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12.
背景 目前,吸毒人群中精神疾病共患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云南省作为我国毒品流行重灾区,其吸毒人群中物质使用障碍(SUD)与其他精神疾病共患流调数据仍是空白。 目的 了解云南省吸毒人群SUD与常见轴Ⅰ精神疾病的共患情况。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8—11月在云南省第五强制隔离戒毒所和大理州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戒毒治疗的男性戒毒学员598例为调查对象。根据戒毒学员对阿片类和甲基苯丙胺类兴奋剂(ATS)类毒品的SUD情况,将戒毒学员分为三组:阿片类SUD组(245例)、ATS类SUD组(197例)和双重SUD组(146例)。采用DSM-Ⅳ-TR轴Ⅰ障碍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CID-Ⅰ/P)中文版,对常见轴Ⅰ精神疾病(精神病性障碍、情感障碍、酒精SUD、镇静催眠药SUD)进行诊断,并比较不同毒品SUD戒毒学员中常见轴Ⅰ精神疾病的终生患病率。 结果 云南省598例男性戒毒学员中存在阿片类SUD、ATS类SUD和双重SUD的戒毒学员共588例。三组戒毒学员精神病性障碍、酒精SUD、镇静催眠药SUD终生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戒毒学员中,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原发性和物质所致精神病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5.82%,其中阿片类SUD组戒毒学员精神病性障碍的终生患病率(5.31%)低于ATS类SUD组(20.30%)及双重SUD组(27.40%)(P<0.05);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1.77%,阿片类SUD组、ATS类SUD组及双重SUD组戒毒学员中的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7.14%、25.38%和24.66%;酒精SUD的终生患病率为42.18%,阿片类SUD组戒毒学员酒精SUD的终生患病率(35.10%)低于ATS类SUD组(45.69%)及双重SUD组(49.32%)(P<0.05);镇静催眠药SUD的终生患病率为13.61%,阿片类SUD组、双重SUD组戒毒学员中的终生患病率分别为19.18%和22.60%,ATS类SUD组戒毒学员中无检出。 结论 常见轴Ⅰ精神疾病在云南省SUD戒毒学员中的终生患病率均高于普通人群同类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且这些精神疾病在ATS类SUD人群中的终生患病率又高于阿片类SUD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户尘螨皮试液用于诊断户尘螨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2月10日至2009年7月1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并已完成户尘螨过敏原皮内试验和户尘螨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患者。登记检测结果并由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做出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分别以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和UniCap sIgE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户尘螨皮试液进行皮内试验的有效性。登记入组当天由变态反应专科医生询问患者在完成皮内试验之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记录,从而对户尘螨皮试液的临床应用做出安全性评价。结果以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为金标准,以皮试结果≥"+"为诊断界值时,户尘螨变应原皮试液用于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0.9633、特异度为0.6208,阳性预测值为0.7448、阴性预测值为0.9365、准确度为0.8039。以UniCap sIgE诊断为金标准,以皮内试验结果≥"+"为诊断界值时,户尘螨变应原皮试液用于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0.9781、特异度为0.5120、阳性预测值为0.8369、阴性预测值为0.9014、准确度为0.8472。与户尘螨皮试液可能有关的皮内试验发生的不良反应有7例,占总人数的0.67%。结论户尘螨皮试液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通过皮内试验用于户尘螨过敏的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洋白蜡花粉皮试液诊断洋白蜡花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10日至7月1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并已完成洋白蜡花粉过敏原皮内试验和洋白蜡花粉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的患者1021例。登记检测结果并由变态反应专科医生做出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分别以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和Uni-CapsIgE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洋白蜡花粉皮试液进行皮内试验的有效性。登记入组当天由变态反应专科医生询问患者在完成皮内试验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记录,从而对洋白蜡花粉皮试液的临床应用做出安全性评价。结果以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为金标准,以皮试结果≥"+"为诊断界值时,洋白蜡花粉变应原皮试液用于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0.9519、特异度为0.6889、阳性预测值为0.3028、阴性预测值为0.8333、准确度为0.7216。以Uni-CapsIgE诊断为金标准,以皮内试验结果≥"+"为诊断界值时,洋白蜡花粉变应原皮试液用于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0.9659、特异度为0.5120、阳性预测值为0.8369、阴性预测值为0.9902、准确度为0.8472。与洋白蜡花粉皮试液可能有关的皮内试验发生的不良反应有3例,占总数的0.2938%。结论洋白蜡花粉皮试液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通过皮内试验用于洋白蜡花粉过敏的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病的特征性表现为周围神经系统解剖受损的一组症状和体征以及正常神经生理功能的障碍。目前许多周围神经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诊断和分类标准也在不断制定与修订,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就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的血脑屏障(BBB)完整性与其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反应性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5年8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47例A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数据, 以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值7.00为界将患者分为BBB正常组(n=101, Qalb值≤7.00)与BBB损伤组(n=46, Qalb值>7.00), 分别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AE临床评估量表(CASE)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和一线免疫治疗30 d时的疾病严重程度, 并以一线免疫治疗30 d时的CASE评分或mRS评分低于入院时评分定义为免疫治疗反应性良好。对比分析2组患者间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外周血生化检查结果、免疫治疗反应性等的差异。结果 BBB损伤组患者中意识水平下降比例(58.7%vs. 37.6%), 脑脊液蛋白水平增高、IgG增高、24 h鞘内IgG合成率增高比例以及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BBB正常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损伤组患者治疗30 d时mRS评分明显高于BBB...  相似文献   
17.
