭过程中,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儿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营养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鸟分枝杆菌亚种和胞内分枝杆菌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及比较2个亚种间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 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检测97株鸟分枝杆菌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对克拉霉素、卷曲霉素和利福布丁等20种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判断其敏感性,分析2个亚种菌株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特征以及对利福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内药物的交叉耐药性,并比较2个亚种对20种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结果 对鸟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卷曲霉素(100%,97/97)、阿米卡星(97.9%,95/97)、利福布丁(96.9%,94/97)、利福平和卡那霉素(83.5%,81/97)及克拉霉素(82.5%,80/97);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率高于80%的药物依次是阿米卡星(99.4%,171/172)、卡那霉素(95.9%,165/172)、利福布丁(95.4%,164/172)、克拉霉素(94.2%,162/172)、氯法齐明(87.2%,150/172)、卷曲霉素和罗红霉素(86.1%,148/172)及利福喷丁(82.6%,142/172)。97株鸟分枝杆菌分别有1株、1株和17株而172株胞内分枝杆菌中分别有0株、7株和6株同时对氨基糖苷类、利福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内各种药物同时耐药或中度敏感。鸟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卷曲霉素的敏感率明显高于胞内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对利福喷丁、妥布霉素、卡那霉素、乙胺丁醇、莫西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的敏感率均高于鸟分枝杆菌。结论 鸟和胞内分枝杆菌均对卷曲霉素、阿米卡星、利福布丁和克拉霉素敏感性较高,对胞内分枝杆菌敏感的药物多于鸟分枝杆菌,利福喷丁仅对胞内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而利福平仅对鸟分枝杆菌抗菌性较好,乙胺丁醇对两个亚种敏感性均较差;对同一种类的药物做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为临床医生治疗鸟或胞内分枝杆菌感染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做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结果中的HBsAg弱阳性结果及乙型肝炎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35 280例乙肝五项ELISA法检测结果中筛出HBsAg弱阳性11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95例,对筛出的210例标本再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定量检测。结果 115例HBsAg弱阳性结果用ECLIA检测,结果一致为90例。符合率为78.3%。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95例用ECLIA检测,结果一致为11例。符合率为11.6%。结论 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对HBsAg弱阳性及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要慎重。HBsAg弱阳性结果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和HBsAg、HBcAb阳性标本占大多数。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结果可靠性差,要慎重发出报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菌中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 比例法检测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乙胺丁醇(EMB)耐药性,基因测序检测embB基因的突变,2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有43株(51.2%)对EMB耐药,41株(48.8%)对EMB敏感,57株耐多药菌株(67.9%)的embB基因发生突变.在43株EMB耐药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40株(93.0%),而41株EMB敏感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17株(41.5%),embB基因在耐药菌株中的突变频率远高于敏感菌株(2=25.58,P=0.00).embB306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其在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也高于敏感菌株(2=12.37,P=0.00),embB基因和embB306位点检测EMB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0%和65.1%,58.5%和73.2%,76.2%和69.0%. 结论 EMB耐药的产生与embB基因和embB306突变有关,二者用于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性的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H)技术,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序列及常见的突变位点,分别设计1条野生型和7条突变型探针,建立RDBH技术,对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喹诺酮耐药性检测,以比例法药敏试验和DNA测序做对照。结果 应用比例法药敏试验、DNA测序、RDBH三种方法分别检测59株喹诺酮耐药株和51株喹诺酮敏感株,与比例法相比,RDBH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49%(41/59)、100%(51/51),符合度为83.63%;而RDBH与DNA测序结果比较,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6%(40/41),98.55%(68/69),符合度达98.18%。结论 RDBH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宫颈癌术后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联合化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掌握相关知识、自我防护不合理、不愿继续化疗比例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宫颈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显著提高了妇科宫颈癌术后患者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病原微生物进入脑组织后,小胶质细胞迅速做出反应,识别、吞噬病原微生物,呈递抗原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但是,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又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病理损伤或神经退行性病变。因而,具有生理和病理双重作用。本文就小胶质细胞在病毒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不受高脂血症影响的双缩脲试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历来所用的双缩脲试剂(BR),在遇到某些高脂血清时,因脂血增加540nm 处的内源性吸光度而产生正干扰.而这种干扰常用Chromy 报道的用丙酮处理脂血标本.鉴于处理脂血标本手续较烦,我们通过实验用KOH 代替NaOH,按Doumas 配方配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巩义市某医院就诊的100例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氮平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时,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减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治疗前,2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2,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抑郁症并发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帕罗西汀,其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