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0.2%氟尿嘧啶热溶液外泡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杰  谢国璀  梁晓红  任海燕 《护理研究》2008,22(30):2781-2781
跖疣系发于足底的寻常疣,为临床常见皮肤疾患.皮损为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自觉疼痛,好发于足底着力部位[1],多见于青壮年.  相似文献   
102.
103.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corticosteroid addictive dermatitis,CSAD)是由不适当地长期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局部逐渐出现表皮萎缩变薄、毛细血管扩张;一旦停用外用激素则出现皮肤潮红、丘疹、脱屑、痤疮样及酒渣鼻样皮疹等,伴灼痛、瘙痒、干燥、紧绷感,  相似文献   
104.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由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严重大疱性皮肤病,其特征为正常的皮肤黏膜或红斑上出现难以愈合的松弛性大疱,若不及时治疗,皮损可逐渐增多泛至全身,机体日益衰弱,可因继发感染而导致死亡,此病可发生任何年龄,但以老年患者居多。现将本院抗衰老科收治的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由于妊娠末期孕妇的大脑对皮层下中枢的控制减弱 ,外界刺激如精神过度紧张、睡眠少、焦虑等均可加重两者之间的平衡失调 ,影响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 ,因此临产前对孕妇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 ,可预防因精神因素所致的宫缩乏力 ,使分娩顺利进行。由于产妇生活习惯、文化程度、职业各有不同 ,因此心理反应也各有不同。1 恐惧心理临产前孕妇由于对分娩这一巨大生理变化的适应缺乏心理上的充分准备 ,不能耐受分娩的阵痛 ,怕待产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检查 ,而要求尽早行剖腹产来结束分娩。因此护士要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 ,给产妇讲解自然分娩的好处 ,主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构建细菌内同源重组型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调控区c myc结合位点的反义RNA腺病毒重组体。方法 :PCR扩增hTERT启动子调控区c myc结合位点 370bp的DNA片段 ,与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 CMV连接 ,以抗生素平板筛选连接阳性的克隆 ,PCR鉴定方向 ,构建反向插入的hTERT c myc反义RNA腺病毒穿梭载体pShuttle ashmyc ,将PmeⅠ线性化的 pShuttle ashmyc与包装质粒 pAdEasy 1共转染受体菌BJ5 183进行同源重组。用含有卡那霉素的LB平板筛选同源重组阳性的克隆 ,酶切鉴定后 ,以PacⅠ酶切线性化 ,转染包装细胞 2 93,以软琼脂平板上的空斑数量计算重组腺病毒的滴度。结果 :成功构建了端粒酶催化亚单位调控区c myc结合位点的反义RNA重组腺病毒 pAd ashmyc,滴度为1 2× 10 9efu/ml。结论 :hTERT调控区c myc结合位点的反义腺病毒载体的成功构建 ,为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随着整体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医院规模扩大,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状况日渐突出,如何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患纠纷是值得研究的。结合本专科特点,根据工作量不同,病人需要不同,季节不同,实行弹性排班,在不同时段增设护士班次,缓解了病人治疗高峰期,坐等时间延长的矛盾,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8.
带状疱疹6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55岁,平均35岁),用甲氰咪胍06~10g/d,分3~4次口服,利巴韦林10~15mg/kg·d,分2次肌注,六神丸研成末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涂搽,2~3次/d。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20~53岁,平均37岁),用病毒灵02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维生素B12注射液250μg日1次肌注,1%龙胆紫日1次涂搽。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培菲康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确诊病例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培菲康服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菲康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白介素10(IL-10)与湖南省衡阳地区汉族人群白癜风发病的相关性及与病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白癜风患者60例和4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肘静脉血4 mL,取血浆,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sICAM-1及IL-10的浓度。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浆中sICAM-1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浆sICAM-1的浓度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P〈0.01);白癜风患者血浆中IL-10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浆中IL-10的浓度明显低于稳定期患者(P〈0.01);白癜风患者组血浆中的sICAM-1与IL-10的浓度呈负相关(r=-0.37,P=0.042),且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浆中sICAM-1上升的浓度与IL-10下降的浓度有明显负相关关系(r=-0.82,P=0.001)。结论白癜风患者血浆中sICAM-1和IL-10表达异常,病情活动时,sICAM-1与IL-10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