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探讨AO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36例闭合复位经皮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4例,所有随访病例均未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髋、膝关节僵硬及内固定断裂、滑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结论:闭合复位经皮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实用、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2.
子宫珠蛋白相关蛋白1(UGRP-1)为子官珠蛋白//clara细胞分泌蛋白(UG/CCSP)超家族成员,分布于人类肺组织,为一同型二聚体蛋白,含91个氨基酸残基,人类UGRP-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5q31-34.UGRP-1与气道变态反应关系密切,在肺部表达可抑制变态炎症反应,在动物哮喘模型中其含量显著降低;最近研究发现UGRP-1为一肺生长因子,在肺发育全过程均发挥作用.本文就UGRP-1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肺部疾病,尤其是涉及气道变态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AO空心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分析36例闭合复位经皮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4例,所有随访病例均未出现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髋、膝关节僵硬及内固定断裂、滑动、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结论:闭合复位经皮AO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实用、固定牢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
乌头碱药酒用于治疗腰腿痛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相应地乌头碱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我院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乌头碱中毒患者17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5.
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TNF-α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将32只SD大鼠分为:①正常组8只,不缺氧处理;②单纯缺氧组,每只于缺氧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lml,每天缺氧8小时,共2周;③缺氧2周 TNF-α组:每天缺氧前腹腔注射TNF-α(0.26mg/kg);④缺氧2周 TNF-α L-Arg组:每天缺氧前腹腔注射TNF-α(0.26mg/kg)和L-Arg(100mg/kg)。缺氧完成后测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作肺病理切片、肺血管图像分析。结果单纯缺氧组和加入TNF-α组其肺动脉压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加入TNF-α L-Arg组(2.98±0.34kPa和3.68±0.45kPaVS2.05±0.13kPa和2.35±0.19kPa),且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单纯缺氧组和加入TNF-α组其肺小血管壁厚度和管壁面积均明显增加,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加入TNF-α L-Arg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缺氧组和加入TNF-α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TNF-α能增强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L-Arg能拮抗其作用。  相似文献   
26.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肺不张 2 16例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探讨纤支镜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为我院 1995 - 0 1~ 2 0 0 2 - 0 9的住院和门诊患者 ,其中男 174例 ,女 4 2例 ,年龄 2 1~ 6 9岁 ,平均年龄 5 3.5岁。病程 1~ 6个月不等 ,主要因咳嗽、咳痰、咯血、胸痛或胸闷气短就诊。纤支镜检查前 X线和 /或 CT诊断为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 193例 ,肺结核 6例 ,肺炎 4例 ,异物 2例 ,右肺中叶综合征11例 ,但均未获得病理学和细菌学依据。1.2 方法 采用日本 OL YMPUSBF- 2 0型纤维支气管镜经鼻腔插入支气管内 ,窥见病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普米克令舒在COPD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用烟熏加气管内灌注内毒素的方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给予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两周,观察1周、2周、4周组,普米克干预组及各对照组大鼠的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定量图像分析,以检测EGR-1、PDGF-BB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1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COPD的病理改变,各对照组病理结构基本正常。普米克干预组与干预对照组相比病理表现无明显改善。2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肺间质结缔组织、支气管壁及小血管壁内可见棕黄色颗粒状或细丝状的EGR-1、PDGF-BB蛋白阳性染色。模型1周、2周、4周组大鼠的支气管肺组织中EGR-1、PDGF-BB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与各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模型1周、2周、4周组大鼠的EGR-1、PDGF-BB的IOD值也有显著性差异。3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后EGR-1、PDGF-BB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4EGR-1和PDGF-BB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EGR-1、PDGF-BB可能参与COPD气道炎症进展。2EGR-1与PDGF-BB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二者的诱导表达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3COPD激素吸入两周可以降低EGR-1、PDGF-BB的表达水平,但并未引起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吸氧);试验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加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动脉血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基础情况、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室率(HR)、动脉血pH、PaO2、PaCO2和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4、24和48h后的pH、PaO2和SaO2上升更明显,PaCO2下降更明显(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9%和86.8%(P>0.05);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1.0±3.6)d和(15.0±4.3)d(P<0.01);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0.5%(P>0.05);治疗无效需要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者分别为3例(7.1%)和5例(13.2%)(P>0.05)。试验组有34例(81.0%)患者对无创通气有较好的依从性。结论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较仅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能更快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PaO2、SaO2和降低PaCO2;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对股骨头坏死介入患者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疼痛小组的建立以及疼痛知识的宣教普及,来观察其对患者疼痛的影响,并在疼痛管理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以便更好地进行疼痛管理。结果疼痛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患者的疼痛减轻明显,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结论疼痛管理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应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0.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是一个重要的反应蛋白,它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细胞当中(如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B细胞等)。它是一个“立即早期反应”蛋白,是因为它在受到一个广泛范围的刺激,从生长因子到物理损伤,之后被快速诱导和表达。而同时EGR1的转录又诱导多种多样的下游目的基因的表达[1]。当然EGR1作为一蛋白产物的表达又是由EGR1基因调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机制涉及较广,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形成的,包括:吸烟、感染、大气污染,过敏因素等引起气道慢性炎症,以及炎症性损伤和修复,造成气道和血管壁重塑的改变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