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分析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方法:回顾2017年5月30日前有关骶髂关节半脱位的中文文献,对文献中骶髂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及影像学诊断标准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28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167篇有影像学诊断标准,骨盆X线正位片和斜位片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双侧髂嵴不等高、骶髂关节密度增高或粗糙和骶髂关节间隙模糊是报道最多的几种影像学依据,文献中的骶髂关节间隙变化和髂嵴高度异常标准不统一。结论:骶髂关节半脱位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混乱,关节间隙和髂嵴高度差异等可能的依据也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以上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骨架是医学必需的实验教学材料,但该资源匮乏。目前,骨骼制作方法的文献较少~([1-3])。人体足骨包括距骨、跟骨、舟骨、骰骨、楔骨、跖骨和趾骨,其形态结构及连接方式较手骨复杂,故足骨串制较为困难。传统的串骨方法中,足骨串制定位不准确,不能很好展示骨架的原有结构,并造成骨架的易损耗~([4])。为此,笔者在传统足骨串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新方法操作简单并保持足骨原有结构形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梁力伟  廖立青 《解剖学报》2021,52(4):618-620
目的 对腓骨肌滑车大小进行测量及分型,并分析其与跟骨的相关性.方法 在824例跟骨标本中,测量腓骨肌滑车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按照扁平型、凸起型、凹型、隧道型4种形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腓骨肌滑车出现概率为62.5%,其平均长、宽、高分别为(11.5±3.32)(2.56~23.14)mm、(6.27±2.20)(1....  相似文献   
4.
廖立青  陈尘  武凯  李义凯 《解剖学报》2020,51(4):566-569
目的 探讨载距内侧面的安全置钉区域。方法 在589例成人干燥跟骨骨性标本中,仔细观察载距突的解剖学特点,测量相关的解剖学参数。结果 B型关节面最多见,占77.92%,A型关节面次之,占21.73%;载距突内侧面存在两个骨性突起,中距关节面后端尖部和长屈肌腱沟内侧缘前端;载距突内侧面四边形的边长:前边、后边、上边、下边和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8.07±1.33) (3.88~12.31) mm、(10.27±1.57) (5.62~15.91) mm、(14.99±2.33) (5.86~21.87) mm、(15.43±2.16) (9.82~22.70) mm和(15.83±2.94) (3.83~26.59) mm;中距关节面长度为(18.97±2.85)(9.90~25.41) mm 。结论 载距突内侧面的四边形可以作为置钉的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寰椎椎动脉沟的形态结构,为寰椎相关疾患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成年干燥寰椎标本上,对椎动脉沟和椎动脉沟后结节进行分类,并对椎动脉沟、椎弓根进行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椎动脉沟分型,浅沟型占70%,深沟型占12.92%,半环型占13.75%和全环型占3.33%。椎动脉沟后结节分型,突起型占27.59%、平坦型占16.81%和隆起型占55.60%。椎动脉沟宽度和高度分别为(8.50±1.39)mm、(7.44±1.18)mm。寰椎椎弓根厚度(4.14±0.96)mm;椎弓根最小宽度3.33mm。在所有标本中,仅有6侧骨桥尖锐利。结论:椎动脉沟均能容纳大于4mm的椎动脉,骨桥尖并不都锐利。因此,诊断沟环症不能仅凭沟环的存在与否。  相似文献   
6.
7.
廖立青  李红  李义凯 《解剖学报》2020,51(1):98-102
目的 探讨跗骨窦的解剖学特点,为封闭治疗跗骨窦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30侧4%甲醛固定的下肢标本,观察和测量跗骨窦的形态结构、血管分布、韧带及脂肪组织,并对136例成年干燥跟骨和距骨进行相关解剖学观察。结果 足背动脉、外踝前动脉、腓动脉穿支和跗外侧动脉发出分支,分布于跗骨窦及外口周围。跟骨骰关节面外上顶点为跗骨窦外口明显的骨突。跗骨管的长度为(14.85±2.08)(8.33~22.00) mm,跗骨窦的长度为(26.38±3.05)(16.54~35.79) mm,跟骨沟的长度为(41.25±3.52)(31.06~53.92) mm。跗骨管纵轴与跟骨长轴的夹角为(49.37±4.76)(39.18~56.37)°。结论 封闭治疗跗骨窦综合征时,应该先触摸到跟骨骰关节面外上顶点,以该骨性标志为进针点斜向后内49°进针2.5 cm,即可刺入到跗骨窦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水基质溶液中尿囊素含量的测定方法,观测6种治疗痛风常用中药对尿酸盐体外溶解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定量分析9组溶液中尿酸盐溶解后产生的尿囊素含量:实验组溶剂为6种治疗痛风常用中药的超声水提取溶液,对照组溶剂为超纯水、5%碳酸氢钠溶液和尿酸酶溶液。结果 尿囊素的色谱在1.40 min出峰,在0.1-1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2.36%(n = 6),RSD为2.33%。尿囊素浓度与溶液pH值无线性相关;溶解时间24 h,土茯苓、黄柏和海金沙组尿囊素浓度与超纯水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溶解时间24 h,山慈菇、苍术和大黄组尿囊素浓度均高于超纯水组(P < 0.05);溶解时间24 h,山慈菇组尿囊素浓度高于5%碳酸氢钠组(P < 0.05);尿酸酶组的尿囊素浓度在1 h和24 h溶解时间内均为9组中最高(P < 0.05)。