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TNP 4 70对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Lovo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TNP 4 70对体外培养的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百分率。结果 TNP 4 70对Lovo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并存在量效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 :G0 /G1期细胞百分率上升 ,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 ,增值指数 (PI)下降 ,凋亡率上升 ,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结论 TNP 4 70对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其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自然病程组(SAP组)、常规治疗组(R组)、DDFA治疗组(DDFA组)、微创治疗组(W组),各组分配18只.每组分6、12、24 h三个时间点,每时间点分配6只.采用5%牛黄胆酸钠逆行胰管注射法建立大鼠SAP模型.建模后按时间点分批采血并测血白细胞、血淀粉酶,提取血清测IL-6、TNF-α、PL-A2,吸取腹腔液测淀粉酶,取胰腺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结果 各组各时间点间腹腔液淀粉酶含量及血淀粉酶含量、白细胞计数、血清IL-6、TNF-α、PL-A2含量、病理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围胰腺区域性微创治疗方案能显著降低大鼠血白细胞、淀粉酶、IL-6、TNF-α、PL-A2、腹水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是阻止SAP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可视化仿真手术在脾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于64排螺旋CT脾脏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和脾切除的动态可视化仿真手术。方法采集脾脏64排螺旋CT的原始扫描数据,通过一种自适应的区域生长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图像程序分割和自动提取,再采用自行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分割后的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利用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和PHANTOM软件系统进行脾切除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研究。结果利用自适应区域生长法进行脾脏图像程序分割速度快、效果好,可获得满意的脾脏分割数据。采用自行研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对脾脏的分割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脾脏和周围的结构。利用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和PHANTOM软件系统可以有助于术前进行模拟的脾脏可视化仿真手术。结论利用脾脏CT扫描数据进行的可视化三维重建和脾切除仿真手术研究,对脾脏手术前的风险评估和临床教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3D打印、3D腹腔镜(3-3D技术)在肝脏肿瘤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5年
1月22例肝脏肿瘤患者资料,首先进行上腹部薄层CT扫描,收集CT数据,然后利用MI-3DVS软件进行三维可视化、肝脏脉管
分型、虚拟肝切除等术前规划。将三维可视化的STL文件打印3D物理模型,进行肝预切除面界定。采用3D腹腔镜进行解剖性
肝切除。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实际肝切除体积、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肝动脉按Michels分型:Ⅰ型19例,Ⅱ型2例,Ⅷ型
1例;门静脉按Cheng分型:Ⅰ型17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1例。肝静脉根据Nakamura分型:Ⅰ型10例,Ⅱ型7型,Ⅲ型5例。
虚拟切除肝体积490±228 ml,残肝体积885±139 ml;残肝体积与功能肝体积之比0.71±0.11。3D打印模型立体显示了肝肿瘤和脉
管的空间关系。20例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6±92 min,术中出血量284±286 ml,实际切除肝体积491±
192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6±3.7 d。结论3-3D技术有助于术前安全评估、关键解剖部位的定位、实时导航手术和解剖性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病具有高结石残留率、高结石复发率、高并发症发生率的特点。术前缺乏详细而全面的评估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机选择不当是导致结石残留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以肝脏和胆道三维重建、仿真手术、个体化分段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医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可帮助提高术前诊断的精确率、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实现肝胆管结石的精准手术,有效降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外科导航手术联合微创和介入技术而形成的数字化微创外科技术将成为肝胆管结石治疗的另一重要手段,有望进一步提高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TNP-470对结肠癌裸鼠腹水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Pancreatic cancer is malignant with a poor prognosis,and its incidence is rising worldwide in recent years.Multiple slices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angiography are the first choice for t...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4,他引:7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以放化疗,但术后5年生存率在50%左右,约半数的患者5a后出现复发或转移。对失去手术机会或转移性患者主要采取以5-FU为主的化疗和生物治疗,肿瘤基因治疗是生物治疗的发展和新支柱,是肿瘤生物治疗的里程碑。它是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或RNA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使之在细胞内表达,以诱发免疫应答反应,控制和调节机体抗癌功能。本文就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现状予以综述。 1 自杀基因治疗 1986年由Moolten et al首先提出,其原理是首先向肿瘤细胞内导入一种基因,此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将某种无毒或相对低毒的物质转变为有毒物质,从而起杀伤肿瘤细胞作用,自杀基因杀伤肿瘤细胞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旁观者效应”:即仅有10%~20%的肿瘤细胞带自杀基因,即能杀死全部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9.
人胃肠肿瘤动物模型发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最常见的肿瘤 ,死亡率高 ,预后差 ,人们为攻克这一顽症进行了几个世纪的努力。 6 0年代 Sug-im ur等 [1 ] 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MNNG)诱发大鼠胃腺癌获得成功 ,开创了人类利用动物研究人类癌肿诊治的前景。 70年代人癌细胞株的建立及裸鼠移植瘤的成功 ,使肿瘤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癌变机制、肿瘤诊断、抗癌药物的筛选及治疗方法的探索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就人胃肠癌动物模型发展、应用 ,特别是裸鼠人胃肠癌模型的建立方法、类型及医学应用作一综述。1 人胃肠肿瘤模型的建立方法1.1 动物人胃肠肿瘤动物…  相似文献   
10.
梁力建等[1]指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长期生存惟一的希望是根治性切除肿瘤.而评估肿瘤能否根治性切除,最重要的是了解肿瘤与胆管、血管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