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3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544篇
内科学   33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科学   347篇
综合类   1093篇
预防医学   323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459篇
  1篇
中国医学   395篇
肿瘤学   12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中测量左心房压(LAP),研究不同类型房颤患者LAP的变化,探讨LAP与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关系.方法 106例初次行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AF)组(62例)和非阵发性房颤(Non-Paro-AF)组(44例),消融术前1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消融术中通过心导管术测量LAP:Paro-AF组先记录初始窦性心律时LAPSNR,其中46例患者诱发出持续时间>3 min的房颤,记录诱发房颤3 min时LAP3min.Non-Paro-AF组记录初始房颤节律下的LAPNon-paro-AF.结果 Non-Paro-AF组LAPNon-paro-AF高于Paro-AF组初始窦性心律下LAPSNR[(21.77±8.72)mm Hg对(14.40±7.77)mm Hg,P<0.01].Paro-AF组LAP3min高于LAPSNR[(18.30±8.62)mmHg对(13.33±6.55)mm Hg,P<0.01],但仍然明显低于LAPNon-Paro-AF[(18.30±8.62)mm Hg对(21.77±8.72)mm Hg,P<0.01].平均随访(14.15±1.75)个月共有32例(30.19%)患者复发,复发患者LAP测量值显著高于未复发者[(23.56±11.30)mm Hg对(14.82±6.06)mm Hg,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LAD)增大、LAP增高和房颤类型是复发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LAP和LAD为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节律下LAP高于窦性心律下LAP,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患者LAP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LAP是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2.
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特点、肺系病升降失常的病机表现以及归肺经药物在肺系病证治疗中所表现出来的药性趋向,决定了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对肺系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肺失宣肃"是肺纤维化发生的病机关键,结合麻黄、五味子调节肺气升降的临床应用,提出肺系病临证用药需重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灵活选用麻黄、五味子治疗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993.
多酚是肉桂的重要成分,大量研究证实其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降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危险。总结近十年来的文献,综述肉桂酚类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益气复脉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浆中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方法 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复脉注射液。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ZVEF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阿托品对术中、术后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心脏疾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行CAS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7例,其中术前预防性应用阿托品患者(预防组)42例,术前未预防性心用阿托品患者(对照组)35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等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血管形态学特点及操作要素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预防组患者术中心动过缓、围手术期心动过缓、围手术期心脏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预防性应用阿托品能降低CAS术中、术后发生心动过缓及心脏疾病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ischemi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方法 从南京脑卒中注册系统中筛选76例ICVD患者,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检测纤维蛋白原(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浆Hcy.结果 76例患者中有57例存在呼吸暂停现象,其中53例(69.7%)诊断为OSAHS;排除4例中枢性呼吸暂停患者,将72例ICVD患者根据呼吸暂停加低通气指数(AHI)值分为4组:无呼吸暂停组19例,AHI值2.38±0.96,Hcy值(8.78±2.01)μmol/L;轻度OSAHS 21例,AHI值14.14±4.37,Hcy值(12.91±3.00)μmoL/L;中度OSAHS24例,AHI值29.62±5.81,Hcy值(14.85±4.15)μmoL/L;重度OSAHS 8例,AHI值46.75±2.82,Hey值(19.30±4.82)μmoL/L.4组间Hcy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2,P<0.01).Hey与AHI存在显著相关性(r=0.598,P<0.01).结论 在ICVD患者中,OSAHS患病率较高,且以轻中度为主;Hcy在ICVD合并OSAHS患者时具有升高趋势,且随着阻塞程度的进展而加重.  相似文献   
997.
腹壁疝(ventral hernias)包括腹腔内的任何疝,但目前多指发生在前腹壁的疝.腹壁疝因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腹部疝和腹股沟疝.依据部位可分为:腹壁疝、白线疝和脐疝等;后者则包括:斜疝、直疝、股疝和闭孔疝等.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总结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经验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2月新疆石河子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临床0~IIa期、非乳晕区单发肿瘤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近期疗效,并按Rose标准,对接受保乳手术的患者进行美容效果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并发症,随访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临床和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999.
放射治疗是目前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伴随的放射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因此如何防止或减轻放射性脑损伤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奥拉西坦与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对防治放射性脑损伤有一定治疗作用[1]。奥拉西坦是作用于中枢网状结构的拟胆碱能益智药,可以刺激特异性中枢神经通路,选择性激活大脑皮层功能,改善大脑新陈代谢[2]。但在放疗过程中,何时开始给予奥拉西坦能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00.
患者,女,60岁,退休职员,2013年4月4日因发热(37.5℃)伴咽痛1d,带状疱疹3d来我院急诊就诊,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为70.4%(参考值50.0%~70.0%),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予以注射用头孢替安(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1206)2.0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滴速:40~50滴/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