通过尿酸盐溶液中分解产生的尿囊素含量估算尿酸盐的溶解度(1 h,24 h),以1h超纯水组的溶解度为100%:超纯水组(100%,121%),山慈菇组(279%,463%),土茯苓组(69%,172%),海金沙组(21%,97%),苍术组(105%,400%),大黄组(146%,311%),黄柏组(65%,74%),尿酸酶组(8247%,12454%)和5%碳酸氢钠组(63%,285%)。结论 本方法可灵敏、准确地测定尿酸盐在水基质中药溶液中溶解后产生的尿囊素含量。山慈菇、苍术和大黄对尿酸盐的体外溶解度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未能达到临床溶解痛风石的要求。土茯苓、黄柏和海金沙对MSU的溶解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题释义:骨刺“垂直压缩”假说:骨刺突起是在病变局部受到持续的高强度的压力而引发的。具体是指由于受到持续压力,受压部位有发生应力性骨折的风险,出于机体自身的保护机制,此处的纤维软骨异常生长,最终形成骨刺。 骨刺“纵向牵拉”假说:肌腱或韧带附着与骨质上的反复牵拉引起骨刺。附着在骨质上的肌腱或韧带对骨质局部形成持续的牵引或摩擦,诱发局部无菌性炎症,最终肌腱或韧带发生反应性的骨化而形成骨刺。 背景: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跟骨骨刺的发生与足底筋膜炎和骨关节炎等疾病存在联系,对于跟骨骨刺的病因,目前已经提出“垂直压缩”和“纵向牵拉”两大假说,但都未得到证实。 目的:对跟骨骨刺的形态和位置进行统计,分析跟骨骨刺的病因。 方法:随机选取完整干燥跟骨标本831例和跟骨侧位X射线片222例(其中18-30岁33例,31-50岁97例,51-70例83例,71-90例9例),观察跟骨骨刺的形态和位置,游标卡尺直接测量标本中跟骨骨刺的长度和宽度,运用相关软件在跟骨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骨刺长度。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南方医科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试验所用跟骨标本由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为供者自愿捐赠。 结果与结论:①跟骨标本有142例存在骨刺;跟骨侧位X射线片中有82例存在骨刺;跟腱骨刺最长处88.1%位于跟骨外侧缘,足底骨刺全部位于跟骨内侧结节;②X射线片无骨刺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2.9±14.2)岁,有骨刺人群的平均年龄为(54.0±13.4)岁,单纯跟腱骨刺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2.3±14.9)岁,有骨刺人群平均年龄显著大于无骨刺人群(P < 0.05);无骨刺人群与单纯跟腱骨刺人群的平均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跟骨标本显示跟腱骨刺的形态为竖嵴状,足底骨刺为片状;④结果说明:跟骨侧位X射线片中跟骨骨刺发生率大于跟骨标本中跟骨骨刺发生率;跟腱骨刺多发生在跟腱附着处外侧,足底骨刺发生在跟骨内侧结节;不同年龄段人群中跟骨骨刺的发生率不同;提示跟腱骨刺可能由纵向牵拉引起,足底骨刺可能由垂直压缩引起。 ORCID: 0000-0003-0316-5954(武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跟痛症患者跟骨内侧突骨刺的解剖学特点,分析其形成因素。方法:从跟痛症患者中选取经X线检查确定合并跟骨内侧突骨刺者,拍摄跟骨侧位X线片,测量骨刺的厚度和长度。分析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和不同年龄患者的性别,比较不同侧别、类型跟骨内侧突骨刺的长度及厚度。结果:①不同性别患者的年龄。共纳入113例合并跟骨内侧突骨刺的跟痛症患者,男45例、女68例。男性组年龄(51.80±12.66)岁,女性组年龄(58.03±9.00)岁,男性患者的年龄小于女性(t′=-2.492,P=0.015)。②不同年龄患者的性别。<45岁组男11例(73%)、女4例(27%),45~55岁组男14例(41%)、女20例(59%),>55岁组男20例(31%)、女44例(69%);3组患者性别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8,P=0.01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45岁组与45~55岁组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07,P=0.038),45~55岁组与>55岁组性别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66,P=0.326),>55岁组的女性占比高于<45岁组(χ2=9.026,P=0.003)。③不同侧别跟骨内侧突骨刺的长度及厚度。跟骨内侧突骨刺,左侧50例、右侧58例、双侧5例。左侧跟骨内侧突骨刺的长度小于右侧[(4.09±1.80)mm,(5.03±1.96)mm,t=2.600,P=0.011]。左侧与右侧跟骨内侧突骨刺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2±1.14)mm,(3.92±1.73)mm,t=1.754,P=0.084]。④不同类型跟骨内侧突骨刺的长度及厚度。单纯跟骨内侧突骨刺93例,跟骨内侧突和跟腱止点处骨刺20例。不同类型跟骨内侧突骨刺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4±1.98)mm,(4.19±1.77)mm,t=-1.148,P=0.253]。不同类型跟骨内侧突骨刺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5±1.14)mm,(4.08±2.68)mm,t′=0.698,P=0.493]。结论:跟痛症患者的跟骨内侧突骨刺,左侧骨刺长度小于右侧,两侧骨刺厚度无明显差别,不同类型骨刺的长度及厚度均无明显差别;男性患者的年龄小于女性,55岁以上患者中女性患者比例较高;跟骨内侧突骨刺的形成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