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自六十年代初分离鉴定出了头孢菌素C结构以来,已对其结构改造进行了广泛的工作,但对具有7位腙(肼)的头孢菌素衍生物研究甚少,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引入7α位甲(烷)氧基的工作至今未见报道。 我们实验室在合成6α-甲氧基-6β-取代腙基青霉素酯的工作过程中,开发了一个在6β-腙青霉素6α位引入一至三个碳的烷氧基的新方法,本文报道将此方法运用到合成7α-甲氧基-7β-取代腙基头孢菌素衍生物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2.
交酯化法制备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交酯化法制备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优选出提高乙酯转化率的最佳条件。鱼油:无水乙醇:Cat.1=1:0.86:0.029。采用滴加乙醇-Cat.1溶液方式.在50℃反应3h,交酯化反应可较方便地制备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乙酯。重复3次实验,转化率均大于93%,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83.
穴位注射治疗亚急性联合变性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艳  李润芳  宁君 《陕西中医》2004,25(3):264-265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疗效。方法 :辨证取穴 ,注射士的宁合剂 ,并与臀部注射常规剂量药物效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穴位注射组治愈率 43.2 %有效率 97.3% ,对照菹治愈率 37.1 5 %有效率 88.5 7%。( P<0 .0 5 )。提示 :此疗法具有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通过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84.
1986年歌冬季,我地发生小儿腹泻流行,我院共收治小儿急性肠炎486例,随机选择79例分云南白药脐周外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作对比观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孕期增重及其总增重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3年3-9月选取成都市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829名单胎健康孕妇作为基线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于首次纳入时收集孕妇孕前等基线资料,于孕第(12±1)、(28±1)、(36±1)周及分娩前分别收集孕妇锻炼习惯、膳食摄入情况等信息和测量孕妇体重,分娩后收集分娩孕周等分娩信息。GDM诊断按中国妊娠合并糖尿病防治指南(201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中、晚期增重和孕期总增重与GDM的关系。结果 共682名孕妇纳入数据分析。控制生育年龄、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孕早期锻炼、产次、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膳食能量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孕早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早期增重不足组和增重过多组GDM发生风险均增加(分别为OR=1.23,95% CI:0.63~2.38和OR=2.20,95% CI:1.12~4.35);与孕中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中期增重不足组和过多组GDM发生风险均降低(OR=0.47,95% CI:0.18~1.19和OR=0.78,95% CI:0.43~1.42);与孕晚期增重适宜组相比,孕晚期增重不足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1.48,95% CI:0.77~2.84),增重过多组GDM发生风险降低(OR=0.53,95% CI:0.28~0.99);与孕期总增重适宜组相比,总增重不足组GDM发生风险增加(OR=2.16,95% CI:1.04~4.46),总增重过多组GDM发生风险降低(OR=0.74,95% CI:0.38~1.46)。结论 孕早期增重不足和过多均可能增加GDM发生风险,孕早期可能是影响GDM发生的关键时期,孕中晚期增重对GDM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ACS)患者中筛查认知功能障碍者的作用及ACS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7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CT血管造影(CTA)显示颈动脉狭窄程度(〉150%或〈50%)分为ACS组和对照组各36例,采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认知评估。比较两组MoCA总分、各子项目评分和MMSE评分。结果①两组基线学特征和血管性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组采用MoCA法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的阳性率(80.6%)高于MMSE法(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对照组采用MoCA法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的阳性率(38.9%)高于MMSE法(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ACS组MoCA总分中位数低于对照组[21.5(10-29)和25(14~28),P=0.001]。ACS组与对照组各子项目评分显示,执行能力[0(0~1)和1(0~1),P:0.004]、视空间功能[3(0-4)和3.5(0~4),P=0.004]、注意力[5(2~6)和6(4~6),P=0.001]、延迟回忆[2(0~5)和3(0~5),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oCA比MMSE可更灵敏地检测出无痴呆ACS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以MoCA为测评工具,无痴呆AC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特点以执行能力、视空间功能、注意力及延迟回忆受损为主。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使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电子线输出因子,探讨直线加速器各组成部分对输出因子影响。方法 使用蒙特卡洛MCTP软件模拟瓦里安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6、9、18 MeV电子线,源皮距100 cm下不同射野大小(2 cm×2 cm~25 cm×25 cm)的输出因子。使用Scanditronix Wellhofer Blue Phantom自动扫描系统三维水箱测量相同条件下的输出因子。观察计算与测量结果差异,要求两者<2%。再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分别计算不同能量下不同限束系统条件下原粒子和散射粒子的输出因子(包括限光筒、铅门、挡铅的输出因子),并讨论限束系统各个部件对输出因子的影响。结果 MCTP系统计算的6、9、18 MeV电子线输出因子与测量结果间差异<1%。电子线能量、限光筒—铅门—挡铅组合以复杂的方式影响原粒子和散射粒子,从而影响输出因子。 结论 蒙特卡洛MCTP软件能精确计算不同能量下不同限束系统条件下原粒子和散射粒子的输出因子,电子线能量及限束系统以复杂方式影响输出因子。  相似文献   
88.
甘露醇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对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对经颅多普勒 (transcranialDoppler,TCD)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并探讨正确使用甘露醇的方法。方法  4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使用TCD测定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bloodflowmeanvelocity,Vm)及脉动指数 (pulseindexes,PI) ,对实验前后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 ,两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TCD测定Vm及PI值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治疗后 ,Vm值显示观察组减小 ,而对照组增加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I值显示观察组增加 ,而对照组减小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脱水治疗有指导意义 ;早期发病的高血压少量脑出血患者慎用甘露醇脱水治疗 ,以免血肿扩大 ,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抗痨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抗痨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均采取常规保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1%,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7%,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ALP、AST、TBil及ALT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抗痨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肝功能,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利用SIR模型,探讨成人麻疹爆发疫情的传播过程及疫苗控制效果。 方法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根据一定时期内实际爆发麻疹发病数,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利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算法对SI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通过合理假设计算基本再生数(R0)和有效再生数(Rt),研究疫苗控制效果结果本次麻疹爆发有效接触率β=0.001 06,恢复率γ=0.117, R0=2.96;在该模型假定条件下,如果在病例出现的第2天开始接种疫苗,可减少90.6%的病例发生,而在当前真实感染及控制措施下,该爆发在第26天时Rt<1,此时疾病即使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亦会逐渐消失。 结论 SIR模型适用于研究成人麻疹爆发过程,其在参数估计及模型拟合中接近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