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7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10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3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广东省深圳市企业员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深圳市某企业1 612名员工的健康体检资料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深圳市某企业员工的脂肪肝患病率为32.5%,脂肪肝组体重指数(27.83±3.53)kg/m2、腰围(92.09±8.64)cm、收缩压(128.99±13.73)mmHg、舒张压(82.49±11.39)mmHg(1 mmHg=0.133kPa)、总胆固醇(5.41±1.00)mmol/L、甘油三酯(2.53±2.20)mmol/L、低密度脂蛋白(3.43±0.81)mmol/L、空腹血糖(5.28±1.31)mmol/L、谷丙转氨酶(45.83±31.07)U/L和尿酸(453.51±89.39)μmol/L等指标高于非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1.06±0.21)mmol/L低于非脂肪肝组(P均<0.01)。结论深圳市企业员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2.
多巴胺及其受体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多巴胺受体分为 D_1样(D_1,D_5)和 D_2样(D_2,D_3,D_4)受体亚型。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有多个实验室利用基因打靶技术,通过同源重组获得了所有5种多巴胺受体亚型的基因缺陷小鼠,并使突变小鼠成功繁殖,具有稳定的遗传特征。本文总结了各种多巴胺受体突变小鼠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的多巴胺受体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 NF-kappaB)及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大鼠SAP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并观察NF-kappaB必需调节蛋白结合域(NF-kappaB essential modifier binding domain, NBD)多肽对大鼠SAP的干预作用. 方法: 逆行胰胆管内注射50 g/L牛磺胆酸钠(1 mL/kg)制备大鼠SAP模型. 大鼠64只, 随机分成4组: 假手术组, SAP组, TAT-NBD(WT)多肽组和TAT-NBD(MT)多肽组. 术后6, 12 h处死大鼠, 观察胰腺组织病理、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NF-kappaB P65蛋白的变化, 检测胰腺组织MDA含量及T-SOD活力.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SAP模型组6, 12 h大鼠NF-kappaB 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49.3±2.2 vs 4.3±1.4, 65.8±1.8 vs 5.0±1.3, 均P<0.05); MDA生成增加(212.7±12.5 vs 87.7±7.5, 296.8±13.3 vs 96.2±8.3, 均P<0.05), T-SOD活力下降(88±10 vs 183±10, 65±7 vs 194±10, 均P<0.05); 与SAP模型组比较, TAT-NBD(WT)多肽预处理6, 12 h后, NF-kappaB P65蛋 白表达 (25.9±2.3, 38.9±2.6)显著降低(P<0.05), MDA生成(102.5±10.4, 164.5±12.2) 降低(P<0.05); T-SOD活力(153±11, 168±12)增加(P<0.05), 胰腺病理学评分下降(5.04± 0.41 vs 8.71±0.45, 5.45±0.34 vs 10.31±1.23, 均P<0.05), 淀粉酶无明显变化. TAT-NBD(MT)多肽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SAP时大鼠胰腺组织的NF-kappaB过度激活, 活性氧簇生成增加; NBD多肽预处理可以抑制NF-kappaB过度活化, 减少活性氧簇生成, 减轻胰腺局部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104.
笔者自2001年8月~2003年8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80例,收到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5年。临床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等症。随着季节及气候的变化而发作,病程3个月以上,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痰中带血。全部患者分别经X线摄片、胸透或支气管镜而确诊。2治疗方法采用金水六君煎化裁治疗,14天为1疗程。基本为:当归、熟地、陈皮、半夏、茯苓、浙贝、干姜、桔梗、杏仁、白术、炙草;若痰黄粘:加黄苓、鱼腥草。脘痞:加藿香、厚扑;若痰湿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TSGP)治疗主动脉夹层对腹部血管分支血供的影响。资料与方法:24例DebakeyⅢb型主动脉夹层接受TSGP治疗,分析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比较其腹部主要血管分支影像学变化。结果:24例共计96支腹腔内脏主要血管分支(包括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右肾动脉),经术前CT、MRI与DSA资料综合判断,血流受损血管37支,其中9支为动力型受损(占9.4%);28支为静力型血流受损(占29.2%)。TSGP后血流受损的分支血管影像学显示均有不同程度血流改善,无术后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TSGP不仅能改善Ⅲ型主动脉夹层所致的血管分支动力型缺血,对静力型受损的血管也有明显的即时血流改善作用,但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6.
某矿井下接尘工人减寿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华  杨剑 《中国职业医学》1992,19(5):269-270
为了解影响井下接尘工人寿命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大厂长坡锡矿井下工人进行了一次回顾性定群研究,在28年观察期间,1077名矿工有137人死亡。第一位死因是肺癌,第二位死因是肺心病。去肺癌死因后,工人可期望增寿15岁左右;去肺心病因后,期望增寿岁数仅约2岁。在吸烟组,去肺癌死囚后可期望增寿约25岁;在非吸烟组,去肺癌死因后可期望增寿6岁。结果提示肺癌对这接尘人群的寿命威胁最大,而劝阻吸烟者应为防制肺癌主要措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7.
坏疽性脓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是一种皮肤复发性破坏性溃疡,近年来,很多作者报道本病确有各种免疫异常现象。由 Brunsting 在1930年首次报告描述以来,迄今国内报道尚少见。笔者于1990年遇到1例,经用氯苯吩嗪(B663)治疗后获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在肝胆管结石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收治的54例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肝脏64排螺旋CT扫描原始数据,采用MI-3DVS进行肝脏及胆道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结果进行术前诊断和病理分型,以及多种手术方案的术前仿真演练,确定最佳手术方案.观察术中所见与仿真手术的符合程度以及患者结石残留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病理分型Ⅰ型11例,Ⅱ型5例(其中Ⅱa型2例、Ⅱb型3例),E型38例;肝内胆管狭窄23例;伴萎缩-肥大综合征27例.肝内外胆管的立体解剖形态,病变胆管扩张及狭窄部位和程度,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大小及数量可精确显示.仿真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的符合率为94%(51/54),51例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无结石残留,全组术后结石残留率为6%(3/54).结论 MI-3DVS可实现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前精确诊断和术中精细操作,可有效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三参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和6-酮-前列腺紊F1α(6-k—PGF1α)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参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维霉素对照组、三九胃泰对照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实验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ET-1和6-k-PGF1α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6-k-PGF1α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浆ET-1明显降低、6-k-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组ET-1的含量低于三九胃泰组和维霉素组(P〈0.05);6-k-PGF1α的含量高于三九胃泰组和维霉素组(P〈0.01或P〈0.05)。结论:三参方通过降低ET-1、升高6-k—PGF1α的含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10.
谢红春  杨丽佳  黄超  杨剑 《四川医学》2012,33(5):834-835
目的观察24例醉酒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选择48例醉酒后肩部受伤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A组)和神经刺激仪组(B组),记录麻醉效果。结果 B组达(优+良)的患者数95.8%(23/24),明显高于A组62.5%(15/24)(P<0.05)。A组有7例麻醉效果差。结论醉酒后肩部手术的患者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是安全、方便、可靠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