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是我国很多医学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而传染病学的教学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从留学生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和传染病学教学工作的特点出发,对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实践进行了总结,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留学生的传染病学全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2.
平衡计分卡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实施医院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在国内外的卫生医疗机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和升华,将其引入医疗机构的战略管理,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描述医院自身的发展战略。医院如果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只关注短期业务目标的达成,最终很难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医院。构建医院的战略地图,帮助医院将战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为医院的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因此,通过构建平衡积分卡的战略地图,明确医院的使命与愿景,更新职工的理念,引导职工的行为,凭借团队的努力,推动医院朝战略目标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初步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慢性化的临床类型及主要特点。方法筛选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诊断为DILI的病例,对其中的84例慢性DILI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入选病例均填写病例报告表,数据录入数据库,包括人口学特征、基础疾病、用药种类、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结果 84例患者中女性63例,占75.0%。根据病情发展和肝功能的恢复过程,可将DILI的慢性化过程分为6种临床类型,其中64例(76.2%)为反复发作型,4例(4.8%)为迁延不愈型,4例(4.8%)为反复波动型,6例(7.1%)为慢性胆汁淤积型,5例(6.0%)为快速进展至肝硬化型,1例(1.2%)为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型。84例患者中56例(66.7%)患者存在基础疾病;由单一药物引起者有51例(60.7%),主要为中药(47.0%)、解热镇痛药(10.6%)和抗结核药(9.1%);肝损伤类型中肝细胞损伤型52例(61.9%)、胆汁淤积型8例(9.5%)、混合型5例(6.0%);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19例(22.6%)。结论 DILI的慢性化可分为6种临床类型,最常见的是反复发作型,其他还包括迁延不愈、反复波动、慢性胆汁淤积、快速进展至肝硬化和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 1b基因型(genotype 1b,GT-1b)C区氨基酸(amino acid,aa)70替代对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interferon-stimulated response element,ISRE)的影响.方法 首先构建HCV GT-1b C区aa70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质粒,测序鉴定后瞬时转染肝瘤细胞系Huh7细胞,Western blot法鉴定HCV核心蛋白的成功表达;然后利用ISRE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核心蛋白表达对ISRE活化的影响,并以SYBR Green real-time PCR检测3种主要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 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情况.结果 构建了HCV aa70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质粒,并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成功表达.但野生型和变异型核心蛋白表达对ISRE活化及3种主要ISGs表达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纯R70Q/H变异的核心蛋白似乎并不足以直接导致IFNα耐药.  相似文献   
45.
背景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很多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和糖代谢紊乱,由于患者肝糖原储备差和胰岛素抵抗,易发生晨起低血糖。既往研究发现睡前加餐(LES)能够缩短患者饥饿时间,降低肝硬化患者自身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分解供能,预防次晨低血糖,但是否适用于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人群值得探讨。目的 探究200 kcal LES对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能量代谢、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01-01至2017-12-30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重症医学科住院的符合研究标准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2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升糖指数、高碳水化合物LES管理组(干预组,n=13)和肝硬化糖尿病饮食组(非干预组,n=12)。患者均继续使用抗病毒、护肝、降糖治疗。非干预组维持肝硬化糖尿病3餐饮食;干预组患者将传统3餐改为4餐,3餐各减少67 kcal(每餐减少16.7 g碳水化合物)食物,放在睡前1 h进行加餐。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基线和干预结束3个月人体测量学资料(体质量、BMI)、饮食摄入情况(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能量)、能量代谢指标〔静息能量消耗(REE)、预计静息能量消耗(PREE)、REE占PREE百分比(PREE%)、呼吸商(RQ)、碳水化合物氧化率(CHO%)、脂肪氧化率(FAT%)、蛋白质氧化率(PRO%)〕、糖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FBCI)、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和干预结束3个月体质量、BMI、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脂肪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能量摄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结束3个月REE、PREE、PRE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结束3个月RQ、CHO%高于非干预组,FAT%、PRO%低于非干预组(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结束3个月RQ、CHO%高于同组基线,FAT%、PRO%低于同组基线(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结束3个月HbA1c、FBG、FINS、HOMA-IR低于非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结束3个月FB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结束3个月HbA1c、FBG、FINS、HOMA-IR低于同组基线(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结束3个月TP、ALB、PALB高于同组基线(P<0.05)。结论 睡前给予200 kcal低升糖指数、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能够改善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代谢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降低胰岛素抵抗,预防糖代谢紊乱可能引发的低血糖。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SOF/VEL)治疗中国慢性HCV感染者真实世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北方某县开展一项开放标签、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共入组299例患者,其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61例,代偿期肝硬化73例,给予SOF/VEL12周方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5例,给予SOF/VEL加利巴韦林1...  相似文献   
47.
目前国内外用于抗乙肝病毒的干扰素主要为α亚型,其作用机制除通过诱导一些抗病毒蛋白(例如2,5-寡腺苷酸合成酶可降解病毒mRNA,蛋白激酶K可阻断病毒蛋白翻译)而起到直接抗病毒作用外,还可通过免疫调节(例如促进受感染的肝细胞表达HLA-I类抗原、增加NK细胞活性等)间接起到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48.
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中,出院随访工作尤为重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不断增加,作为疫情防控重要环节的院外随访及管理问题日益突出。作者总结了既往随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全方位的出院随访管理模式。通过成立高水平的随访团队,开设新冠肺炎中西医随访门诊,采用多种随访形式,提高了随访的时效性和便捷性,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配合;同时,及时掌握患者院外动态信息,不断完善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最终使患者获益,也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出院随访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恢复期SARS患者T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SARS的免疫发病机理 ,研究恢复期SARS患者T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蛋白表达。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 15例恢复期SARS患者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凋亡相关基因蛋白———CD95、Bcl 2、DR5及人冠状病毒 2 2 9E受体—CD13表达 ;并以 10例高危、健康的医务人员为对照。结果 :恢复期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均恢复正常 ;CD4 DR5、CD13,CD8 DR5、CD13表达均阴性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是 ,恢复期SARS患者CD4、CD8阳性细胞仍明显表达Fas和Bcl 2 ,其阳性细胞的百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Fas FasL途径导致T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是SARS患者的免疫发病机理之一 ,而恢复期Bcl 2表达增多对抑制T淋巴细胞的进一步凋亡、T淋巴细胞亚群恢复正常可能具有重要作用。SARS患者T淋巴细胞凋亡不通过Trail DR5 细胞凋亡途径。  相似文献   
50.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共识与争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时,肝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的共同病理过程。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ECM在细胞间质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基本机制。抗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