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高兴华  江萍 《内科》2010,5(3):316-318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肺癌在人群死亡原因中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位。因此,早期发现、诊断肺癌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当影像学检查还没有出现阳性结果时,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已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2.
方建华  杨红萍  许亮  江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7):66-67,F0003
目的评价超声显像定位引导浅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拟实施浅静脉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直视穿刺置管)和超声组(采用超声定位引导术,在超声显像实时引导下进行穿刺置管)。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59例,占98.3%,二次穿刺成功1例,占1.7%,总体成功率达100%。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38例,占63.3%,二次穿刺成功17例,占28.4%,失败5例,占8.3%,总体成功率达91.7%。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二次穿刺成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组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行浅静脉PICC置管简便、安全、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缩短穿刺时间,尤其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陈春娥  黄雁虹  贺佩兰  江萍  杨静 《中外医疗》2010,29(27):135-137
目的探讨改善社区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的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的实施和有效性。方法将社区儿保门诊确诊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93例0~36个月社区散居婴幼儿分为实验组(62例)和对照组(31例),并对2组婴幼儿家长进行喂养现状调查,对照组接受儿保门诊体弱儿常规保健和其家长参加家长学校的群体性营养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针对家长喂养现状中的存在问题及误区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结果干预1~3、4~6、7~9个月后,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改善总有效率为:实验组分别是66.13%、87.10%、90.32%,对照组分别是38.71%、58.06%和74.19%,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社区营养不良婴幼儿家长实施个体化的营养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家长的KAP现状和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从而进一步提高婴幼儿的身体和智力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的可行性。方法: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的条件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14例舌根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并进行随访。结果:14例患者囊肿均完全切除,其中12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一次性治疗,2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了第2次手术。手术时间5~10min,术中出血1~5ml。术毕常规拔除气管导管,无气管切开患者。咽部异物感VAS评分由术前的83.1±11.2降至术后10.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无明显咽痛、出血或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语音和舌根运动功能不受影响。随访7个月~3年,仅1例术后半年复发,治愈率为92.9%(13/14)。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5.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由于平时膝关节负重最大,活动最多,其关节炎发病率最高.国外最新资料统计表明,75岁以上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 hrits,KOA)发病率为80%[1].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KOA发病率亦随之上升[2].2006 - 03-2010 - 06,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KOA55例,并与西医治疗5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6.
为了解椒江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后,碘缺乏病病情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情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评价和科学补碘提供依据。2010年3月开展了碘缺乏病病情和居民食用盐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CEE)的原因及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04至2008年在我院行LASE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1911例(3814眼),年龄18~45岁,平均(25.4±6.7)岁.术前球镜屈光度为-0.75~14.00 DS,柱镜屈光度为0~5.50 DC,最佳矫正视力〉1.0.激光切削采用大光斑平面式扫描或小光斑飞点扫描.术后观察CEE情况,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相关原因并给予对应治疗.随访1年,分别于术后第15、第30、第60、第180、第360天时随访检查,复查患者的远、近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进行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和主、客观验光及角膜地形图检查.为客观分析CEE的发生情况,我们按手术先后时间分为5个时间段,并按屈光度高低进行分组分析.对CEE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LASEK术后有75眼(1.97%)出现不同程度的CEE.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为(32.7±7.8)岁.CEE分级:术后第1天,1级56眼,2级17眼,3级2眼.各个时期均有CEE的发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及设备的更新,CEE发生率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但没有消失.CEE在所有屈光度组均有发生,CEE的发生率随着屈光度的增加有增高趋势,轻、中度组低于高度、超高度组,但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89,P=0.83533).通过短期激素冲击和加强预防感染治疗,55眼术后3 d内水肿消退,18眼术后1周内水肿消退,2眼术后2周内水肿消退.术后视力恢复情况:1个月内视力恢复延迟,半年后趋于稳定.结论 LASEK治疗近视眼术后有CEE的出现.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手术操作、激光设备、患者年龄和角膜内皮功能等都是可能的因素.通过及时的激素短期冲击和预防感染治疗,角膜可以完全恢复.LASEK手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初步探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或转移胸壁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2年间23例复发或转移胸壁恶性肿瘤患者接受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资料。术前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行三维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术后即刻CT扫描剂量验证。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为100~160 Gy (中位数130 Gy),125I粒子活度为(1.85~2.89)×107 Bq (中位数2.63×107 Bq)。植入粒子8~269颗(中位数53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
结果 随访率100%,随访时间满3、5年者分别为11、8例。23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62%、62%,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61%、45%、45%,总生存率分别为58%、58%、39%。疗后1例患者出现轻中度臂丛神经损伤,6例出现1、2级皮肤损伤。
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或转移胸壁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和效果分析.方法: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结合临床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举办培训班,掌握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知识;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树立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加替代性经验;取得社会支持;组织心理学知识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等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结果: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护士的自信,更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潜能,且促进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0.
江萍 《大家健康》2016,(3):199-200
目的:针对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3月这一期间本科室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行优质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针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使护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使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