背景:前期研究中发现单独皮质电刺激治疗16d能改善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障碍,增加梗死灶周围皮质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目的:观察植入式皮质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皮质神经丝蛋白200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模型,随机分成电刺激组和非刺激组,两组造模1周后植入电刺激器,电极放置在脑梗死区边缘皮质表面,电刺激组施加电刺激,非刺激组不施加电刺激。植入14d后终止电刺激,6周后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荧光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梗死灶周边、梗死对侧皮质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与非刺激组比较,电刺激组梗死灶周边、梗死对侧皮质神经丝蛋白200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表明皮质电刺激可增加梗死灶周边及梗死对侧皮质神经丝蛋白200的表达,诱导双侧皮质神经元轴突的可塑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诉讼案例的最终结果包含国家意志的价值评判。笔者通过对2002年9月至2006年9月发生在我院的20起医疗纠纷诉讼案例的分析,找出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探寻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以利于医院医疗安全管理。1资料来源与方法我院调阅2002年9月~2006年9月期间,院方为被告的全部医疗纠纷诉讼案例,共20例。所有原始资料均有原告的民事起诉状、法院委托的医学鉴定或调解书、裁定书,对开庭质证过程中原告提出的疑问记录在案。设立4项调查类别,归纳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2结果2.1诉讼案例一般情况20起诉讼案例中,全部为住院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液原液1:10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诊断蒿属花粉过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的1043例患者皮内试验结果,将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皮内试验结果分别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及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IgE)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皮内试验诊断蒿属花粉过敏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及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和血清sIgE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评价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用于皮内试验的安全性。结果以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蒿属花粉皮内试验结果≥“+”作为诊断界值,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皮内试验灵敏度为95.99%,特异度为84.36%,阳性预测值为85.01%,阴性预测值为95.79%,准确度为89.95%,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95%的可信区间为(0.943—0.970)。当以蒿属花粉皮内试验结果≥“++”为诊断界值时,蒿属花粉皮内试验灵敏度为79.29%,特异度为97.33%,阳性预测值为96.48%,阴性预测值为83.57%,准确度为88.66%。次要评价指标以PhadiaUni-CAP系统血清蒿属花粉变应原sIgE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蒿属花粉皮内试验结果≥“+”作为诊断界值时,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95.23%,特异度为45.98%,阳性预测值为88.97%,阴性预测值为67.80%,准确度为86.39%。如以蒿属花粉皮内试验结果≥“++”为诊断界值时,则皮内试验灵敏度78.89%,特异度为96.55%,阳性预测值为99.05%,阴性预测值为50.00%,准确度为82.06%。蒿属花粉血清sIgE阳性组中,血清sIgE水平与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的阳性反应程度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68728。1043例受试者中,与蒿属花粉变应原有关的局部不良反应为7.01%(73/1043);仅有1例患者出现全身不良反应,该患者同时合并律草花粉、圆柏花粉过敏。结论使用蒿属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可以有效、安全地诊断蒿属花粉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葎草花粉变应原注射液原液1:10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诊断葎草花粉变态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观察2009年2月10日至7月10日北京协和医院1043例门诊患者皮内试验结果,将葎草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皮内试验结果分别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及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计算皮内试验诊断葎草花粉变态反应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及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和血清sIgE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记录葎草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用于皮内试验的不良反应。结果将皮内试验结果≥"+"作为诊断界值,以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特异性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葎草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皮内试验灵敏度为88.08%,特异度为86.03%,阳性预测值为72.24%,阴性预测值为94.59%,准确度为86.63%;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可信区间为(0.896,0.943)。以Pharmacia Uni-CAP系统血清sIgE诊断结果作为相对金标准,将sIgE≥1级作为诊断界值,葎草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87.60%,特异度为56.86%,阳性预测值为83.27%,阴性预测值为65.17%,准确度为78.69%。葎草花粉血清sIgE阳性组中,血清sIgE水平与葎草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的阳性反应程度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69143。1043例受试者中,与葎草花粉变应原有关的局部不良反应为2.59%(27/1043);Ⅰ类全身不良反应仅1例,该患者同时合并蒿属花粉、圆柏花粉过敏。结论使用葎草花粉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可以有效、安全地诊断葎草花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