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调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我院ICU各类感染性标本957份,常规方法分离细菌,采用全自动药品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对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ICU各类标本中共检出528株细菌,其中以G~-杆菌为主(398株),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40.95%),肺炎克雷伯菌(15.83%),铜绿假单胞菌(11.56%);另检出G~+球菌13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64.61%。G~-杆菌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6.63%和84.63%,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结论: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分布G~-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未显示耐药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其他心肌酶的变化.方法:在患者人院第1、3、5 d分别测定血BNP和其他各项心肌酶浓度,对照组选择健康青年,检测方法同百草枯组.结果: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BNP及其他心肌酶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除人院第1天LDH、L...  相似文献   
23.
目的通过机器学习筛选出慢性鼻窦炎相关的诊断基因,分析其与慢性鼻窦炎免疫微环境中炎性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数据库)中获得慢性鼻窦炎相关基因芯片,选取有效训练集,使用R软件的“limma”程序包进行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采用加权共表达分析进行相关基因筛选得到候选基因,通过3种算法得到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PLP1,采用ROC曲线评价PLP1在慢性鼻窦炎中的诊断价值,采用CIBERSORT算法分析慢性鼻窦炎的免疫微环境,对PLP1与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鼻窦炎样本和正常对照样本之间检测到184个相关基因,这些相关基因参与白细胞游走、免疫反应的细胞激活等生物学过程。通过3种算法对相关基因进行筛选,取交集最终得出PLP1为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PLP1基因在训练集(GSE23552)和验证集(GSE179265)均表现为下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LP1在训练集中的AUC为1.000,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950。PLP1基因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有相关性,PLP1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相关系数r=-0.7(P<0.001)。结论PLP1可作为慢性鼻窦炎相关诊断基因,其表达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M2巨噬细胞浸润情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4.
肿瘤的转移是及其复杂的过程,有不同的调节机制,其中包括肿瘤细胞通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破坏机体原有组织结构使其侵润或转移,MMP是肿瘤侵袭转移的关键。近年来在中药抑制MMP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是开发中药抗肿瘤转移的一个新兴领域。本文主要概述了单味中药、中药单体及复方中药通过抑制MMP抗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对高脂血症兔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检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只,基础饲料喂养;实验组45只,高脂饮食。各组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喂养至4周、8周和12周,超声测量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收缩期和舒张期血管内径,并行血脂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兔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8周达高峰,12周略有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8周开始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含量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1)。同一时相点上,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颈动脉血管内径、阻力指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收缩期峰值流速在12周,舒张期峰值流速在4周、8周,搏动指数在4周、12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舒张期内径差异无显著性(P>0.05),收缩期内径在4周和12周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流速、搏动指数在4周与12周,8周与12周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01);阻力指数在4周与8周、12周,8周与12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以动态观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其改变早于形态学改变,对早期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电针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大肠经经合穴“曲池”、下合穴“上巨虚”后对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诱导建立SD大鼠UC模型,曲池组与上巨虚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电针曲池穴和上巨虚穴,连续治疗10 d,第11天处死所有大鼠,肉眼观察大鼠结肠溃疡评分,提取结肠组织检测其NF-κB、HMGB1的表达。结果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大鼠结肠肉眼溃疡评分、结肠组织NF-κB、HMGB1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电针治疗后,上巨虚组降低溃疡评分(P〈0.01),曲池组、上巨虚组均能降低NF-κB、HMGB1在结肠中的表达(P〈0.01);与曲池组相比,上巨虚组溃疡评分及NF-κB、HMGB1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对UC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NF-κB、HMGB1等来实现的;电针上巨虚的治疗作用优于曲池,说明“上巨虚”存在相对特异性,部分证实“合治内府”中的“合”主要应指下合穴,其具体内涵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患者治疗的价值。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二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4.0%,对照组为84.0%,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5个条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鼻咽癌放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8.
硒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癌、抗氧化以及调节人体免疫等多种功效.纳米硒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硒形态,与其他形式的硒相比,其抗癌效果显著且毒性较小.纳米硒对癌细胞的选择性较高,而对正常细胞的选择性较低.其通常以被动靶向的方式进入癌细胞并发挥抗癌作用.以多糖、表面活性剂、生物大分子以及配体等对纳米硒进行表面修饰,可以提...  相似文献   
29.
小儿食哮是由饮食不当,上干于肺而引起的哮喘发病,以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伴有口气酸馊、脘胀腹满、唇红、苔厚、脉滑为特征.崔文成治疗小儿食哮攻其所得,以平胃消食、益肺化饮、平喘定哮为法,常用平胃化饮方.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顺铂等灌注和恩度治疗恶性胸腹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治疗组32例,胸/腹腔内灌注恩度和化疗药物DDP/5-FU,对照组30例,仅灌注化疗药物DDP/5-FU,均3次/周,连续4周为一疗程,休息4周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12例CR,16例PR,3例SD,1例PD,有效率为87.5%;对照组6例CR,13例PR,7例SD,4例PD,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铂等加恩度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有效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