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骨折之一,手术疗效肯定,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随着新兴手术技术的发展,如何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已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该文就桡骨远端应用解剖、不同手术方法在避免并发症方面的优势和局限、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进一步改进手术技术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喷涂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的钛合金种植体植入动物体内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钛合金种植体表面喷涂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分别于术后1、2和3个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有种植体的股骨髁后,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荧光标记技术,分别行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植入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喷涂的种植体后,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结论:硅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43.
R6sume0bjectifOnprdsenteunenouvellemdthodedutraitementdelaluxationfraicheacro-mioclaviculaireparfixationinternepercutandeavecvisliletdesou8r4ductionlermde.M/thodes12casdeluxationaigueefraicheacromioclaviculaireontetdtraitdsetpoursuivis.R/suItats11casavecrdsultatsatislaisant,1casdch0uddcaused'uneerreurOPdratoire.Co"cIusio"Iln,yapasdener/soudevaisseauximPortantspassantentreleprocdscoracoideetlaclavicule,nien-dessous.NOusconsiddronscetteOPdrationsimPle,peutraumatisante,inOjfensive,/aciledrda…  相似文献   
44.
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对 2 5例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行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减压术。结果 随访 1~ 3年 ,2 5例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均得到缓解 ,7例有反复发作腰痛者 6例明显好转 ,9例下肢神经根性痛全部消失 ,8例皮肤感觉减退者 5例恢复 ,4例拇趾背伸肌力下降者 3例恢复。按照Nakal评分标准 :优 18例 ,良 4例 ,中 2例 ,差 1例。优良率达 2 2 / 2 5。结论 双侧多节段腰椎板间减压术安全简便 ,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治疗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近期疗效.方法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修复2例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用X线和Kofoed评分观察疗效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2例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其中1例仅在行走开始时偶感疼痛;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均良好.术后3 d、8 周和6月的X线片均无下胫腓联合再分离的迹象.踝关节Kofoed评分从术前到术后6月分别提高了14分和24分.结论部分腓骨短肌腱移位术治疗无骨折的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可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培养扩增成人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方法进行鉴定,并与骨髓源性MSCs比较生物学特性.方法 30名成年志愿者随机平分为二组,一组直接抽静脉血,并细分为全血细胞法组和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组,同时抽骨髓为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组;另一组为血细胞分离机法组.各组进行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率、形态学、流式表型分析、胶原染色等研究.结果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成人静脉血后培养,贴壁细胞呈梭形,集落形成率为(0.12±0.08)/106单个核细胞,传代扩增到第5代时每份平均细胞数达51.4674×106,表达CD44、CD54、CD105和CD166,不表达CD14、CD34、CD45和CD31,细胞分泌Ⅰ、Ⅲ型胶原.全血细胞法和血细胞分离机法获得的细胞不能连续多次传代.结论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比全血细胞法和血细胞分离机法简单,贴壁细胞培养扩增容易,获得的血源性MSCs与骨髓源性MSCs的生物学特性相似.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硅酸二钙喷涂的钛合金植入动物体骨组织后局部组织的反应,研究硅酸二钙涂层与骨的组织相容性。方法应用等离子喷涂技术于钛合金基体表面喷涂硅酸二钙涂层,将该种植体植入动物股骨髁内,分别于1月、2月和3月处死实验动物,截取含有种植体的股骨髁,作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和四环素荧光标记,分别行光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植入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后,涂层周围骨组织的修复属于正常的骨修复过程,种植体-骨界面直接发生骨整合,无纤维包囊形成。结论等离子喷涂硅酸二钙涂层的钛合金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微创植骨器进行微创植骨术修复骨缺损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实验于2004-04/10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1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桡骨截骨制成骨缺损模型,随机把每只兔双侧前肢分为两组:开放植骨术组沿原切口切开20mm长皮肤进入,开放桡骨髓腔,植入金世植骨灵骨块。微创植骨术组应用自行设计的微创植骨器进行植骨。分别在术后第4,8周,各随机取6只兔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及组织学观察,比较两组家兔桡骨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12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兔桡骨生物力学检查结果:第4周开放植骨术组和微创植骨术组分别有2根和5根桡骨可以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微创植骨术组桡骨的抗弯曲破坏应力值大于开放植骨术组[(69.58±34.99),(12.83±20.41)N,P<0.05];第8周开放植骨术组和微创植骨术组均有6根桡骨可以进行生物力学检查,微创植骨术组桡骨的抗弯曲破坏应力值大于开放植骨术组[(220.97±33.79),(186.73±29.84)N,P<0.05]。②两组兔桡骨组织学观察结果:第4周微创植骨术组骨缺损区骨小梁密度(比值)大于开放植骨术组[(67.07±4.56),(51.29±5.95),P<0.01];第8周,微创植骨术组骨缺损区骨小梁密度小于开放植骨术组[(40.82±6.37),(50.81±7.51),P<0.05],骨小梁改建形成板层骨比开放植骨术组早。结论:通过生物力学检查及组织学观察,微创植骨术修复骨缺损的疗效优于开放植骨术。  相似文献   
49.
Pilon骨折是临床较难处理的骨折之一,通常由高能量损伤引起,骨折粉碎程度高,软组织损伤重,手术切口容易出现皮肤和软组织坏死、感染及裂开等并发症.很多Pilon骨折患者合并腓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常需要做双切口,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高.该文结合参考文献及作者临床工作经验,对如何处理合并腓骨远端骨折的闭合性Pilon骨折双切口...  相似文献   
50.
目的通过踝关节3个不同平面CT断层影像获得下胫腓定位螺钉的最佳置入途径,为手术中正确置入螺钉提供简便的操作方法。方法对100例单侧下肢损伤患者健侧踝关节CT轴位图像进行测量分析,取踝关节中立位状态下关节面近端2、3、5 cm水平的轴位CT影像,测量胫骨及腓骨的中心点,研究胫、腓骨中心点连线与腓骨外侧脊的关系及与水平面的成角。结果 100例CT图像数据中,位于踝关节近端2 cm平面置入点位于腓骨外侧脊顶端上,与水平成角10.95°±4.52°;近端3 cm平面置入点位于腓骨外侧脊顶端后方1.15 mm±0.35 mm,与水平成角13.74°±4.42°;近端5 cm平面置入点位于腓骨外侧脊顶端后方2.65 mm±1.05 mm,与水平成角17.07°±4.96°。其中男、女性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腓骨外侧脊作为特定及恒定的解剖结构对术中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可为手术提供简便有效的操作方法,能正确置入下胫腓定位螺钉,降低失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