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胎儿先天性畸形在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中占很大比例 ,是严重影响新生人口健康素质的疾病 ,对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极大负担。对畸形胎儿早期诊断并及时处理尤为重要。随着仪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应用B型超声能较早诊断出胎儿畸形。1 临床资料与结果据统计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月超声诊断共发现先天性畸形胎儿 10 1例 ,占胎儿总数的 2 .95 % ,各类胎儿畸形的统计数据见表 1。表 1 胎儿畸形的类型 例 ( % )胎儿畸形类型胎儿畸形 胎儿各类畸形占胎儿畸形总数的比例 胎儿各类畸形占胎儿总数的比例脑积水 36 2 0 .84 .39泌尿系畸形 3…  相似文献   
62.
有阴道分娩史的妇女残角子宫妊娠破裂临床上相当罕见,易于误诊且病死率高.我院收治了一个妊娠27周的孕妇,由于急腹症和低血容量休克就诊,急诊超声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可能.术中发现为非交通性左侧残角子宫妊娠破裂.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24岁,主因孕6+个月,进餐1h出现腹痛并逐渐加重4h于2012年4月22日16:33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1年10月12日,停经40d在外院查B超提示双子宫,左侧宫腔妊娠.孕期无明显早孕反应.孕4个月自觉胎动至今.  相似文献   
63.
64.
袁红  徐惠  袁立  张冬梅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242-1243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良性病变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分成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组(研究组)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均无明显差异;与术前相比研究组术后盆底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大部分子宫体切除术组对患者盆底功能影响小,且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5.
正血液透析是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措施,据统计,截至2011年5月,我国登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26万人,约占透析总人数的93%[1]。临床常用的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类型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Native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s)、人造血管动静脉移植(Synthetic arteriovenous grafts,AVGs)和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相似文献   
66.
袁立  谢言  蒋伟利  李旭亮  赵琦  徐飚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48-1652
了解西部地区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健康教育和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四川、贵州、云南3省的11所学校共随机整群抽取857名高二学生,对其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信念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高中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61.3%,知识得分合格率为63.8%,四川的学生知识得分合格率较高(OR=3.398,95%CI=2.125~5.432).受调查者结核病防治态度总体正答率为91.04%,23.9%的学生对结核存在消极态度,来自四川(与云南相比,OR=2.613,95%CI=1.523~4.482)和贵州(与云南相比,OR=3.378,95%CI=2.000~ 5.707)、家人无结核病史(OR=4.512,95%CI=1.010~ 20.167)的学生消极态度比例较高.98.2%的学生愿意了解有关知识,97.5%愿意参加宣传活动.受调查者结核病防治行为总正确率为31.9%,曾主动了解和向别人讲过结核病知识的学生分别占27.7%和29.3%;学生知识得分合格的学生曾主动讲过知识的比例更高(x2=25.798,P<0.01).学生获得结核病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为电视(66.9%)、报刊杂志(61.3%)和口口相传(57.2%).结论 西部地区高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较低,对结核病防治态度积极但行为消极,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薄弱.应重点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并纳入社会宣传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醛糖还原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8周龄野生型C57BL/6小鼠(WT,n=6)、醛糖还原酶基因敲除型C57BL/6小鼠(KO,n=6)和醛糖还原酶双转基因型C57BL/6小鼠(BT,n=6)腹腔注射40μg/g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模型.另18只小鼠(每种品系各6只)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17周后测定体重、肾重、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白蛋白等指标.采用过碘酸雪夫染色观察肾小球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中胶原蛋白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量,选用Pep Tag非放射性蛋白激酶C检测方法检测肾皮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蛋白激酶C活性.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醛糖还原酶基因敲除显著改善了糖尿病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肾皮质、肾小球组织形态以及肾功能.糖尿病KO小鼠和糖尿病BT小鼠尿白蛋白分别较WT小鼠下降了43%[分别为(1.49±0.26)和(2.62±0.34)mg/g肌酐,F=20.8,P<0.01]和48%[分别为(1.36±0.12)和(2.62±0.34)mg/g肌酐,F=20.8,P<0.01].同时,醛糖还原酶基因缺失亦抑制了高糖对肾皮质蛋白激酶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激活.结论 醛糖还原酶基因缺失显著改变了糖尿病肾病的进程,抑制醛糖还原酶可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8.
新型050201.gif (136 bytes)唑烷酮类化合物的全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合成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发生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我院发生的8例及近年献报道的19例发生地塞米松过敏的临床资料。结果:静滴、静推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均可发生过敏反应,以静推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应重视地塞米松过敏反应,可使用苯海拉明或肾上腺素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设计合成(口恶)唑烷酮类化合物,初步评价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间氟苯胺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10个目标化合物;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检测目标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结果与结论所有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NMR、MS确认.体外试验表明:化合物Ⅱa的体外抗菌活性与利奈唑酮相当,化合物Ⅱb、Ⅱc和Ⅱd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