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周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以了解短期辛伐他汀治疗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辛伐他汀及任何调脂药物,30例)和辛伐他汀组(20 n.g/d,15例)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VEGF、VCAM-1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VEGF和VCAM-1水平分别降低29.7%和21.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浓度均有显著下降(P<0.01),但两组间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LDL-C浓度显著下降21.0%(P<0.01).辛伐他汀组VEGF的下降百分数与VCAM-1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有相关性(r=0.25,P<0.05),与TC(r=0.12,P=0.33)、低密度脂蛋白(LDL-C)(r=0.08,P=0.52)的下降百分数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予以2周辛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具有一定的增加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陆铭  梁春  任雨笙  潘晓明  樊民  杨靖  吴宗贵 《重庆医学》2013,(24):2904-2907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AMI置入IABP患者共73例,评价其院内死亡及1年死亡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73例应用IABP患者中,院内死亡21例(28.8%),1年死亡27例(37%),在院及1年死亡患者的年龄更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血流分级TIMI(0和1级)低血流患者比例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低LVEF及PCI术后的TIMI低血流为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ABP可应用于AMI的多数危险状况,高龄、低LVEF,PCI术后的TIMI低血流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选择2005年1月—2011年1月急性冠脉综合征并植入IABP患者76例,分为女性组(24例)和男性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临床情况,分析其在院期间及随访1年的预后。结果与男性组相比,女性组年龄明显增大,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增多,吸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6例应用IABP患者中,在院死亡率28.9%(22/76),随访1年死亡率38.2%(29/76)。女性组与男性组在院死亡率(41.7%和23.1%)和随访1年死亡率(45.8%和34.6%)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女性组院内及随访1年生存率与男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P=0.192)。院内死亡和存活患者的年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流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死亡和存活患者以上指标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EF、PCI后的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院内和随访1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合IABP治疗的ACS患者院内及随访1年的预后良好。应用IABP的女性ACS患者年龄大,伴发疾病多,但院内、1年死亡率间无明显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34.
为快速、有效地自动检测免散瞳眼底图像中的微动脉瘤,构建基于免散瞳眼底图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自动筛查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而高效的微动脉瘤自动检测算法。在对免散瞳眼底图像G通道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形态学分割提取硬性渗出和血管;并通过将二者从扩展极小值变换后的二值图像中去除而获得微动脉瘤候选区域;进而根据尺寸信息获取真正的微动脉瘤。利用该算法对两组不同质量免散瞳眼底图像进行微动脉瘤自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图像检测结果精度均较高,相应指标间的相对误差均低于4%,且处理效率高(平均一幅图像的处理时间为9.7 s)。该算法能够高效地自动检测出免散瞳眼底图像中的微动脉瘤,且算法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前发现,即使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仍然有残余风险。因此人们开始关注进一步的干预措施,其中包括治疗靶标从危险因素向斑块的转变;以及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致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谱其他成员的全面达标;炎症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结合用于分型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6.
肥胖是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代谢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癌症、关节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心理障碍等.然而近年的一些研究,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队列研究,却发现"肥胖悖论"的存在,即相对于体重过轻和正常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超重和肥胖患者的临床预后反而要好."肥胖悖论"究竟是科学,还是假象?如何看待此现象,它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新的思考呢?  相似文献   
37.
你好,老师     
老师,多么亲切的一个词语,多么令人怀念的一个称呼. 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由的想起了我的启蒙老师,张老师,他是一名幼儿园老师,瘦高的个子,戴着一副小眼镜,留着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像告诉我们,要听话,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38.
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接受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 4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临床诊断将有明显冠状动脉疾病的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和稳定劳力心绞痛两组 ,而以冠状动脉正常的为对照组 ;体外分离单核细胞 ,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核细胞膜表面CD1 1b、CD49d和CD54表达 ,并应用放射免疫及ELISA法检测其分泌TNF α ,IL 8的情况。结果 不稳定心绞痛及稳定劳力心绞痛两组单核细胞膜表面CD1 1b ,CD49d和CD54表达及TNF α ,IL 8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其中不稳定心绞痛组又高于稳定劳力心绞痛组 (P <0 .0 5)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与单核细胞膜表面CD1 1b、CD49d和CD54表达及TNF α,IL 8的分泌无明显相关。结论 冠心病患者循环血存在单核细胞激活现象 ,其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无关 ,提示循环血单核细胞的激活在不稳定心绞痛病理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儿童眼外伤的发病因素及特征、诊疗方法.方法:对近五年我科收治的儿童眼外伤282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儿童眼外伤占同期眼科住院患者的7.58%,占同期眼科儿童患者的40.75%,占同期眼外伤患者的23.78%,治疗后视力〈0.05占21.47%.结论:儿童眼外伤发病率高,检查治疗困难,并发症后遗症多,及时正确处理,积极预防儿童眼外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0.
丹参多酚酸盐对ApoE-/-小鼠血清IL-6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丹参多酚酸盐(salvianolate)对C57BIM6J ApoE-/-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_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以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给4周龄雄性C57BIM6J ApoE-/-小鼠喂食高脂饮食,腹腔注射丹参多酚酸盐,随机将其分为模型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60mg/kg)组、中剂量(120mg/kg)组、高剂量(240mg/kg)组,每组6只,共24只;正常对照组(即C57BIM6J野生型小鼠)5只。24周末时处死各组小鼠,留取血清,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分析各组小鼠血清IL-6水平。结果:24周末,随丹参多酚酸盐剂量的增加,ApoE-/-小鼠血清浓度逐渐降低,丹参多酚酸盐各浓度组血清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丹参多酚酸盐120mg/kg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60mg/kg组(P〈0.05);丹参多酚酸盐240mg/kg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120mg/kg组和60mg/kg组(P〈0.05),丹参多酚酸盐240mg/kg组IL-6浓度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各剂量组均能够降低ApoE-/-小鼠血清IL-6水平,随剂量增加,减低越明显,说明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