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21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41篇
  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牙周致病菌可引起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由其引发的宿主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组织的损伤。本文就龈沟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微生物对龈沟防御机制的敏感性,中性粒细胞和牙龈上皮细胞对牙周致病菌的免疫反应进行系统阐述,旨在表明真正的牙周致病菌因不能很好地激发或者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导致牙周炎的发生,为牙周病的治疗和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优选制备黄芩素-茶碱共晶的溶剂体系,通过体外溶出实验考察共晶对黄芩素和茶碱各自溶出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测定黄芩素-茶碱共晶在茶碱-乙酸乙酯、茶碱-甲醇和茶碱-丙酮溶液中的溶解度,得出三相平衡点,绘制黄芩素-茶碱-溶剂体系的三元相图,筛选最优溶剂体系制备共晶,并以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为溶出介质,对共晶进行体外溶出度评价。[结果] 丙酮溶液体系中的共晶形成区面积大于乙酸乙酯、甲醇。通过丙酮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共晶中,黄芩素在人工肠液和人工胃液中的累积溶出度分别是原料药的1.38和2.02倍,分别是物理混合物的1.27和1.80倍。两种介质中共晶对茶碱均起到了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 共晶的形成能够促进难溶性成分黄芩素的体外溶出度,并且对茶碱的溶出度有一定延缓作用,为黄芩素-茶碱共晶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海马外泌体中miR-219a-1-3p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切割穹窿海马伞,构建去神经支配海马大鼠模型,分离提取切割组和正常组海马外泌体,与SD大鼠海马NSCs共培养,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外泌体在NSCs向神经元分化中的作用;通过RNA-seq方法检测外泌体中表达变化的miRNA,利用Real-time PCR对差异表达的miR-219a-1-3p进行验证,并检测其在成年SD大鼠各组织以及NSCs、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中的表达水平。利用miR-219a-1-3p mimic转染NSCs,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miR-219a-1-3p对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影响。结果:切割组海马组织外泌体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海马组织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miR-219a-1-3p与RNA-seq结果一致;miR-219a-1-3p在端脑和海马中呈现优势表达;miR-219a-1-3p在NSCs中表达较高,而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较低;过表达miR-219a-1-3p可抑制NSCs向神经元分化。结论:海马外泌体促进NSCs向神经元分化可能与miR-219a-1-3p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总结我国大陆地区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通过认识到本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以揭示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我国大陆近20年来报道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进行追溯检索,对符合标准的少见的肠外表现的数据进行摘录、登记、统计分析。[结果]2001-01—2012-12期间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少见的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共28例,涉及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多样,常同时累及多个系统,易导致漏诊;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少见的肠外表现,有助于了解其发病机制,并帮助诊治。  相似文献   
36.
申静  纪俊雨  李雯  袁帅  赵宇明 《安徽医药》2018,22(10):1909-191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CTMPR)技术联合仿真内镜技术(CTVE)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疑似支气管结核患者122例,采用64层螺旋CTMPR和CTVE检查,以纤维支气管镜(FOB)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衡量其诊断效能。 结果 经FOB最终确定108例支气管结核,CTMPR联合CTVE技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2.6%、71.4%、96.2%、55.5%及90.2%。经FOB最终确定病变类型包括充血水肿型74处,浸润增殖型48处,溃疡肉芽型50处,瘢痕狭窄型46处,共218处;CT诊断相符的204处,符合率93.6%,不同FOB病变分型的CT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FOB最终确定并发症包括阻塞性肺不张26例、阻塞性肺炎18例、阻塞性肺气肿15例,共59例,CT诊断相符的有56例,符合率94.9%。 结论 64层螺旋CTMPR联合CTVE诊断支气管结核的准确率较高,是临床上重要的无创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7.
肺间质纤维化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及疑难病,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刘荣奎主任医师指出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为毒邪,发病根源为热毒,并提出以败酱草清热解毒为基础来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根据肺毒致病特点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miR-223在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中调控乳腺癌细胞、破骨细胞的功能及其机制。 方法采用micro-CT检测野生型及miR-223基因敲除小鼠股骨骨小梁骨体积分数、骨密度等相关数据,并对股骨组织病理切片染色,观察miR-223缺失对破骨活动影响。利用RANKL诱导RAW 264.7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的体外模型,研究miR-223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MDA-MB-231细胞实验研究miR-223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结果miR-223基因敲除小鼠股骨破骨活动明显活跃;miR-223过表达可以通过NFIA基因抑制RNA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还可通过抑制IGF-1R及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结论miR-223是骨转移微环境中抑制乳腺癌骨转移发生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破骨活动、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来调节乳腺癌骨转移微环境。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腺苷和虫草素在北虫草子实体各部位中的分布和总含量。方法用RP-HPLC法分别测定北虫草子实体头部、中部、底部及全部子实体中腺苷和虫草素含量。结果①1号样腺苷和虫草素的含量顺序为头部>底部>中部;总量顺序为中部>头部>底部。2号样腺苷分布规律没有明显变化,但各部位虫草素含量均有所改变,顺序为底部>中部>头部,总量顺序仍为中部>头部>底部。②两种样品的腺苷总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2号样虫草素含量几乎是1号样的2倍。结论北虫草子实体各部位中腺苷和虫草素的分布以及总含量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新时期血防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和挑战,探讨本次新冠疫情后血防工作中应优先关注或加强的方向,并对今后血防工作重点提出建议,为推动湖南省血吸虫病消除进程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消除目标任务,分阶段对 16 个血防任务及新冠疫情均较重的县(区)以问卷调查、访谈和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调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血吸虫病防治相关工作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结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式防控期间,调查地区所有血防机构均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对血防工作产生了明显的短期影响,并以人群血吸虫病查治病、健康教育和疫情监测 3 项工作受影响最为突出(计划完成率各项指标均<20%)。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延后的工作计划大部分得以弥补完成,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血吸虫病防治的任务目标和执行力不会改变,血防经费不会削减,到年底任务预计依然能顺利完成。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控工作产生了明显的短期影响。 血吸虫病防控工作者应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鉴,努力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监测预警能力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