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是决定病人手术成败和预后的关键。文献报道,超声内镜(EUS)对PNETs的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已成为术前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2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与转归, 并与1型AIP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符合AIP国际共识诊断标准的2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 同时选取198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194例确诊为1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诊疗过程、随访结果。结果共纳入25例2型AIP患者, 其中16例(64.0%)为病理确诊(13例经EUS-FNA, 2例经手术, 1例经介入穿刺), 9例(36.0%)为疑诊。发病年龄平均40岁。23例(92.0%)患者腹痛并伴不同程度的消瘦, 其中3例以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 2例因胰腺肿物行外科手术后确诊。18例合并炎症性肠病, 包括16例溃疡性结肠炎, 1例克罗恩病, 1例未定型结肠炎。所有患者均有典型影像学表现, 包括13例(52.0%)胰腺弥漫肿大, 12例(48.0%)胰腺局灶或多灶性病变, 其中5例同时合并胰腺局灶肿物及弥漫肿大。所有患者血清IgG4水平正常, 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率35.3%(6/17), 抗核抗体阳性率29.2%(7/24)。2例...  相似文献   
23.
未确定型结肠炎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未确定型结肠炎(indeterminate colitis,IC)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加深对该型结肠炎的认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住院病历中符合炎症性肠病的217例患者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未确定型结肠炎22例(10.2%),首发症状为腹泻54.5%,血便54.5%,腹痛31.8%,发热27.3%,有肠外表现59.1%,全结肠病变63.6%,回肠病变36.4%,节段型22.7%,直肠赦免50%,使用免疫抑制剂18.2%,手术31.8%。克罗恩病共60例,首发症状为腹痛76.7%,腹泻33.3%,发热25.0%,血便8.3%,有肠外表现38.3%,全结肠病变18.3%,节段型81.7%,回肠病变58.3%,使用免疫抑制剂11.7%,手术88.3%。溃疡性结肠炎135例,首发症状为脓血便78.5%,腹泻54.8%,腹痛29.6%,发热3.7%,有肠外表现18.5%,全结肠病变56.3%,节段型2.2%,回肠病变3.7%,使用免疫抑制剂的12.6%,手术6.7%。结论与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相比较,未确定型结肠炎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病变。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胰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18例胰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确诊肾透明细胞癌的平均年龄为51.4岁。其中左肾8例(44.4%),右肾10例(55.6%);同时性转移3例,异时性转移15例,从确诊肾透明细胞癌到发现胰腺转移的中位发生转移的时间为156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恶心、乏力、体重下降等。其中胰腺单病灶患者7例(38.9%),多病灶患者11例(66.1%),9例患者(50.0%)除胰腺外还同时存在其他部位转移。5例患者行胰腺转移灶切除,15例患者服用靶向药物治疗。随访时间1~36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71.7个月,死亡5例,生存13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22个月,5年生存率为81.4%。是否为同时性转移、是否为10年后复发、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模型预后评分以及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联合数据库评分是影响胰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胰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罕见,但预后较好,尤其是10年后复发转移至胰腺的患者,行手术切除胰腺转移灶未发现明显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超声内镜(EUS)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意义,应用EUS对36例胃癌进行术前分期,同时对19例胃癌术前内镜活检组织进行EGFR分析,与手术及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来探讨他们在胃癌术前分期与预后判断中的作用。EUS对T分期判断的准确率为81%,N分期准确率为72%。肿瘤侵及周围组织者其癌组织的EGFR含量明显高于肿瘤局限于胃壁内者(P<0.01);而淋巴结转移者组织EGFR含量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EUS对淋巴结判断假阳性者组织EGFR含量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近,而EUS判断假阴性者组织的EGFR含量与淋巴结转移者相近。说明EUS及EGFR分析的应用都有利于胃癌术前分期与预后的判断,两者结合可能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6.
超声微探头在结直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结肠癌患者的超声微探头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超声微探头检查显示:结肠癌T1期7例;T2期5例,T3期17例,T4期5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肿瘤的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0.0%(24/30),N分期准确率为73.3%(22/30),其中6例癌性狭窄患者T分期准确率为83.3%(5/6),N分期准确性率66.7%(4/6),8例患者根据术前超声微探头检查结果修订的治疗方案最终证实是合理的。结论在结肠镜操作过程中一次完成的微探头超声检查提高了结直肠癌和癌性狭窄病变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在结直肠癌治疗方案制订中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7.
