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刺五加对睡眠剥夺果蝇睡眠的改善作用,并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方法: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条件下,选取7日龄野生型Canton S品系黑腹果蝇为试验对象,采用光照刺激的方法复制果蝇睡眠剥夺模型,利用自动红外果蝇活动监测系统,以果蝇24h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指数为观察指标,进行刺五加改善睡眠剥夺果蝇睡眠作用的量-效与时-效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果蝇表达谱芯片技术进行刺五加改善果蝇睡眠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初步分析。结果:刺五加浓度1%、给药3天以上,对果蝇睡眠的改善作用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刺五加组共有差异表达基因685个,上调基因188个,下调基因497个。结论:刺五加对果蝇睡眠剥夺模型的睡眠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免疫反应和多细胞生物过程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2.
依据治疗 -对照差与最小临床承认疗效差量的比较推导出单样本非虚假设检验及其功效函数 ,以 Monte Carlo方法展示了其观测功效。结果显示 ,由所测样本量产生的观测平均 1“年”生存率与对应设计参数取值相吻合 ,观测功效与预定功效相吻合  相似文献   
23.
本文介绍人参锈腐病的一种调查方法。此法不仅可以反映出发病状况,而且可以测定出对产量的影响,对人参的种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对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分子分型特点,携带耐药基因、传播方式,及其膜孔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分析,以探讨产NDM-1酶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方法实验菌分离自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的标本,对其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EDTA协同试验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采用聚合酶链技术检测β-内酰胺酶相关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OmpK35、OmpK36基因,并对NDM-1和膜孔蛋白OmpK35、OmpK36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利用SDS-PAGE电泳检测膜孔蛋白OmpK35、OmpK36;菌株质粒接合实验分析传播方式,对受体菌和接合子进行药敏结果比较。结果实验菌改良Hodge试验阴性、EDTA协同试验阳性,鉴定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株,对13种常见抗生素耐药,MLST基因分子分型为ST15;PCR检测其携带NDM-1基因,经序列测定比对确认,同时该菌株还携带KPC基因及SHV基因,未检测到VIM、IMP、OXA-48、GES、GIM基因;OmpK35、OmpK36基因存正点突变及片段缺失的现象,SDS-PAGE分析发现膜孔蛋白OmpK36缺失;质粒接合实验阳性,接合子E.coliJ53对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抑菌圈明显减小。结论了解NDM-1肺炎克雷伯菌携带耐药基因类型及传播方式、膜孔蛋白是否缺失以及分子分型,为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及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尹建英  许光辉 《河北医药》1992,14(4):213-214
本文报告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65例,经检查证实有颅内出血者36例,占55.6%,23例进行了头颅CT检查且均示有颅内出血。全部病例均给予维生素K治疗,对硬脑膜下出血者,8例行外科血肿清除术或硬脑膜下穿刺术。治愈30例,死亡21例(32.3%),有后遗症14例。通过对患者临床特点,颅内出血发生率和检查方法、发病因素、洽疗和预后等问题的分析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7.
目的以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板蓝根、玄参、桔梗、甘草等)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群在不同孔径陶瓷膜分离过程中的动态迁移规律,并比较其膜滤通量、固含物去除率。方法分别以200 nm和50 nm孔径陶瓷膜对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水提液进行分离精制,连续多次取样,优化的HPLC法为Agilent Zorbo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采用切换波长,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同时测定复方中腺苷、(R,S)-告依春、甘草苷、哈巴俄苷、桔梗皂苷D和甘草酸铵6种有效成分,考察其动态迁移率。结果 HPLC法可以同时测定复方中6种有效成分,对于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水提液,在200 nm陶瓷膜分离过程中,6种有效成分的动态迁移率波动范围在71%~104%,平均迁移率85%,膜滤通量衰减较小,稳定通量在426~340 L/(m2·h),固含物去除率21.0%。在50 nm陶瓷膜中,6种有效成分的动态迁移率波动范围在83%~107%,平均迁移率83%,膜滤通量衰减较大,稳定通量在258~228 L/(m2·h),固含物去除率23.9%。结论初步探讨了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群在2种不同孔径陶瓷膜分离过程的动态迁移情况,为现代陶瓷膜技术在中药精制中的推广应用奠定药效物质迁移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民族药铁包金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基于FGF2/FGFR1信号通路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成3批,每批分成5组,即模型组、低剂量铁包金组(2 g/kg)、中剂量铁包金组(4 g/kg)、高剂量铁包金组(8 g/kg)、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各组给药1小时后分别进行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及开场实验(OFT)。另取60只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铁包金组(2 g/kg)、中剂量铁包金组(4 g/kg)、高剂量铁包金组(8 g/kg)、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各组持续给予相应药物7天,最后一次给药后注射LPS,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FST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小鼠海马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磷酸化及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含量。结果:铁包金可以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和悬尾不动时间,对小鼠自发活性行为则没有影响,提示铁包金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同时,铁包金能够显著增加LPS抑郁小鼠糖水偏好值,减少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并可显著增加小鼠大脑海马FGF2表达量,提高FGFR1磷酸化水平。结论:铁包金具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激活大脑海马FGF2/FGFR1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29.
金线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金线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金线莲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结果金线莲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挥发油、甾体、萜类等,具有抗肿瘤、降血糖、保肝、抗HBV、降血压等药理活性,临床上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老年高尿酸血症、儿科疾病等。结论金线莲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应继续加强其基础与应用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家蚕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热量饮食喂养SD大鼠6周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组,家蚕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TNF)-α、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水平。结果家蚕中、低剂量组及吡格列酮组FBG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蚕各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大鼠FINS、TNF-α、FFA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模型对照组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家蚕中、低剂量组和吡格列酮组脂联素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家蚕可通过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为家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