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杨慧锋  韩颖  林梅  臧小英  赵岳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893-2899
目的 调查心房颤动患者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110例。术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术前1 d和出院前1 d疾病不确定感进行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02份,回收有效率为92.7%。102例患者社会支持为低水平10例(9.8%),中等水平77例(75.5%),高水平15例(14.7%)。患者术前1 d 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得分为(92.7±9.0)分。其中,3例(2.9%)属于低水平,98例(96.1%)属于中等水平,1例(1.0%)属于高水平。患者出院前1 d 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得分为(82.9±10.6)分。其中,23例(22.5%)属于低水平,78例(76.5%)属于中等水平,1例(1.0%)属于高水平。患者出院前1 d 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低于术前1 d(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导管消融次数及心房颤动遗传史、共患病种类的患者术前1 d 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既往导管消融次数及术后至出院前1 d有无房颤复发的患者出院前1 d 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导管消融次数、有无心房颤动遗传史是影响心房颤动患者术前1 d 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的因素(P<0.05);文化程度、既往导管消融次数、术后至出院前1 d有无心房颤动复发是影响心房颤动患者出院前1 d 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总分的因素(P<0.05)。结论 心房颤动患者术前1 d和出院前1 d均存在中等水平的疾病不确定感,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导管消融次数、有无心房颤动遗传史是术前1 d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既往导管消融次数、术后至出院前1 d有无心房颤动复发是出院前1 d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
慢性肾脏疾病并发症多预后不良,是困扰我国公共卫生健康的重大问题。因此寻找用于预防和诊断肾脏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生长分化因子-15与多种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相关,近年来发现其不仅是肾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在动物实验中还有肾脏保护作用。对生长分化因子-15生物学结构特点以及其在多种肾脏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早期发现、早期预防肾脏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以"时间治疗学理论"为指导,制订从门诊到家庭的连续护理干预计划,探讨高血压时间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王顶堤社区医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经过3个月连续护理干预后,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治疗依从性7 d回忆调查问卷(7-day recall CCQH)为研究工具。[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城乡分布、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同住亲友、职业、家庭月收入水平、确诊高血压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对不同特征的高血压病人各维度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差别、文化程度、同住亲友、家庭月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否实施护理干预对依从性有影响。[结论]高血压病人时间治疗依从性受多因素影响,根据病人不同特征,以时间治疗学为指导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增加病人抗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山东省293所二、三级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采用工作倦怠问卷和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调查,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护理部主任的情绪衰竭(EE)、去人格化(DP)分量表得分分别为13.71±9.52、5.27±4.37,处于低度倦怠水平;个人成就感(PA)分量表得分33.61±11.06,处于高度倦怠水平.护理部主任感知到上级中等程度的社会支持;支持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认同价值和关心利益;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中除关心利益外,其余4个维度与EE和D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除物质支持外,其余4个维度与PA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 护理部主任感知的上级社会支持能降低她们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增进个人成就感.  相似文献   
25.
背景 2017年心脏协会调整高血压诊断标准,这意味着有更多人被诊断为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高的高血压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发生,而健康素养在此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尚未得到统一结论。目的 探讨健康素养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8年7-8月选取天津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北辰中医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新道社区卫生服务站、马场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自行设计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居住地、婚姻状况、共同居住的家庭人口数、高血压病程、药物治疗情况、首次诊断机构、首次诊断就医行为、是否坚持药物治疗、药物调整主要原因、药物调整参考医务人员意见);选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Jordan教授等编制、孙浩林翻译并进行本土化修订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HLSCP)评价患者的健康素养情况。中国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问卷(HPSMBRS)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素养及其各维度与自我管理水平的关系,探讨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 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9.2%。HLSCP总分为(90.8±10.1)分,各维度分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改善健康意愿(93.6±12.3)分、信息获取能力(90.5±11.2)分、经济支持意愿(90.2±15.4)分和交流互动能力(89.9±13.3)分;HPSMBRS总分为(73.7±14.2)分,各维度分数从多到少依次为用药管理(78.4±22.1)分、情绪管理(77.6±16.7)分、休息与工作管理(74.6±17.3)分、饮食管理(73.7±15.6)分、病情监测(67.4±20.9)分和运动管理(64.9±21.9)分。不同年龄、居住地、共同居住的家庭人口数、职业、饮酒状况、高血压病史、诊断机构、首次诊断就医行为、坚持药物治疗、药物调整主要原因、药物调整参考医务人员意见HPSMBR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总分及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维度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P<0.05),信息获取能力维度得分与自我管理行为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经分层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健康素养对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变异量解释增加了12.7%,其中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是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变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天津市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等,其整体水平主要受居住地、共同居住家庭人口数、是否坚持药物治疗以及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等因素影响。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应注重对健康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6.
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测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综述国内外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7.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社会支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生存质量及抑郁、社会支持现状,为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05年4月至10月抽取济南市某社区2型DM患者,按照1:1比例,选取人口学资料类似的无DM者作为对照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为112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生存质量总体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除社会、环境领域外,其余纬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的抑郁指数、抑郁患者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4)糖尿病伴发抑郁的患者生存质量低于不伴抑郁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社会支持除客观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P〈0.05)外,其余维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DM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特别是生理、心理领域;(2)DM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于对照人群,且DM伴发抑郁者生存质量低于不伴抑郁者;(3)DM患者获得的客观支持低于对照人群。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素养对其出院后健康行为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31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于出院前进行人口学变量、疾病相关资料和健康素养资料收集,于患者出院后30 d收集其社会支持、服药依从性、心理困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非计划再入院资料。进行相关影响与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健康素养可直接影响服药依从性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直接效应分别为0.281、-0.290),也可通过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间接影响两者。出院后30 d非计划再入院率为14.29%;健康素养对非计划再入院有保护作用(直接效应为-0.304),可通过社会支持(间接效应为-0.128)和心理困扰(间接效应为-0.115)间接影响非计划再入院。结论 健康素养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行为和结局的保护因素,医护人员可采取有效方案提高患者健康素养,从而提高健康行为和避免非计划再入院。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有创通气下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24 h动态血压情况,探讨血压晨峰的特点及晨峰高血压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有创通气治疗(均为SIMV通气模式,PEEP≤5 cmH2O)的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EKG)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血压数据,采用APACHEⅡ评估患者入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房时的病情情况。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 24 h收缩压(24 h SBP)均值为(151.20±5.69)mmHg(1 mmHg=0.133 kPa),24 h DBP(24 h舒张压)均值为(76.39±6.42)mmHg,约72.2% 的患者具有晨峰高血压现象,血压晨峰均值为(38.82±8.78) mmHg;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APACHEⅡ得分不同的患者间血压晨峰存在差异,是否具有晨峰高血压现象的患者间24 h SBP均值、d SBP均值存在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APACHEⅡ评分、24 h SBP均值、d SBP均值是晨峰高血压现象的影响因素,三者可解释血压变异的82.3% 。结论:有创通气下的COPD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中晨峰高血压现象的比例较高;临床护理时应加强对具有晨峰高血压现象患者的鉴别,为降低晨峰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的护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患者视角下的社区实习护生巡诊的效果。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6例患者就护生巡诊的内容、巡诊护生的态度等问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借助QSR Nvivo10.0中文版软件,应用Colaizzi的七步分析法处理资料。结果得到对实习护生巡诊护理满意,社区实习护生巡诊能力及方式有待完善2个主题。结论社区实习护生巡诊效果较好,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促进患者心身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