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研究重组人球状脂联素(gAd)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离体肺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PH 2周组(HPH2W)、HPH 4周组(HPH4W),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动物在正常环境中饲养,低氧组大鼠以间歇性低压低氧法建立HPH模型。低氧组模型建立后,以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右心室压(mRVP),称重测量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RV/LV+S)、右心室/体质量(RV/BW);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gAd及NO浓度。右肺下叶肺组织经HE染色后观察肺小动脉血管显微结构的改变。取大鼠左、右肺动脉干制备血管环,行离体灌流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及硝普钠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取HPH4W组动物肺外肺动脉干,分组进行孵育(HPH4W组:Krebs液孵育;HPH4W+gAd组:gAd 2 μg/ml孵育;HPH4W+gAd+L-NAME组:gAd 2 μg/ml+L-NAME 0.5 mmol/L孵育),孵育后观察不同浓度的乙酰胆碱及硝普钠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然后收集作用于血管环的灌流液,检测NO产物。取HPH4W组大鼠肺动脉血管按上述分组进行孵育,然后行Western blot检测AMPK、Akt、eNOS等信号蛋白分子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PH组大鼠的mPAP、mRVP、RV/LV+S、RV/BW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gAd、NO水平下降(P<0.05);光镜下肺动脉平滑肌及弹力纤维层增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PH组大鼠肺动脉对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作用明显减弱(P<0.05),正常对照组最大舒张率69.94%,HPH2W组最大舒张率48.79%,HPH4W组最大舒张率仅42.09%。经gAd体外孵育后,血管环内皮依赖的舒张作用明显增强,HPH4W组最大舒张率可达到46.35%,加入L-NAME组的血管环舒张作用被显著阻断。各组大鼠对硝普钠诱导的血管舒张均有良好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经gAd孵育后的血管环组织AMPK、Akt、eNOS磷酸化水平、灌流液NO产物均增加(P<0.05),L-NAME可阻断gAd增强eNOS磷酸化和NO水平的作用。结论 gAd对间歇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功能具有确切的直接保护作用。AMPK/Akt/eNOS/NO信号通路可能是gAd发挥肺动脉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2.
郭皓  苏云明  张也  方茗  苏慧 《天津中医药》2013,30(6):353-355
[目的]研究仙蓟化斑胶囊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为后期实验及其临床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依据。[方法]制备致敏的大鼠及抗卵蛋白血清,给予不同浓度药物,采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测定大鼠皮肤蓝斑直径,同时采用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大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实验,测定脱颗粒百分率和组胺释放水平。[结果]仙蓟化斑胶囊可使蓝斑直径变小、可降低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降低其组胺释放,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仙蓟化斑胶囊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明显抑制PCA、肥大细胞脱颗粒及组胺的释放。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观察通阳宽胸颗粒对动脉硬化大鼠的冠脉微循环障碍改善作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通阳宽胸颗粒组(50 mg·kg~(-1)·d~(-1)),辛伐他汀组(5 mg·kg~(-1)·d~(-1)),通阳宽胸颗粒+辛伐他汀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制备动脉硬化大鼠模型,正常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给予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3ip,喂饲4周后,灌胃给药8周,处死后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动脉斑块面积,另取主动脉行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观察白细胞介素-17A(IL~(-1)7A),血管间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白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动脉斑块面积,TC,TG,LDL-C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TC,TG,LDL-C明显下降,动脉斑块面积明显缩小(P0.05,P0.01),与单独使用通阳宽胸颗粒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IL~(-1)7A,VCAM-1和ICAM-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中药。结论:通阳宽胸颗粒可通过改善血脂指标,降低动脉斑块面积,降低IL~(-1)7A,VCAM-1和ICAM-1的表达,缓解组织炎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4.
恶性高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高热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本文对恶性高热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诊断等几个方面的进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55.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为腰部常见的软组织慢性损伤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笔者近五年来,应用针刀疗法治疗859例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859例中,男734例,女125例;年龄28岁~78岁;单侧203例,双侧656例;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706  相似文献   
56.
本文就一起幼儿误食急性鼠药诱饵中毒事件进行了调查,根据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结果,判定为氟乙酰胺中毒。3名中毒幼儿,有两名因救治无效死亡。本文就幼儿误食急性鼠药引起中毒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对现有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以下简称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对完善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几条建议,其关键在于加强对学术期刊学术质量的考核,并提高学术标准所占份量。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比较拷贝数变异测序(CNV-seq)与Q-PCR在测定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方面是否存在一致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至2022年以来在海南省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过的9位患者的羊水进行两种检测技术的对比检测,合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CNV-seq与Q-PCR均提示1例患者CMV感染阳性,且为同一例;8例检测样本CNV-seq和Q-PCR结果显示均为阴性,表明其妊娠异常可能并非感染CMV导致,且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感染CMV。结论 CNV-seq与Q-PCR在测定先天性CMV感染方面可能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分析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形态学检查对常见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白血病患者,给予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形态学检查,观察不同类型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形态学检查结果。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来说,慢性红白血病、不伴成熟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以白细胞计数(10~50)×10~9·L~(-1)为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以白细胞计数大于50×10~9·L~(-1)为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以小于4×10~9·L~(-1)为主。针对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来说,白细胞计数存在差异性,不同类型常见白血病患者血涂片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骨髓涂片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白血病患者时应当选用外周血细胞计数与形态学检查,均能够获取准确检查效果,但是外周血细胞计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比形态学检查高。  相似文献   
60.
目的 了解外籍门诊患者人口统计学特征、疾病构成和季节性特点,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10月-2015年6月期间4 394例次外籍门诊患者资料,疾病诊断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构成比分析.结果 一年四季中夏季为门诊量最多的季节(1 271例次,28.93%),所患疾病按疾病系统分类最多的是呼吸系统疾病(781例次,17.78%),按疾病病种分类最多的是上呼吸道感染(246例次,5.60%).呼吸系统疾病为春季、秋季和冬季发病率最高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为夏季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结论 外籍门诊患者年龄跨度大,地域来源广泛,病种丰富,所患疾病以慢性病为主导,季节性变化明显.应根据不同季节疾病谱的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为外籍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