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136篇
药学   128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导尿管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32例,均经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确诊为环咽肌失弛缓,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仅行吞咽功能训练及电刺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以普通导尿管为扩张工具,对其进行环咽肌扩张治疗。于治疗前和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达6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经口进食人数、吞咽障碍程度(VFSS评分)和临床吞咽功能。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16例患者中恢复经口进食11例(68.75%),对照组16例患者中恢复经口进食仅4例(25.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FSS评分在口腔期、咽期、误吸以及总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VFSS评分仅口腔期和总分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FSS评分中的咽期、误吸程度、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吞咽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和电刺激联合环咽肌球囊扩张术可促进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及早经口进食,并改善其吞咽障碍程度,恢复其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32.
Gaslon N治疗胃溃疡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aslonN治疗胃溃疡多中心临床观察上海市GaslonN临床治疗协作组GaslonN是一种含马来酸Irsogladine的一种胃粘膜保护剂。日本应用经验有良好的促溃疡愈合作用。为了解GaslonN对胃溃疡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上海市8所市级医院按统一方...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早期与晚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1—2012-12在我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36例,随机分成2组,早期康复组(72例)和晚期康复组(64例),早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2~14d给予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病学体征不再进展后15~30d给予康复训练,2组康复训练方法相同,均采用神经生理疗法(Bobath法)和运动再学习法,疗程为30d,对比2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结果早期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FMA、MBI明显改善,早期康复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晚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均可促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恢复,但早期康复效果显著优于晚期康复。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艾附暖宫丸加味治疗气滞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58例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服用艾附暖宫丸加减,对照组29例服用当归片。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近期临床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9%。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艾附暖宫丸治疗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搜集2013年2月—2014年3月该院接收的妊娠糖尿病4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对照组22例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22例循证护理。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较大,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及剖宫产率,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解除宫颈癌放疗后放射性膀胱炎大出血致血块阻塞尿路。方法 经尿道膀胱镜下,利用24F电切镜置入膀胱镜内,配合采用球式灌注器,反复冲洗,挤压,吸出淤积于膀胱内的血块,使采路通畅。结果 8例患者,其中7例一次成功清除膀胱内积血,1例二次完成。术后配合膀胱冲洗、抗炎、止血及支持疗法,挽救了生命,达到了治愈的目的。结论 该方法治疗放射性膀胱炎急性大出血致血块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37.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氏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通过媒介白蛉(双翅目昆虫)叮咬传染的一种地方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贫血、消瘦、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和血浆球蛋白增加为主要特征[1].2004年2月~2007年11月我院共收治36例黑热病患儿,现将治疗期间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血清D-二聚体测定用于早期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寻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以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治入院的265例患者,分别对其进行血清D-二聚体测定和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对检查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65名疑似DVT的患者中,出现217例血清D-二聚体阳性,其中193例经超声确诊为DVT,48例D-二聚体阴性的患者均经彩超检查排除DVT。D-二聚体检测用于诊断DVT的敏感度为100%,特异性为65.75%,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94%和100%。全部265例疑似DVT者平均D-二聚体值为(1654.78±872.40)μg/L,彩超证实DVT组平均D-二聚体值为(2305.26±1237.65)μg/L,正常对照组平均D-二聚体值为(137.62±104.72)μg/L。疑似DVT组与彩超证实DVT组相比,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彩超证实DVT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二聚体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血清D-二聚体测定具有方便、经济、快捷、无创、可动态监测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9.
胃癌患者IL-2、LAK细胞的临床研究胡守友,王秀玲,陆汉明,李定国,车建途,蒋祖明,顾鹤定,李宣海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胃癌患者外周血IL-2、LAK活性检测及胃癌患者血清对正常人LAK活性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应用L...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章丘市小饭桌卫生现状,进一步加强监管,保障就餐学生的饮食安全。方法根据《山东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和等级公示管理规定》制定调查表,以现场检查和询问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章丘市小饭桌的人员管理状况良好、基础卫生设施设备基本齐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但在制度落实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结论小饭桌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需加强监督管理,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