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4 毫秒
61.
我们通过Taurolidine作用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观察其对GBM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诱导抑制的机制. 一、材料和方法 1.材料: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均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噻唑蓝(MTT)为Sigma公司产品. 2.方法:(1)MTT测定Taurolidine对GBM细胞存活及增殖的影响:GBM胶质瘤细胞株LN18(由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外科实验室提供),实验前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取形态良好、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培养24h后,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各孔540nm(A540)的吸光度值,并计算细胞增殖率.(2)BrdU荧光标记法检测Taurolidine对GBM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3)镜下观察Taurolidine抑制GBM细胞存活增殖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Taurolidine作用恶性胶质瘤LN18细胞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血胆固醇水平快速增高,冠心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也急剧升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和痛苦,调查资料显示,许多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在我科住院的5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得出些许体会。  相似文献   
63.
64.
吴建华  黄林  龚杰  李正伟 《西部医学》2003,1(3):239-239
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5 5例。其中 31例在急诊抢救中使用解磷注射液 ,2 4例用传统方法 (解磷定、阿托品 )治疗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 2 3例 ,女 32例 ,年龄 17~ 6 7岁 ,平均 4 1.5± 2 3.0岁。服毒到就诊时间均在 1小时以内 ,服乐果 2 6例 ,敌敌畏 14例 ,甲胺磷 9例 ,氧化乐果 6例。诊断及分类标准 :中毒程度分类按戴自英主编的实用内科学中急性有机磷中毒诊断及分类标准。随机分为解磷注射液治疗组 (治疗组 31例 )及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2 4…  相似文献   
65.
腰椎附件软骨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附件软骨肉瘤一例李正伟姜长在吴东恩王平儒患者男,31岁。右侧腰部肿物疼痛伴右下肢无力及消瘦半年余。静脉肾盂造影示:右侧肾下极紧贴腰椎旁有一18cm×12cm大小的肿块,内见斑点状及片絮状密度增高影,腰2~4椎体右侧横突溶骨性破坏,右侧肾盂肾盏受压...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新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介入治疗的手段,经股动脉插管向脾动脉注射栓子进行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36例,观察术前术后外周血细胞、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球蛋白、肝功能的变化、门静脉宽度、脾脏大小、腹水消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白血胞(WBC)、血小板(P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迅速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术后2周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后逐渐改善;(3)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无变化;(4)远期(6~9个月后)门脉宽度缩小,差异有显著性;(5)术后近期(1~3个月)脾脏大小变化不明显,6~9个月后明显缩小;(6)术前有腹水的16例患者,11例腹水消失,4例腹水明显减少,1例无变化;(7)术后并发症:均有腹痛、发热,个别出现腹膜炎、出血、肺炎、哮喘等。结论PSE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7.
建立坐骨神经损伤三维有限元模型,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吻合口处应力和位移,为坐骨神经损伤移植提供生物力学实验基础。建立5、10、15、20 mm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移植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各受力模型施加10 N拉伸载荷,以有限元软件(PROE5.0)计算吻合口周围各测点的应力和位移值。在相同载荷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5 mm移植组最大应力大于以自体神经移植10、15、20 mm移植组。在10 kf作用下,模拟坐骨神经损伤以自体神经20 mm移植模型组最大位移大于以自体神经15、10、5 mm移植组。以三维有限元法对坐骨经损伤模型进行数值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8.
目的以雷洛昔芬干预治疗骨质疏松为对照,用生物力学性能指标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干预治疗骨质疏松动物的效果。方法取6月龄雌性SD大鼠88只,随机分为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22只,正常对照组22只,雷洛昔芬干预组22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22只。以摘除大鼠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动物饲养4周后,分别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雷洛昔芬对骨质疏松动物进行干预治疗。于给药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a、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并取胫骨进行剪切实验,取股骨进行冲击实验,测试肱骨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肱骨BMD,血清Ca、ALP,胫骨各项剪切力学性能指标和股骨各项冲击力学性能指标大于模型组及雷洛昔芬干预组,其血清P小于模型组及雷洛昔芬干预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动物通过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后,肱骨BMD,血清Ca、ALP,骨的强度和韧性可以得到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 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虾青素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分光光度法检测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白介素(IL)-1β的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脊髓组织MPO、TNF-α、IL-1β、IL-6的蛋白表达。干湿重法检测脊髓组织的含水量,透射电镜观察脊髓损伤后超微结构的改变并行超微结构评分,BBB评分评估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结果:(1)对照组在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和TNF-α、IL-6、IL-1β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虾青素组脊髓组织中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2)对照组脊髓组织中MPO、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虾青素组脊髓组织中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3)对照组脊髓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虾青素组脊髓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4)对照组的超微结构评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虾青素组的超微结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5)对照组大鼠BBB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虾青素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仍显著低于假手术组。结论:虾青素能够明显降低脊髓损伤后升高的MPO的活性和TNF-α、IL-6、IL-1β的含量,降低脊髓组织中过高的MPO、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明显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减轻脊髓水肿,明显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改善了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效地保护脊髓组织,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容积调控性氯离子通道(VRACs)阻断剂DCPIB对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的DCPIB(10、20、40 μmol/L)作用于BV-2细胞相应的时间后,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DCPIB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药物处理后BV-2细胞周期的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VRACs阻断剂DCPIB可使细胞生长曲线下移,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DCPIB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细胞48 h后的抑制率分别为(29.20±3.99)%、(38.93±2.36)%、(68.52±2.16)%,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高(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G2/M期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DCPIB作用BV-2细胞72 h后,与对照组比较,Cyclin D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VRACs阻断剂DCPIB可以抑制BV-2细胞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下调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