背景:准确的定位诊断是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患者手术成败的关键。内镜超声(EUS)可在近距离内对胃肠壁、胰腺及其毗邻结构行超声检查。目的:评价EUS在非胰岛素瘤GEP-NETs定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996年6月~2007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非胰岛素瘤GEP-NET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EUS表现.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1例非胰岛素瘤GEP-NETs患者,检出原发病灶16个,EUS的敏感性为75.0%(12/16)。如剔除一例因有胃大部切除史而干扰检查者,EUS的敏感性可达90.9%(10/11)。腹部CT平扫+增强、腹部B超、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和血管造影的敏感性分别为56.2%(9/16)、37.5%(6,16)、66.7%(8/12)和57.1%(4/7)。EUS显示的12个病灶中,低回声者8个(66.7%),回声不均匀者7个(58.3%),边界清晰者11个(91.7%)。EUS显示的最小病灶直径为0.5cm。结论:EUS对非胰岛素瘤GEP-NETs的定位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优于腹部CT、腹部B超、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等传统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霉菌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提高对霉菌性食管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胃镜检查诊断的38例霉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4.0±1.5)岁;男性26例,女性12例。29例(76.3%)患者有至少一种危险因素。7例合并口腔念珠菌病。仅10例患者表现出霉菌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按Kodsi等的内镜下分级,Ⅰ级6例、Ⅱ级29例、Ⅲ级1例、Ⅳ级2例。多数患者接受了系统性抗真菌治疗,但有1例患者未经治疗复查胃镜自愈。结论霉菌性食管炎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需要依据胃镜检查并组织病理和病原学检查;推荐给予全身性抗真菌治疗,首选氟康唑。然而,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无症状和内镜下病变轻微的患者,是否需要系统性抗真菌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窄带光成像(NBI)肠镜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不同黏膜血管形态(MVP)分型对UC患者肠上皮增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且接受NBI肠镜检查的42例UC患者,采集所有患者普通白光和NBI模式下119个结直肠病变的图像,并至少取1块病变组织用于病理学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内镜图像随机分配至1位内镜医师(副主任医师),对肠黏膜组织的MVP分型和梅奥内镜评分(MES)做出判断。采用结肠炎组织学评分标准对肠黏膜炎症程度进行0~4级评分,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分析判断黏膜上皮Ki-67表达分布和表达程度。采用Student-Newman-Keuls(SNK)-q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C患者的NBI肠镜下MVP分为清晰型、模糊型和消失型,根据黏膜表面腺管形态,消失型又分为隐窝开口亚型和绒毛亚型。NBI模式下MVP分型与普通白光模式下MES标准呈正相关(r=0.80,P<0.001)。MVP模糊型、消失型、消失型隐窝开口亚型、消失型绒毛亚型病变的Ki-67染色指数均高于MVP清晰型病变(30.3±12.8、45.9±12.5、45.5±12.1、46.3±13.1比15.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MVP消失型、消失型隐窝开口亚型、消失型绒毛亚型病变的Ki-67染色指数均高于MVP模糊型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NBI肠镜下不同MVP分型与Ki-67表达分布呈正相关(r=0.49,P<0.001)。组织学炎症程度为2、3、4级的Ki-67染色指数高于1级(28.8±10.9、40.2±11.6、49.5±10.3比17.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组织学炎症程度为3、4级的Ki-67染色指数高于2级,组织学炎症程度为4级的Ki-67染色指数高于3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NK-q检验,均P<0.001)。Ki-67表达分布与组织学炎症程度呈正相关(r=0.56,P<0.001)。结论NBI肠镜下MVP分型可间接预测UC患者肠上皮增殖活性,肠上皮增殖活性可能与黏膜炎症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对早期胃癌诊治培训模式建立和教学效果的评估,探讨消化专科医师专题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 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月参加北京协和医院早期胃癌培训班的共3期48名学员,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形式,对6种不同培训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主观和客观评估。结果 通过早期胃癌培训班学习,学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意识(100.0%,48/48)、基础理论水平(97.9%,47/48)、内镜下识别能力(95.8%,46/48)和内镜操作技术(87.5%,42/48)均有了明显提高。效果较好的培训模式包括内镜图片识别培训、理论知识讲座、临床病例讨论和手把手操作培训。学员培训后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为(79.38±8.10)分,较培训前的(48.33±9.96)分显著提高(t=-21.176,P<0.001),培训后的图片识别测试成绩为(81.50±8.32)分,也较培训前的(49.58±13.48)分显著提高(t=-15.408,P<0.001)。结论 包含多种培训方法的早期胃癌系统培训模式效果显著,应在消化专科医师的专题继续教育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