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叶影  王德龙  龙惠珍 《新中医》2017,49(9):184-185
正龙惠珍教授为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门诊主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擅长内科杂病及疑难病的治疗。笔者有幸随龙教授临证抄方,观龙教授诊治反流性食管炎,常以甘酸养阴之法,用沙参麦冬汤灵活加减,疗效显著,现将龙教授经验介绍如下。1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属于胃反流性疾病(GRED)之一,系指多种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包括胃酸、胆汁等)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10年变化规律。方法入选研究对象共57例。Ⅰ组为20例不吸烟健康老年人;Ⅱ组为37例不吸烟2型糖尿病(DM)患者。肺功能按常规方法检查并进行10年随访。结果10年前、后肺功能值组内相比,DM组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改变均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4.90,3.38,5.33,4.49,4.75,P均<0.01),对照组10年前、后肺功能无明显改变。对照组与DM组比较,初始值VC(t=6.40),FVC(t=4.63),FEV1(t=5.97),PEF(t=3.55),MVV(t=5.49)及10年后测量值VC(t=7.05),FVC(t=5.63),FEV1(t=7.22),PEF(t=6.10),MVV(t=6.04)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DM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年改变值与不吸烟健康老年人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10年间DM组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明显下降(t=10.58,P<0.01),10年前后DM组的DLCO值均较正常值明显降低(t值分别为-12.69,-23.02,P<0.01)。结论老年2型DM患者肺功能随增龄而减退;老年2型DM患者较健康老年人,肺通气功能明显降低;老年2型DM患者与不吸烟健康老年人10年间年改变值统计学无明显差异。DM组的DLCO较正常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3.
头低位-6°卧床模拟失重对健康人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对健康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2名健康男性青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头低位-6°卧床96h模拟失重.对受试者在试验开始前即刻(坐位、平卧位).-6°卧位24、48、72、96h和试验结束即刻的脉搏(P),动脉血氧饱和度(SO2),肺容积指标[肺活量(VC)、补呼气量(ERV)、分钟通气量(MV)],肺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V25)、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V50)、用力吸气肺活量(FIVC)、用力吸气一秒量(FIV1)和最大通气量(MV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坐位变成平卧位、-6°卧位直至结束时.P与SO2均无明显变化.从坐位变成平卧位后,除MV以外的各项肺容积指标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明显降低,而从平卧位变为-6°卧位后,除FVC以外的各项肺容积和肺通气功能指标均有进一步降低.结论 模拟失重后健康人体的肺容积和通气功能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54.
用~(131)I-三甲基羟基—间碘—苯二胺(~(131)I-HlPDM)对肺大疱患者进行肺代谢显像研究目前尚未见报告。本文报告1例经病史、体检及胸片检查确诊为左下肺大疱,用~(131)I-HIPDM给患者进行肺代谢显像检查,探讨~(131)I-HlPDM在肺大疱患者代谢显像意义。患者,女,52岁。于40多年前开始咳、喘,并  相似文献   
55.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肺炎患者的检出率、耐药性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肺炎患者痰的检出率、耐药性及先福吡兰在治疗该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分析187例老年肺炎痰培养的222株细菌,62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药敏及18例次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应用先福吡兰治疗。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率占老年院内肺炎细菌检出的第五位。多数抗生素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钠、氨曲南、头孢呋新、亚胺培南、四环素、呋喃坦啶均为100%耐药,头孢噻肟钠耐药为95.92%;庆大霉素84.91%耐药;氧哌嗪青霉素76%耐药;丁胺卡那霉素74.58%耐药,头孢噻肟钠67.65%耐药;环丙沙星61.70%耐药;替卡西林60%耐药;替门汀60%耐药。用先福吡兰治疗18例次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有效率为66.67%,细菌清除率为77.78%。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占老年院内肺炎痰细菌检出的第五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抗生素耐药;先福吡兰治疗老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有效率为66.67%,细菌清除率为77.78%。  相似文献   
56.
目的:超声显微扫描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获得标本的声阻抗信息。介绍超声显微技术在松质骨生物力学测试中的应用。方法:本文以大鼠股骨头有机玻璃包埋标本作为测试件,通过超声显微镜扫描采集骨标本的灰度图并对其分析。结果:对灰度图的计算分析可以得出骨标本的声阻抗值。结论: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解释骨组织显微结构上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57.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虚弱性疲劳为主要表现慢性复杂性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不明,且缺乏有效的诊疗手段。针刺治疗CFS有效,且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作用机理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表明,针刺的作用靶点可能是多向性的,因此找出针刺的调控网络,并在网络中找到关键作用因子将为针刺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提供有力依据。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高通量的研究手段,能够从整体、网络水平上全面而动态地反映疾病的分子水平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差异蛋白表达有效地阐释针刺作用机制。因此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针刺治疗CFS的作用机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手段,不仅可以全面揭示CFS的在蛋白水平的变化趋势,找出潜在的诊断标志物,还能从网络水平探讨针刺对于CFS的调控机制,找出针刺的主要作用途径。该文旨在探讨蛋白质组学在针刺治疗CFS作用机制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CFS的诊疗以及针刺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有效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8.
王永志  董福慧  钟红刚  王德龙  王萱 《中国骨伤》2011,24(12):1020-1023
目的:探讨骨骼肌受压后肌张力的变化及肌组织内神经末梢形态学改变,观察小针刀针刺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薄肌70kPa受压2h模型,6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压迫组和针刀组。除空白组6只外,其余54只大鼠左侧设为压迫组,右侧设为针刀组,分别给予单独压迫,压迫后小针刀针刺处理。于处理后第1、2、3天每组随机处死9只。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在不同拉伸比率下观察股薄肌张力曲线变化情况,同时,对肌组织病理及神经末梢的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肌组织的张力在长时间临界压强下逐渐增加,压迫组股薄肌能量消耗比率与针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组织形态学发生相应病理改变,神经末梢形态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小针刀减张法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肌组织的张力增高,对整个肌组织材料持续集中的力学负荷起到了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 了解北京3家医院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栓塞(PE)的发生率和发病特点,为降低COPD患者合并PE的病死率和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3月20日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卫生部北京医院的住院病案数据库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按照ICD疾病代码调查住院患者46 700例,其中COPD患者4960例,住院COPD患者并发PE的发生率为0.8%,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患者发生PE的风险明显高于非COPD患者,OR 4.1,95%CI 2.4%~7.1%.不同性别COPD患者并发P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是导致PE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做好COPD的预防和治疗对PE的减少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60.
1563例住院患者保肝药的使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本院1 563例住院患者保肝药的使用调查和分析,探讨本院临床中保肝药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保肝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药房软件系统综合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09年4月1 563例住院患者保肝药的使用情况。结果:结核病研究所5个科室住院患者保肝药使用率为88.61%,其它29个临床科室使用率为22.93%,单一、二联、三联、四联及五联使用率分别为58.07%、28.15%、9.06%、4.33%及0.39%。用药频度列前5位的药品是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肝水解肽注射液、注射用硫普罗宁、注射用肝水解肽、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的药品有6种,占保肝药调查品种的28.60%。结论:我院保肝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