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3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在结肠癌细胞系中Hrs与凋亡及增殖的关系。方法在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480中下调Hrs蛋白表达,通过Incucyte、MTT法、软琼脂试验、FACS检测细胞凋亡与增殖情况。结果下调Hrs表达后,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和SW?480凋亡明显增加,增殖及细胞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结论 Hrs与结肠癌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SBE)、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56例行SBE和DB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类型及进镜途径进行分组(即分成SBE经口组、SBE经肛组、DBE经口组和DBE经肛组)并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类型及进镜途径对镜检相关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SBE经口组19例,发生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12例(63.16%)、胰腺炎1例;SBE经肛组12例,发生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2例(16.67%),无镜检相关胰腺炎发生;DBE经口组15例,发生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11例(73.33%),无镜检相关胰腺炎发生;DBE经肛组10例,无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SBE经口组与SBE经肛组比较(P=0.009)、DBE经口组与DBE经肛组比较(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SBE经口组与DBE经口组比较(P=0.415)、SBE经肛组与DBE经肛组比较(P=0.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术后较易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经口途径较经肛途径更易并发,而是否易发与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类型无关;至于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与术后胰腺炎的相关性,由于样本量太少,未能得出有价值的临床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表浅食管癌的疗效并比较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表浅食管癌的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月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表浅食管癌患者共920例,其中ESD组和外科手术组各460例,收集、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密切随访。结果:ESD组平均手术时间[(74.05±1.84)min]、住院天数[(8.13±0.20)d]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6%)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组[(240.90±6.88)min、(18.96±0.42)d、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较高的完全及治愈性切除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中满足ESD手术绝对或相对适应证的患者较外科手术组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其中符合绝对适应证的ES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转移及非治愈性切除是诱发表浅食管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SD治疗表浅食管癌的临床效果与传统外科手术相当,术后并发症更少,生存率更高,可以作为满足ESD适应证的表浅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形态、位置和毗邻的角度来看,中医的肾藏就是生物学之肾脏;从功能上看,肾藏不完全等同于肾脏,但是中医学肾主生殖功能与生物学生殖-内分泌系统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对肾主生殖功能异常症状的生理病理解释,获得肾主生殖的生物学基础。肾藏的生物学基础一是主男性生殖之肾藏:①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阴茎、阴囊;②分泌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二是主女性生殖之肾藏:①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外阴;②分泌器官:腺垂体、卵巢、黄体、肾上腺、胎盘、乳房。肾精的生物学基础一是主男性生殖之肾精:①具有遗传基因的生殖细胞(精子)及其母细胞;②促性腺激素、雄激素、胰岛素样因子3、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雄激素结合蛋白;③附属性腺产生的分泌液。二是主女性生殖之肾精:①具有遗传基因的生殖细胞(卵子)及其母细胞;②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催产素、催乳素、前列腺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③卵泡壁溶解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肾汤(FS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正常对照组为雄性Wistar大鼠8只,常规饲养。雄性Wistar大鼠24只,正常饲养1周后大鼠ip链脲佐菌素(STZ)和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FST大剂量组(L1)、FST小剂量组(L2)。L1、L2组分别给予复肾汤32、8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每天ig给药1次,给药体积1 mL/100 g,连续8周,定期测血糖。实验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采集血清,检测胰岛素(INS)、肌酐(SCr)、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尿蛋白(UP)等生化指标;轻取肾脏,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RT-qPCR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L1、L2组的INS、SCr、BUN、MDA、UP明显降低(P<0.05、0.01),SOD明显升高(P<0.05),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nephrin、podocin的免疫荧光表达明显上调,RT-qPCR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复肾汤可以有效改善DN大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对DN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6.
