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使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达到最佳疗效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主要是(Bobath和Vojta法)[1],结合针灸,穴位注射,经络导平,高压氧治疗及脑活素等综合康复治疗及身心护理。结果经过1~4个疗程康复治疗后,总有效100%。结论正确规范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ZKS正常化的关键,也是预防脑瘫的关键,而系统有效的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得以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以家庭探访的方式来对小儿脑瘫患者进行康复性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之间的60例小儿科的脑瘫患者进行治疗,对其采用家庭护理的方式对脑瘫患儿进行护理,从对60例的小儿科的脑瘫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护理,主要是在护理的时候要正确用药,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专业性的护理,从具体的护理方法着手来对脑瘫患儿进行护理前后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于所选取的患儿要从护理的方法对患儿的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判定,其患儿在小便、大便、自理能力、吃饭等生活能力的指标在护理之后均比未护理的要高,其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家庭访视护理可以很好的加强小儿脑瘫康复的效果,可以从根本上帮助患儿提高自自我护理能力,并且可以有效的预防其并发症,以此来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33.
护士长倾听日在儿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士长倾听日”在儿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以寻求科学合理的干预方法提高儿科护士心理弹性水平,改善护士组织气氛,降低隐性缺勤的发生。方法 2018年该院开展精益化10S管理,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该院收治慢性病患儿的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和康复科共8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2名和对照组45名。2018年1月—12月成立“护士长倾听日”小组,开展以倾听-减压-互动为主要环节的“护士长倾听日”活动。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Stanford Presenteeism Scale,SPS-6)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后CD-RISC得分与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得分呈正相关,与SPS-6得分呈负相关,SPS-6得分与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得分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D-RISC和护士组织气氛感知量表得分均优于干预前,SPS-6得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长倾听日”的开展能提高儿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护士组织气氛,降低隐性缺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配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尖足畸形及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对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BTX-A注射,再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46例仅进行功能训练。两组分别于注射治疗前及注射后1周、3个月采用综合痉挛评分量表(CSS)、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PROM)测量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E区(走跑跳)进行评估。结果 BTX-A起效时间为注射后24~72h,到达高峰时间为1~2周,疗效维持3个月,不良反应极少。治疗组1周后、3个月后下肢CSS评分及3个月后踝关节PROM、GMFM之D区和E区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尖足消失。结论 BTX-A注射配合功能训练可快速缓解脑瘫患儿下肢肌肉痉挛,纠正尖足畸形,扩大踝关节活动范围,促进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索A型肉毒毒素(BTX-A)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愿意接受BTX-A治疗的2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治疗组,3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TX-A局部注射。治疗前后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BTX-A对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经肌肉注射的操作要点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臂丛神经受伤患儿50例,入院后均给予金路捷肌肉注射、维生素局部封闭治疗、射频理疗,并根据患儿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功能锻炼治疗。按照正规操作流程遵医嘱加强护理及观察,并对患儿及家长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50例患儿未出现过敏及感染,1例皮下血肿,1例硬结,家长情绪稳定,配合程度增强,38例患儿家长配合完成注射疗程及康复训练,3个月后患儿手功能较前有较大进步(P<0.05)。治疗后患儿疼痛减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遵守注射操作要点及加强对患儿注射前后的观察,有助于提高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注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7.
应用Rood技术改善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Rood技术合并传统运动疗法训练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并与单用传统运动疗法训练相比较。方法:选择2004—06/12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住院的0-1岁脑损伤综合征患儿70例,随机分为Rood疗法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运动疗法(Bobath,Vojta法)进行训练.Rood疗法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Rood技术,包括经皮易化技术、本体感受性易化技术和特殊抑制技术,严格一对一训练,每周一至周六,1次/d,40min/次,1个月为1个小疗程,3个月为1个大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3个月时采用盖塞尔智力量表中适应性和大运动行为(每项得分〉85分为正常)评价患儿运动功能。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70例患儿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盖塞尔智力量表适应性行为得分: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无差异(P〉0.05),治疗3个月时Rood疗法组得分高于对照组(95.18&;#177;9.03,84.73&;#177;6.56,t=3.107,P〈0.05),且两组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②盖塞尔智力量表大运动行为得分: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无差异(P〉0.05),治疗3个月时Rood疗法组得分高于对照组(96.26&;#177;8.80,85.64&;#177;6.53,t=3.219,P〈0.05),且两组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01)。结论:联合应用Rood技术和传统运动疗法及单用传统运动疗法训练都能显著提高脑损伤综合征患儿的运动功能,但合并应用Rood技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8.
痉挛肌治疗仪配合运动治疗痉挛型瘫痪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痉挛肌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等在小儿痉挛型瘫痪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90例痉挛型瘫痪患儿在进行运动疗法等治疗的同时予以痉挛肌治疗,治疗开始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用改良Ashworth量表评测肌张力变化,关节量角器法测定手掌屈角、足背屈角、股角。结果治疗后,所有痉挛型瘫痪患儿肌痉挛均不同程度缓解,平均降低到1级左右,且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手掌屈角、足背屈角分别改善至(78.23±3.69)°、(78.17±2.94)°,股角扩大至(73.56±1.05)°(t=22.84,28.81,22.29,P均<0.01)。结论痉挛肌治疗仪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瘫痪,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能。  相似文献   
39.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脑性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注射、推拿按摩、运动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356例0~9岁小儿脑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组另选穴施术针刺、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并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穴注、按摩、运动为主的综合康复方法是治疗小儿脑瘫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自动肌力训练仪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脑瘫患儿肌力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脑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所有病人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动肌力训练仪进行训练,每天1-2次,每次20-40min,2-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都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GMFM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GMFM评定站立项和走、攀登项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自动肌力训练仪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可作为重要的肌力训练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