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54篇
  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张琦  苏燕 《河南医药信息》2013,(10):118-119
目的观察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2010年7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58例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按照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标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测定患者的残余尿量(PVR)、最大尿流量(Qmax)和前列腺体积(PV)。结果经治疗后58例患者IPSS评分为(6.54±2.15)分,QOL为(0.95±0.04)分,Qmax为(24.91±5.76)ml/s,PVR为(29.30±8.41)m1,PV为(35.03±6.43)mm3,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盐酸坦索罗辛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2.
朱钦龙  温汉新  苏燕  彭虎子 《海南医学》2005,16(8):15-15,1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机制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颅脑损伤后出现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43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形成机制及总结治疗措施。结果脑血管扩张,脑组织膨胀,脑体积增大是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结论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病人伤情重,死亡率高,需要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透视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与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采用透视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和用锁骨钩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87例。克氏针交叉固定组46例,锁骨钩钢板组41例,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7例患者术后获3~24个月随访,按Karlsson标准评定治疗效果。克氏针交叉固定组优35例,良7例,差4例,优良率90.4%。锁骨钩钢板固定组优31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3.1%,2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克氏针交叉固定组发生再脱位6例(均为TossyⅠ、Ⅱ型,无TossyⅢ型),锁骨钩钢板组发生再脱位0例,2组再脱位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组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透视下经皮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简单易行,创伤小,疗效好,费用低,无切口感染及瘢痕增生等并发症,不需二次手术,但再脱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妊娠期糖代谢异常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50 g糖筛查异常后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302例,根据国内董志光 等和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两种诊断标准对孕妇进行分组:符合国内董志光 等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耐量减低(GIGT)标准的76例列为...  相似文献   
45.
目的:验证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8月,采用PKP治疗的60例OVCF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4例,女36例,年龄72~86(76.5±7.9)岁,其中30例采用常规PKP治疗(常规组),30例采用3D打印经皮导板辅助PKP治疗(导板组)。观察术中椎弓根穿刺时间(穿刺针到椎体后缘)及透视次数,手术总时间,总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并发症(椎管型骨水泥渗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伤椎前缘压缩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无椎管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发生。导板组椎弓根穿刺时间(10.23±3.15) min,透视次数(4.77±1.07)次,手术总时间(33.83±4.21) min,总透视次数为(12.27±2.61)次;常规组椎弓根穿刺时间(22.83±3.09)...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在ICU内开展重症患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以期为在ICU开展早期活动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收住ICU 24 h后符合早期活动标准的危重患者32例,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早期活动共81例次。每日评估患者肌力情况,结合患者病情确定早期活动级别;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在患者能耐受且生命体征无明显波动的前提下,逐渐提高活动级别(从在护士协助下床上坐起到独立下床行走,共4个运动级别),观察并记录患者活动前后即刻心律(HR)、呼吸(R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等指标,倾听患者主观感受以及有无头晕、乏力、疼痛等不适,观察有无管道滑脱、跌倒、病情突然恶化等不良事件。 结果 81例次早期活动中,1级活动64例次,2级活动6例次,3级活动10例次,4级活动1例次;51例次患者感受良好,26例次患者感觉轻度不适但能耐受,4例次患者不能耐受;发生静脉炎1例,无跌倒、管道滑脱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活动前后HR、RR、SpO2、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SBP)升高,与活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77例次患者能耐受;未发生一例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 按一定标准与流程为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是安全、可行的,患者基本能耐受,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但活动级别仍局限于床上坐起,今后在临床推广早期活动过程中应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活动级别。   相似文献   
47.
48.
49.
50.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将该院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是未出现大血管并发症的,实验组是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TBIL、总胆固醇、高脂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并发症中TBIL是保护性因素,LDL-C、TC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