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 建立水基质溶液中尿囊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观测6种治疗痛风常用中药对尿酸盐体外溶解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定量分析9组溶液中尿酸盐溶解后产生的尿囊素含量:实验组溶剂为6种治疗痛风常用中药的超声水提取溶液,对照组溶剂为超纯水、5%碳酸氢钠溶液和尿酸酶溶液。结果 尿囊素的色谱在1.40 min出峰,在0.1-1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36%(n = 6),RSD为2.33%。尿囊素浓度与溶液pH值无线性相关;溶解时间24 h,土茯苓、黄柏和海金沙组尿囊素浓度与超纯水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溶解时间24 h,山慈菇、苍术和大黄组尿囊素浓度均高于超纯水组(P < 0.05);溶解时间24 h,山慈菇组尿囊素浓度高于5%碳酸氢钠组(P < 0.05);尿酸酶组的尿囊素浓度在1 h和24 h溶解时间内均为9组中最高(P < 0.05)。通过尿酸盐溶液中分解产生的尿囊素含量估算尿酸盐的溶解度(1 h,24 h),以1h超纯水组的溶解度为100%:超纯水组(100%,121%),山慈菇组(279%,463%),土茯苓组(69%,172%),海金沙组(21%,97%),苍术组(105%,400%),大黄组(146%,311%),黄柏组(65%,74%),尿酸酶组(8247%,12454%)和5%碳酸氢钠组(63%,285%)。结论 本方法可灵敏、准确地测定尿酸盐在水基质中药溶液中溶解后产生的尿囊素含量。山慈菇、苍术和大黄对尿酸盐的体外溶解度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未能达到临床溶解痛风石的要求。土茯苓、黄柏和海金沙对MSU的溶解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冠心病的穴位敏化现象及规律,以期为临床诊治和未来研究提供一定思路。方法 电子检索(包括中文数据库CNKI、CBM、WanFang Database、VIP和英文数据库PubMed)结合手工检索,收集冠心病穴位敏化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方法整理、总结冠心病的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69篇,冠心病涉及的穴位敏化现象包括热敏、力敏、光敏、形敏、电敏、痛敏及少量的其它敏化形式,穴位敏化的检测手段丰富,不同敏化现象常相伴出现,其中以力敏和形敏同时出现的概率最高;冠心病常见敏化穴为内关、心俞、神门、膻中等,其中内关的敏化表现形式最为丰富,并常与膻中同时出现敏化现象;阴经的敏化发生率明显多于阳经;敏化现象多集中在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少阴心经;敏化部位多集中在上肢部、胸部和背部;敏化穴位多为特定穴,其中又以络穴发生敏化现象的频次最高。结论 冠心病存在明显的穴位敏化现象,其敏化表现形式正在不断被丰富,多种敏化现象常相伴出现;敏化现象涉及的穴位、经脉及部位较为广泛,其中的高频敏化穴区部位与目前临床治疗所选穴区部位基本一致。未来应进一步明确穴位敏化动态变化规律及建立敏化标准,以期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对产后膀胱功能、盆底肌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仅给予产后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三阴交穴位按摩。对比两组盆底肌力指标、盆底肌功能、尿失禁发生率、尿垫试验阳性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阴道静息肌电值、阴道收缩肌电值与阴道收缩持续时间等盆底肌力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Oxford盆底肌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及尿垫试验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两组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其余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采取三阴交穴位按摩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盆底肌功能、膀胱功能恢复,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4.
杨晗  马毓梅  夏娜 《肿瘤学杂志》2015,21(11):880-884
摘 要:[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Ⅲ期和Ⅳ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49例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为33.00%,中位生存时间为47.0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术后残留灶、阑尾转移、淋巴结转移、化疗周期是影响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FIGO分期和术后化疗周期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晚期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在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配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技术对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方案制定和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例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术前行CT血管造影(CTA)后进行主动脉三维重建,在3D打印机进行3D打印成形主动脉形态。结合CTA结果和3D打印模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结果患者包括胸主动脉瘤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3例,腹主动脉瘤1例,均在术前完成主动脉病变段3D模型打印,根据结果辅助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全部取得技术成功。结论 3D打印辅助覆膜支架修复术能使复杂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直观化、简单化、精准化,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6.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系统评价方法学及结局指标质量。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OvidSP)、Embase(OvidSP)和CBM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系统评价。分别使用AMSTAR 2量表和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系统评价12篇,其方法学质量均为极低。GRADE分级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均优于西药,但其证据质量大多偏低。结论:目前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及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均较低,其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规范,未来可在研究设计时适当结合中医特色,以期获得更为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67.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退行性疾病,包括65 岁以前出现的早老性痴呆及65 岁以后出现的老年性痴呆[1].AD 病变复杂,现代医学尚未找到一种疗效显著的方法.中医学在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性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在挖掘中医药传统优势的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对其进展的研究,探寻一种确切有效的防治方法,改善和提高AD 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最大程度降低痴呆及其相关疾病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面瘫的系统评价方法学、报告质量及结局指标质量。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OvidS P)、Embase (OvidS P)和CNKI等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面瘫的系统评价。分别使用AMSTAR 2量表、PRISMA声明和GRADE系统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结局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系统评价9篇,其方法学质量为低至极低;文献报告质量得分集中在中等质量分数; GRADE分级结果显示,针灸治疗面瘫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均优于西药,但其证据质量大多偏低。结论:目前针灸治疗面瘫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文献报告质量及结局指标可靠程度均较低,其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规范,未来可在研究设计时适当结合中医特色,以期获得更为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选取古今重要医籍及科研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归纳古今医家对穴位形态敏化的认识和理解。方法通过查阅秦汉时期至近现代时期涉及形状敏化的古医籍,并检索当今相关中文数据库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对古今文字记载有关穴位敏化-形敏现象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分析。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临床运用及科研状况。结果共筛选出24本著作52章共计88条与形敏相关的古代文献,52篇现代著作及论文。通过整理形敏化现象,发现:古代文献敏化以色泽改变为主;现代文献以色泽改变、斑疹形态改变为主。古代文献中以全身经络为主要研究内容;现代文献则局限于耳部及其耳穴为主。古代文献以理论阐述为主,尤以《黄帝内经》中最多,占古代文献纳入量的66.95%;现代文献中以临床疾病研究为主,占总文献的82.69%。结论古今医家研究脏腑病变所反映在体表形态变化的方式差异较大,但在临床疾病诊断结果上相似,均以色泽、形态反应病变寒热虚实,并且以耳的颜色、大小及质地反映肾脏状况频次较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提高大剂量苄星青霉素一次性注射成功率及减轻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将400例需肌内注射大剂量苄星青霉素的门诊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溶媒为0.9%氯化钠溶液5mL)和改良方法(溶媒为利多卡因注射液5mL)分侧注射,就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患者疼痛感及硬结产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改良注射法组一次性注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x^2=37.88,P〈0.05),注射的疼痛程度、硬结数明显低于传统组(x^2=4.89,P〈0.05,x^2=7.81,P〈0.05)。结论改良法注射效果优于传统法,且可减少硬结产生;大剂量苄星青霉素分侧注射法,可达到其他方法注射普通剂量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