"脾主身之肌肉"是指脾藏化生水谷精微营养全身的骨骼肌及其辅助装置,但骨骼肌的功能并非只属于脾藏。基于中西医学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从解剖学找到全身骨骼肌的分布部位及其功能,并将这些功能与中医五藏的功能做对比,认为骨骼肌的功能应分属于中医脾藏的运化、在体合肉和固定升提功能,肺藏的司呼吸功能,肾藏的主水主生殖功能,肝藏的主疏泄调情志功能和心藏的主藏神功能。即,参与消化的骨骼肌属于主运化的脾藏;产生肌力肌紧张维持躯体运动与姿势的骨骼肌属于在体合肉的脾藏;产生张力固定内脏、支撑皮肤的筋膜属于具有固定升提功能的脾藏。参与呼吸的骨骼肌属于司呼吸的肺藏;参与排尿和分娩的骨骼肌属于主水主生殖的肾藏;参与表达情感的骨骼肌归属于主疏泄调情志的肝藏;参与表达精神活动的骨骼肌归属于主藏神的心藏。  相似文献   
17.
汤雪瑶  李璇  宣吉晴 《四川医学》2020,41(8):880-886
<正>肝纤维化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特点,早期肝纤维化可以逆转,通过消除潜在病因和积极治疗可减少肝损伤,否则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分子成像技术可以将基因表达、生物信号传输等复杂过程转化为视觉图像,从而使早期发现纤维化肝脏的分子和病理变化成为可能。在  相似文献   
18.
李璇  严金川  丁澍  吴骏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27-5528
B型脑钠肽(BNP)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由心室释放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白介素- 6(IL-6)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血管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与心肌的急性缺血性损伤、梗死以及心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血浆IL-6及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检索CNKI 数据库中近30 年有关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数据分析方法,挖掘中医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410 篇文献,符合条件处方600 首,涉及233 味中药。处方中药物出现频次≥ 60 的药物得到33 个,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8 个,新处方14 个;药物主归肝、心、脾经,性味分别以温、寒、平和苦、辛、甘为主。结论: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立足于“血瘀”病机,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辅以清热、补虚、温通、息风止痉、止痛、托毒生肌、燥湿、通络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灵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文题释义: 多模态成像:随着分子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多模态成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成像方式,联合超声、CT、MRI、光声及SPECT等各自独特的成像优势,只使用一种对比剂即可获得多种模态增强显影,同时得到疾病的解剖学、分子学及功能学信息。这对疾病的诊断、受检者的健康及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都有重要意义。 寻靶:通过对微泡外壳进行改建,将特异性配体结合或连接到微泡表面,这些微泡可通过血液循环聚到特定的病变组织上,并长时间停留于靶组织或靶器官,从而达到使病变组织在影像中得到特异性的标记增强或局部靶向治疗作用的目的。背景:近来年,分子成像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和靶向分子探针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其相互结合能够在分子水平对靶组织进行观察,从而实现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实时无创成像。 目的:制备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探针,探讨其体外超声/CT/MRI成像效果,观察其体外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的靶向能力。 方法:以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作为外壳、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环八肽作为配体,通过双步乳化法制备包载磁性颗粒和全氟辛溴烷的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cRGD-PLGA-Fe3O4-PFOB,检测其理化性质。将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以双蒸水稀释为不同质量浓度的混悬液,体外观察其超声、CT、MRI显影效果。通过碳二亚胺法连接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肽与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验证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连接情况和体外靶向能力。细胞毒性实验测定不同质量浓度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对大鼠肝细胞BRL-3A的毒性作用。 结果与结论:①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分散度好,大小较均匀,单个纳米粒呈球形,数个黑色的铁颗粒分布于壳膜上,平均粒径为(221.5±60.3) nm,Fe3O4包封率为38%;②随着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质量浓度的降低,样品的超声回声强度、CT值均逐渐降低;随着纳米粒中Fe3O4颗粒质量浓度的增加,MRI T2加权信号强度逐渐降低;③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环八肽与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的连接率为94.13%;体外靶向实验显示,大部分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聚集于大鼠肝星状细胞细胞HSC-T6周围;④不同质量浓度的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对大鼠肝细胞BRL-3A活力无影响;⑤结果表明,载磁性颗粒靶向纳米粒探针不仅能作为多模态显像剂用于超声、CT、MRI,且在体外实验中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有较强的靶向能力,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应用潜力。 ORCID: 0000-0001-8470-8548(李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