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06篇
综合类   245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3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Exactive-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对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UPLC-Q-Exactive-MS和UPLC-QQQ-MS/MS均采用Waters T3色谱柱(2.1 mm×50 mm, 1.8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分别进行梯度洗脱色谱分离,质谱分析均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采集。利用UPLC-Q-Exactive-MS从氯化钠诱导的白木香悬浮细胞样品中鉴定出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47个,其中简单苯乙基色酮及其苷22个、四羟基四氢苯乙基色酮10个、三元氧环四氢苯乙基色酮15个。通过UPLC-QQQ-MS/MS技术对氯化钠诱导处理后白木香悬浮细胞中25个苯乙基色酮进行了定量。通过2种液质联用技术快速、高效地对氯化钠诱导白木香悬浮细胞中苯乙基色酮类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为利用体外培养等生物技术制备沉香中主要的药效和香味物质苯乙基色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婴儿型脊肌萎缩症家系进行产前基因诊断.方法用PCR-酶切技术对一家系孕17 w的风险胎儿进行SMN基因外显子7缺失的检测.结果此风险胎儿无SMN基因外显子7缺失可继续妊娠.结论婴儿型脊肌萎缩症可通过产前基因诊断避免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13.
均匀设计法在药物制剂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介绍均匀设计法在药物制剂领域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方法:根据近十年国内资料进行汇总、综述。结果:均匀设计广泛用于中西药物制剂的研究中。结论:均匀设计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实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均匀设计研究紫草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根据处方中药材的理化性质 ,对紫云膏中紫草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紫草采用油提法提取 ,以左旋紫草素含量为考察指标 ,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通过均匀设计优选出紫草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  1 30~ 1 35℃油提取 1 3min,缩短了制备时间 ,可达到该制剂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某大专院校学生感染性腹泻病暴发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长春市某大专院校学生家长反映该学院有许多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怀疑生活饮用水有问题。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分析,确认是一起自备集中式供水污染引起的学生感染性腹泻暴发。  相似文献   
16.
微波与抗生素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向林  王阳 《江西医药》2004,39(1):27-28
我院自2002年2月到2003年5月采用BYK-50微波前列腺治疗仪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20例,均系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19~56岁,平均33.8岁,病史6个月~10年,平均14个月,有初发病例74例,复发病例46例,根据Mears和Stamay的前列腺炎分类方法,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5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5例,其中衣原体及(或)支原体性前列腺炎32例,前列腺痛20例。1.2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采用BYK-50微波前列腺治疗仪,患者取仰卧位,消毒外生殖器,尿道内灌入利多卡因凝胶作尿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腺癌(goblet cell adenocarcinomas,G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其生物学行为。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5—2018年诊断的7例GCA的临床资料,进行形态学观察,按照2019年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第5版重新分级,并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及电镜观察,随访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48~72岁,中位年龄58岁。1例为阑尾游离端出现局限性肿物,切面灰白实性,质地中等;其余6例阑尾弥漫增粗;镜下观察均可见低级别GCA,5例同时伴有高级别GCA,3例分级为1级,3例分级为2级及1例分级为3级。6例可见神经侵犯,1例可见脉管癌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嗜铬粒素A、突触素、CD56、广谱细胞角蛋白、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20、MLH1、MSH2、MSH6和PMS2均阳性,Ki-67阳性指数5%~50%,p53在高级别GCA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高于低级别GCA。随访14~46个月,6例患者生存,1例患者死亡。结论GCA为阑尾较少见的肿瘤,同时具有神经内分泌及腺上皮的分化,生物学行为从惰性到高度侵袭性均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不断升高,该病已成为全世界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RO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产、低出生体质量、高浓度吸氧是公认ROP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许多研究者还提出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儿并发症,输血、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本文就目前新提出的ROP危险因素和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RO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4例,将同意使用阿加曲班的患者38例为治疗组,不同意使用阿加曲班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及治疗期间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3例患者出现肉眼血尿,对照组有1例患者肉眼血尿,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花中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构效关系。方法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材料,通过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FRAP法、DPPH法和ABT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 从瑞香狼毒花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艾黄素(1)、槲皮素(2)、isoscutellarein-8-O-β-D-glucuronopyranoside(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紫云英苷(5)、hypolaetin-8-O-β-D-glucuronopyranoside(6)、kaempferol 3-O-β-D-glucopyranosyl-(1→2)-O-α-L-xylopyranoside(7)、rel-(3R,3''S,4R,4''S)-3,3'',4,4''-tetrahydro-6,6''-dimethoxy[3,3''-bi-2H-benzopyran]-4,4''-diol(8)、马台树脂醇(9)、乌拉尔醇(10)、环黄芪醇(11)、松脂醇(12)。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黄酮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均显示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结论 化合物13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10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黄酮类化合物C-3或C-8位连有糖链会降低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