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122.
目的 :采用 PCR- RFLP方法检测 N5,N10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 ,分析该基因的 C677→T突变与心脑血管栓塞的关系。方法 :应用一对特异引物进行扩增 ,扩增片段长度为1 98bp,再以 Hinf I酶切 ,经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MTHFR基因型。结果 :31例脑梗塞患者中 / 型 5例 (1 6.1 5% ) , /-型 1 7例 (54.85% ) ,- /-型 9例 (2 9.1 % ) ;2 6例心肌梗塞者中 / 型 5例 (1 9.2 % ) , /-型 1 4例 (53.9% ) ,- /-型 7例 (2 6.9% ) ;35例健康对照组中 / 型 3例 (8.6% ) , /-型 1 2例 (34.3% ) ,- /-型 2 0例 (57.1 % )。结论 :MTHFR基因 C677→ T突变可能是易发心脑血管梗塞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3.
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而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片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70%[1].原位肝移植后肾功能可能受损害,主要有以下因素引起:术前肾功能障碍;术中肾低灌注;术后急性疾病状态,如任何原因引起的移植物功能衰竭或脓毒症;运用肾毒性药物.ARF是肝移植术后立即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可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并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因此,研究其病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24.
严重颈椎病患者颈髓前后方均有压迫,单一前方或后方减压手术难以完全解除压迫.颈椎前后路同期联合手术能同时解除脊髓前后压迫,改善脊髓血运,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但手术创伤较大、风险较高.围手术期护理对此类手术成功与否具有重要作用.我科自2003年5月-2006年6月,共完成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13例,经过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5.
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而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片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70%[1].原位肝移植后肾功能可能受损害,主要有以下因素引起:术前肾功能障碍;术中肾低灌注;术后急性疾病状态,如任何原因引起的移植物功能衰竭或脓毒症;运用肾毒性药物.ARF是肝移植术后立即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可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并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因此,研究其病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不同感染类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位点分型(double locus sequence typing,DLST)的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非重复分离的16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78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89株。通过DLST分型,分析不同感染类型菌株的分型特征。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医疗保健相关社区发病(health care-associated community onset,HACO)型占24.0%(MSSA 28株,MRSA12株),医疗保健相关医院发病(health care-associated hospital onset,HAHO)型占64.0%(MSSA 33株,MRSA 74株),社区相关(community associated,CA)型占12.0%(MSSA 17株,MRSA 3株)。MSSA通过DLST分型划分为50个型别(ID=0.99),最主要型别190-226占6.5%;MRSA通过DLST划分为26个型别(ID=0.87),主要型别922-32和28-32分别占31.5%和24.7%。不同DLST型别菌株的药敏谱有差别;DLST型2-202在MSSA的各种感染状态均有检出,DLST型28-32的MRSA在各种感染状态均能检出。结论 DLST分型方法操作快捷,费用低,数据处理简单,可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特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观察穴位热痛刺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血清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口服西比灵(每次5 mg,每晚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热痛刺激,取穴包括风池、率谷、阳陵泉、外关、太阳、印堂等,热刺激温度设定为54.5 ℃,各穴位交替刺激,每日治疗1次,治疗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患者偏头痛治疗效果;同时记录患者CHEP潜伏期、波幅,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5-HT、β-EP及CGRP含量变化。 结果 经1个疗程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HEP的N-P波幅[(30.67±2.70)μV]较治疗前及对照组[48.58±4.61)μV]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5-HT、β-EP含量[分别为(383.30±48.57)pg/ml和(42.35±6.17)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分别为(316.67±43.71)pg/ml、(30.79±4.63)pg/ml]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CGRP含量[(12.75±2.28)pg/m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21.16±3.17)pg/ml]显著降低(P<0.05)。 结论 穴位热痛刺激能有效缓解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症状,降低CHEP的N-P波幅,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血清中5-HT、β-EP含量、降低CGR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clfB分型。方法对2006—2012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已进行SCCmec分型且MLST分型为ST239的临床非重复分离的MRSA,从ICU(n=35)和非ICU科室(凡=7)共选取42株进行clfB分型。结果42株MRSA均属于clfB的系列3,ICU的35株MRSA可分为6个型别,3.52占42.9%,3-52E占37.1%,3-50占8.6%,3-52C占5.7%,3-50A和3-50E分别占2.9%;非ICU的7株MRSA分属3个型别,3.52占42.8%,3-52E和3.50分别占28.6%;clfB分型联合SCCmec分型效果(分型指数ID=0.767)优于单纯应用clfB(ID=0.688)和SCCmec(ID=0.303),clfB/SCCmec联合分型可以将系列3的42株MRSA分为10个型别,其中SCCmecIII—elfB3.52E是主要克隆,40.4%。相比非ICU科室,ICU感染MRSA的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可变串联重复序列的clfB分型方法分辨力高,可用于MRSA快速分型。  相似文献   
129.
肝脏移植是治疗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有效手段,但术后肿瘤复发仍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1].我们检测HCC肝移植患者外周血细胞甲胎蛋白(α-fetal protein,AFP)mRNA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mRNA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收治的29例HCC行肝脏移植患者中男27例,女2例,平均年龄48岁.患者术前经B超、CT、AFP水平及病理确诊为HCC.肿瘤TNM分期:Ⅰ~Ⅱ期12例,Ⅲ~Ⅳa期17例;肿瘤直径<5 cm者16例,≥5 cm者13例;肿瘤结节数<3个者18例,≥3个者11例;合并脉管侵犯15例.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同期肝炎肝硬化行肝移植患者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46岁.健康体检者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43岁.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0.
王世瑜  穆红 《天津医药》2008,36(4):258-260
目的:研究MTSl/P16基因在人喉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变化。方法:采用多重PCR法检测69例患者喉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TSl/P16基因的缺失情况;对未检出缺失的标本用甲基化敏感内切酶Smal消化后再扩增,检测其异常甲基化。结果:在69例患者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MTSl/P16基因缺失及异常甲基化。69例患者喉癌组织中有17例(24.64%)标本MTSl/P16基因缺失,余52例未检测到MTSl/P16基因缺失的喉癌组织标本有8例(15.38%)检出异常甲基化。结论:MTSl/P16基因变异可能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