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及术式选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compressing syndrome,SMACS)的诊断及术式选择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8例SM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行X线钡餐检查,有32例呈典型的十二指肠水平段与升段交界处纵行受压迫征象(笔杆征),21例钡剂在胃和十二指肠内形成明显的反复交流的“钟摆样”运动。行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29例。其中手术包括Treitz韧带切断松解术4例,单纯胃空肠吻合术2例,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7例,Treitz韧带松解加十二指肠空肠侧侧吻合术10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4例及肠系膜上血管前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2例。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SMACS的诊断除应具有上腹胀痛、呕吐等典型症状外,主要的确诊手段为X线钡餐造影。治疗上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再行手术治疗。应正确判断致病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谷维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及对照组54例,观察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口服,0.1~0.2 g/次,3次/d,根据症状适当调整;谷维素10~20 mg/次,3次/d;山莨菪碱5~10 mg/次,3次/d。持续用药4周。对照组仅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用法及用量均同观察组。比较两组症状评分、症状频率评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程度评分及症状频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谷维素及山莨菪碱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IBS的治疗效果,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最佳疗程。方法将28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95例、B组95例、C组94例,均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疗程分别为7、9、14 d。疗程结束后分别观察HP根除率、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症状缓解率均较高,组间无显著差异;B、C组根除率均明显高于A组(P均〈0.05),B、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三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均能耐受并完成治疗,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均〈0.05),A、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胶体果胶铋四联方案根除HP的最佳疗程为9 d,其具有HP根除率及症状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且可减少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结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Twist蛋白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结肠癌及切端结肠组织Twist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阳性率(72.9%)显著高于切端结肠组织(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的结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水平(Ⅰ期10.0%、Ⅱ期66.7%、Ⅲ期88.0%、Ⅳ期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Ⅲ、Ⅳ期结肠癌组织Twis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Ⅳ期又显著高于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升高,且会随着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而升高.提示Twist蛋白表达在结肠癌发生、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检测恶性肿瘤进展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肝硬化患者行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术,随访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6、12个月肝功能恢复情况,彩色多普勒显影检测肝血流动力学。结果 32例患者中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6.2%),胃漏1例(3.1%),腹水12例(37.5%),胸水3例(9.4%)。32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无肝衰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4.5 d。随访12个月,32例患者中无肝性脑病及再发消化道出血病例。术后6个月复查食道钡餐造影,食道静脉曲张明显改善18例,基本消失或消失12例。32例患者手术前彩色多普勒显像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门静脉平均直径(14.5±0.8)mm,术后3个月门静脉平均直径(12.2±0.4)mm,平均缩小2.3 mm,其中有3例患者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术后6、12个月检测肝纤维化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附加限制环的门腔静脉分流加门奇静脉断流和肝动脉强化灌注术不会增加患者的手术负担,能达到治疗因肝硬化引起的胃底食道静脉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的相关并发症,防治及延缓再出血的发生,同时有益于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有益于患者肝功能短期及长期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背景 近年来高三酰甘油血症作为急性胰腺炎(AP)发病的危险因素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关于肥胖是否增加AP发病风险尚存在争议,非肥胖人群基线三酰甘油(TG)是否影响AP的发病风险尚无定论。 目的 探讨开滦研究队列非肥胖人群基线TG水平与AP发病风险的关系。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2007年和2008—2009年健康体检、无AP病史和TG资料完整的非肥胖人群为观察队列,研究按基线TG三分位数分为3组。以新发AP事件、死亡或至随访结束(2020-12-31)为随访终点。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累积发病率曲线图并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检验,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TG水平对新发AP事件的影响。 结果 共纳入统计分析者102 358例,按基线TG三分位数分为Q1(TG≤0.96 mmol/L)、Q2(0.96 mmol/L相似文献   
17.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门静脉高压症(PH)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1]。即使首次出血经保守治疗好转,1年内再次出血率为70%,2年内为100%,70%在出血1年内死亡[2]。由于患者病情多危重,手术风险大,医生常在经过保守治疗一般情况好转后再行手术治疗[3]。国内对保守治疗不佳的患者采取联合断流术的较多,并已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蒋晓忠  严律南 《华西医学》2008,23(2):417-418
乏氧是实质性肿瘤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其通常在距离功能性血管100~150μm处发生,正常组织氧分压为24~66 mmHg,而肿瘤组织氧分压为0~20 mmHg,大部分肿瘤组织的氧分压低于2·5 mmHg。为增加氧的利用和减少氧的消耗,肿瘤细胞的很多基因转录活性发生改变。乏氧诱导因子-1(hy-pox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该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的一项Meta分析,系统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两种不同姑息性引流方式应用于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机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19年4月的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ERCP与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RCT。连续性变量及二分类变量分别采用均数差(MD)及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使用RevMan 5.3计算它们的合并值及95%可信区间(95%CI)。比较两种方法在手术前后总胆红素(TBil)差值、谷丙转氨酶(ALT)差值、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该次研究共纳入5项RCT,共282例。其中,ERCP 145例,PTCD 137例。两组手术前后TBi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18.90~19.11,P=0.990),手术前后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7.27,95%CI:-5.25~19.80,P=0.260);PTCD组手术成功率高于ERCP组(OR=0.33,95%CI:0.12~0.90,P=0.030),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高于ERCP组(OR=0.33,95%CI:0.15~0.75,P=0.008)。结论ERCP、PTCD两种姑息性引流方式均能有效解除恶性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从恢复肝功能、改善黄疸这两方面的临床疗效来看,ERCP组与PTCD组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ERCP和PTCD这两种姑息性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PTCD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较ERCP组,但术后却更易发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活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与风险。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对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活体肝移植治疗,其中25例接受右半肝移植物,2例接受双供体移植物;对这27例受体及其29例供体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供体无死亡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5例),其中2例(6.90%)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腹腔内出血及门静脉栓塞各l例;3例(10.34%)并发症较轻,伤口脂肪液化并感染、胸腔积液及乳糜漏各l例;所有供体目前都已完全康复,并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本组受体无一例发生小肝综合征,全组病例1年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01%及71.40%,与同期因各种其他非恶性疾病进行的成人活体肝移植受体1年及3年累积生存率(83.30%及75.51%)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活体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对供体的风险及受体的益处尚需进一步的研究评价,但研究结果已初步表明,只要我们努力作好每一个细节,活体肝移植对供体来说是一相对安全的手术;而对肝癌患者来说则能相对满意地延长生存期,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