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220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4篇
  1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21.
64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在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门静脉三维成像在门静脉高压症诊断及外科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疑似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 PHT)患者31例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等方法行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整体、全方位地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结合临床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静脉血管三维成像诊断门静脉高压症27例,其中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症21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3例,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2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1例.门静脉主干清晰成像25例,显影不全2 例,分别为门静脉海绵样变和门静脉血栓形成各1例,27例侧支循环均显影良好.接受手术者共23例,手术探查与影像学诊断完全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清晰立体显示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对于PHT病因诊断及制定外科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22.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下初产妇的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3月1日—2019年12月1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各社区建册的孕妇中,挑选已婚未育的初孕妇,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基本资料、是否要二胎及影响原因等。分析二孩生育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2份,初产妇的二孩生育意愿率偏低,为27.1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35岁)妇女(OR=1.809,95%CI:1.017~3.219)、外地(OR=1.602,95%CI:1.247~2.059);高中及以下(OR=2.357,95%CI:1.500~3.704)、大专或本科(OR=2.448,95%CI:1.872~3.203);夫妇双方都不是独生子女(OR=1.305,95%CI:1.007~1.692)更倾向于选择以后不愿意生二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愿意以后生二胎的原因中,56.78%因为经济成本受限,27.51%因为时间成本受限。结论二孩生育意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研究制定配套的设施政策,才能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  相似文献   
923.
目的根据国际癌症登记协会发布的全球女性乳腺癌发病数据, 分析全球不同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趋势及不同地区人群乳腺癌发病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从《五大洲癌症发病率》时间趋势数据库提取1998—2012年的恶性肿瘤连续监测数据, 提取数据库中ICD-10编码为C50的全部女性乳腺癌发病信息, 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发病趋势, 并采用标化平均发病年龄和发病构成等指标分析女性乳腺癌发生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1998—2012年, 除了北美洲, 其他各洲女性乳腺癌发病均呈现上升趋势, 亚洲上升趋势最明显, AAPC为4.1%(95%CI:3.9%~4.3%);标化人口年龄结构后, 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发病上升趋势有所减慢, 大洋洲和非洲趋势趋于平稳, 北美洲则呈现下降趋势, APPC为-0.6%(95%CI:-1.0%~-0.1%)。1998—2012年全球女性乳腺癌发病平均年龄在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年增幅依次为0.12、0.09、0.04、0.03岁;标化人口年龄结构后, 只有欧洲女性乳腺癌发病平均年龄依然保持逐年递增的趋势, 年增...  相似文献   
924.
背景:腰椎经椎弓根经椎间盘螺钉是一种新的微创脊柱内固定技术,与传统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比,单侧只需1枚螺钉固定1个节段,具有经济微创、操作便捷等优点。但目前探讨应用双侧经椎弓根经椎间盘螺钉联合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式的研究仍很少见。目的:通过建立改良TLIF无内固定(cage alone)、改良TLIF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cage+BPS)和改良TLIF联合双侧经椎弓根经椎间盘螺钉内固定(cage+BTPTDS) 3种有限元模型,评估改良TILF联合不同内固定对椎间融合器(cage)、内固定、椎间盘、下终板的应力分布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腰椎薄层CT扫描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3种有限元模型:cage alone模型、cage+BPS模型和cage+BTPTDS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模拟施加人体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侧旋转、右侧旋转6种不同运动载荷,计算3种模型cage及内固定、下终板、椎间盘应力分布...  相似文献   
925.
目的探讨增强现实导航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影像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收治的8例肿瘤位于肝脏8段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5例, 女性3例, 年龄40~72岁。术中使用自主研发的腹腔镜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 将肝脏三维模型与腹腔镜场景进行配准融合, 同时结合ICG荧光影像技术引导解剖性肝脏8段切除。分析患者术前评估预切除肝体积与实际切除体积、相关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例患者中, 4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全段切除术, 1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腹侧亚段切除术, 2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联合腹侧亚段和内侧亚段切除术, 1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脏8段背侧亚段切除术。手术均在增强现实导航联合ICG荧光影像引导下完成, 无中转开腹情况。手术时间为(276.3±54.8)min(范围:200~360 min);术中出血量为(75.0±35.4)ml(范围:50~15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住院时间为(7.6±0.8)d(范围:7~9 d)。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 术后...  相似文献   
926.
肺易受外界侵扰,造成多种急性和慢性肺部疾病。采用功能化纳米粒作为载体可携带药物穿透多重肺生理屏障进入肺病变部位,但存在靶向性差、治疗效率低等问题。细胞膜涂层仿生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由于保留其源细胞特性,具有免疫系统逃逸、主动靶向、炎症趋化、穿过生理屏障等特点,近年来被大量应用于肺部疾病的治疗研究。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多种细胞膜仿生纳米粒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并进行了分类论述,其中细胞膜来源包括红细胞膜、血小板膜、巨噬细胞膜、中性粒细胞膜、肺上皮细胞膜、肺表面活性剂、内皮细胞膜、癌细胞膜、细菌膜和混合膜等。本综述旨在为细胞膜涂层仿生纳米粒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7.
目的:探讨紫杉醇涂层球囊扩张血管成形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ASO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经皮球囊扩张血管成形联合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根据球囊是否应用紫杉醇涂层分为涂层组(n=31)和对照组(n=53)。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时,两组患者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患侧动脉硬化指标[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血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功能性指标、血管通畅维持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术后1周、1个月时,两组患肢足背动脉PI、RI水平均较术前提升(P<0.05),但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侧baPWV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涂层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侧ABI水平均较术前提升,但涂层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sP-selectin、sCD40  相似文献   
928.
目的 观察姿势和运动项目经验对下肢残疾残奥运动员距离视知觉的影响。方法 2019年5月至8月,选取上海市轮椅竞速队运动员19例和轮椅击剑队运动员16例,完成连续等分距离和盲走任务,测试其相对距离知觉与绝对距离知觉。结果 运动项目与姿势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F=4.118, P <0.05);运动项目与距离判断的交互作用效应非常显著(F=8.913, P <0.01);姿势与距离判断的交互作用效应非常显著(F=11.894, P <0.01);运动项目主效应非常显著(F=7.467, P <0.01);姿势主效应非常显著(F=11.918, P <0.01);轮椅击剑显著优于轮椅竞速(P <0.01),站姿优于坐姿(P <0.01)。结论 平时采用站姿的运动员、轮椅击剑运动员的相对距离判断准确性较优。在绝对距离判断准确性上,不同姿势和运动项目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29.
3D打印技术在结构性心脏病临床介入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直观了解患者相关部位解剖、术前进行手术模拟、辅助制定手术策略。3D打印在经导管瓣膜病、瓣周漏、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左心耳封堵等复杂结构性心脏疾病临床治疗方面发挥着显著的辅助作用。个体化心血管3D打印辅助指导结构性心脏病精准治疗,可降低手术相关风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30.
二尖瓣疾病是危害人类心血管健康的常见瓣膜病之一。当前,已开发多种介入术式来治疗二尖瓣疾病。由于二尖瓣复合体特殊的解剖结构,导致介入手术难度增大,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居高不下。随着心血管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3D可打印材料的更新和多学科协作相结合,3D打印成为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中促进创新、提升手术成功率的技术。目前,患者特定的3D打印模型已用于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术前的器械尺寸调整、手术并发症的模拟预测等。通过运用二尖瓣介入模拟器模拟测试和多材料打印的创新方法,可以更好地预测器械将如何与患者特定的二尖瓣解剖结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举例,阐述了3D打印在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