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5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频微针电灼仪治疗24例中重度腋臭患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使用高频微针电灼仪治疗腋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就诊的中重度腋臭患者24例,使用高频微针电灼仪(BodyTiteTM)进行单次治疗,治疗前后使用视觉-气味计分量表(VAS)评价腋下气味,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取患者腋下皮肤组织行病理学活检.结果 VAS量表评估显示,24例中22例达到并维持≥12周的症状缓解,平均气味评分下降率(VAS%)50% ~ 100%,1例治疗后12周腋臭复发,1例未获得临床缓解.SF-36量表评估显示,治疗前患者在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领域得分[M(P0~P100)]分别为77.50(62.50~100.00)、66.67(33.30 ~ 100.00)、55.00(48.88 ~ 72.00),治疗后分别升至100.00(62.00 ~ 112.50)、100.00(33.30 ~ 110.00)、68.00 (48.00~ 80.00),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组织病理显示,治疗后22例汗腺导管细胞出现明显变性、坏死,2例出现表皮损伤.安全性方面,1例治疗后出现单侧上肢疼痛,2例出现小面积皮肤烫伤样改变.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为7~ 14d.结论 高频微针电灼仪治疗腋臭临床有效率高,有良好的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皮肤活检组织的疾病构成及临床和病理诊断情况。方法 回顾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10年6月至2018年11月采用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的29 987例患者,分析组织病理和诊断情况。结果 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确诊的皮肤疾病分为33大类,242种。常见的疾病类别分别为表皮肿瘤(2 931例,9.77%)、结缔组织病(2 809例,9.37%)、黑素细胞性肿瘤(2 078例,6.93%)、红斑鳞屑脓疱性皮肤病(1 376例,4.59%)、苔藓样皮肤病(1 291例,4.31%)、变态反应和湿疹类(1 282例,4.28%)及感染性疾病(1 156例,3.86%)等。常见疾病为硬皮病(1 887例,6.29%)、色素痣(1 755例,5.85%)、脂溢性角化(1 136例,3.79%)、湿疹(1 089例,3.63%)、银屑病(881例,2.94%)、扁平苔藓(867例,2.89%)、红斑狼疮(638例,2.13%)、天疱疮(549例,1.83%)和基底细胞癌(501例,1.67%)等。扁平苔藓、大疱性类天疱疮、环状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等的临床诊断不符合率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率较低。结论 本院皮肤活检组织中表皮肿瘤、结缔组织病、黑素细胞性肿瘤、红斑鳞屑脓疱性皮肤病、苔藓样皮肤病、变态反应和湿疹类占比高。部分皮肤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率低,对此类疾病需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构建具有感染性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揭示其在不同细胞中的复制特性。方法以A/Quail/Hong Kong/G1/97(H9N2)禽流感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用RT-PCR技术获得该病毒的8条完整基因片段,并分别将它们插入到p HW2000载体上,最终在293T细胞中包装产生重组H9N2病毒。并将重组的H9N2病毒感染不同细胞,观察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增殖状况来揭示该病毒在不同细胞上的复制特性。结果应用流感病毒8质粒反向遗传学技术,成功获得重组病毒,并揭示了该毒株在不同细胞(A549,MDCK,Vero)中的复制特性,发现A549人肺腺癌细胞更适宜H9N2病毒的正常复制。此外还分析总结了该毒株的与病毒毒力相关的重要位点特征。结论成功建立了H9N2禽流感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该系统的建立为在分子水平研究H9N2病毒以及制备H9N2禽流感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4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2020年1-11月行皮肤组织病理确诊的4例IVLB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4例患者年龄57~76岁,男2例,女2例。4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3例发热,3例运动耐量下降、憋气,3例躯体凹陷性水肿。例1背部出现0.2 cm...  相似文献   
5.
加速溶剂萃取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悦  贾倩楠  邹晓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627-3628,3631
加速溶剂萃取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它在传统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高温高压提高了萃取效率,缩短了萃取时间,减少了萃取溶剂的暴露,同时减少了萃取溶剂的用量,在环境、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农药的提取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对其提取条件的优化使方法的提取效率进一步提高,也使得加速溶剂萃取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加速溶剂萃取的原理及应用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IgG4相关性疾病是一种多系统疾病,皮肤受累罕见,本文报道三例IgG4相关性皮肤病并复习相关文献。三例患者皮损表现为瘙痒性浸润性结节或斑块,分布于面颊、眼睑、耳周、颈部及胸部,同时伴有腮腺及泪腺相关症状,皮肤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到皮下脂肪层块状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IgG4+浆细胞浸润及血清IgG4水平显著升高。本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2例色素性小汗腺汗孔瘤(PEP)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近30年国内外报道的23例PEP的临床及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PEP病例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无明显好发部位。PEP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单发的,边界清楚的丘疹或结节,部分区域呈黑色。病理上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类基底样细胞,向汗孔分化,肿瘤团块内可见大量黑素细胞和色素颗粒沉积。结论:PEP在性别和部位等方面与小汗腺汗孔瘤有明显的差别,临床与色素性肿瘤难以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