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61.
62.
小儿生长性痛是目前原因还不明的,发生在小儿生长最旺盛期之前的一种肢体疼痛症。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并非少见,患儿往往以肢体疼痛而来医院就诊,但是临床医生做肢体检查时又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做有关方面的化验检查及其它的辅助检查,结果基本上均在正常范围内。Apler在Bristol学校的儿童中发现有二十五分之一的学童有这样的疼痛。Ster和Nielsen(1972年)研究了2178名年龄在6岁至19岁的学生,发现“生长性痛”的顶峰年龄是11岁,在这个年龄中大约20%男孩子和30%女孩子诉述此症。其总的发病率男孩是12.5%,女孩是18.4%。在国内也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但是从临床及祖国医学这个角度进行研究的报道还不多见。  相似文献   
63.
脊柱后路手术并发脊膜损伤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低至1%.也有高达14%的报道。一般脊膜损伤后脑脊液漏量较少时常可自愈。如果脑脊液持续外漏,则易引起脑脊髓膜炎。如脑脊液渗出后形成积液腔隙,可形成假性脊膜膨出Ⅲ。腰椎术后假性脊膜膨出的发生率约为0.19%~2%,但引起巨大假性脊膜膨出的病例很少,合并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时处理尤为棘手,目前国内尚无该方面报道。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使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评价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VD)临床实践指南(VD指南),反映目前儿童青少年补充VD的基本共识和存在的争议.方法 制定VD指南的纳入标准和检索策略,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美国国立指南文库(NGC)、指南国际网络(G-I-N)等相关指南数据库,按纳入标准纳入有关儿童青少年VD指南,提取和描述VD指南AGREEⅡ评价信息,使用AGREEⅡ评价纳入指南质量,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进行评价员间一致性检验.分析比较不同VD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和差异.结果 共纳入9篇VD指南,分别来自美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波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发表年度从2006至2012年.3篇为循证指南,其中2篇采用GRADE证据分级系统,1篇采用AHRQ证据分级系统;其余6篇为非循证指南.①指南质量经AGREEⅡ评分显示:6大领域的评分中,范围和目的 、清晰性和应用性的总体平均得分均〉50%,指南制定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和编辑的独立性有待加强(平均得分分别为48%、42%和28%);循证指南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的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总体归纳不同VD指南之间在推荐内容上有5个方面的主要差异.VD预防建议:各指南基本认同的是0~1岁婴儿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是安全的;VD治疗建议:美国(ES)指南推荐2 000 IU·d-1(1~18岁),维持6周;阳光照射:美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指南持不同推荐意见;VD2或VD3:不同指南推荐意见不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各指南基本认同25OHD水平〈30 nmol·L-1时,佝偻病的患病率增加;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各指南推荐这一人群要注意及时补充VD,或维持适宜的25OHD水平.结论 ①纳入VD指南整体质量仍有待提高.循证指南质量在指南的参与人员、制定的严谨性、编辑独立性方面优于非循证指南.②纳入VD指南推荐内容虽有一定的差异,但对于0~18岁人群400 IU·d-1的VD缺乏预防量被认为是安全的剂量.③中国VD指南推荐内容参考了国外高质量的指南,改编和制定国内高质量的指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脂肪乳剂(1iposomalprostaglandinEl,Lipo-P(厄,)在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PG-)中对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锦州市中心医院32例冠心病需行CAB(9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6例。实验组:男9例,女7例;年龄54.4418.1岁;CPB开始前至CPB结束持续经中心静脉泵人Lipo-PGE,Els.ong/(kg·min)];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年龄54.8±20.4岁;除不使用I.ipc-PGE。外,其他操作均与实验组相同。分别于CPB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h、2h、6h和24h抽取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凶子a(TNFa)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l(sICAM-1)的浓度,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两组血浆II,6、TNF-a和sICAM-1浓度均逐渐升高,后两者于升主动脉开放后6h达峰值。实验组升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血浆1L-6(升主动脉开放后24h:16.1±2.2μg/Lvs.19.2±4.5肛g/L,P〈0.05)、TNF-a(升主动脉开放后24h:1.8±0.4μg/LVS.2.2±0.5μg/L.P〈0.05)和sicAM-1(升主动脉开放后24h:233.6±36.6μg/L.VS.294.2±55.7μg/L,P〈O.05)浓度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Lipo-PGE。可减轻CPB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聚集,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3月进行PCI治疗的4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00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15例。分析所有患者冠状动脉的靶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成功率为97.5%,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为95.6%,其中A、B、C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100%、100%、93.6%。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管34支成功率61.8%,严重并发症0.6%。结论 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的成功率均达到95%以上,因此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7.
肝性胸水最早于1937年由CHristian报道,1938年Morrow较详细地描述了其特征,把肝硬化过程中失代偿期出现的胸腔积液命名为肝性胸水,是肝硬化较少见的并发症。肝性胸水发生率约为0.4%~30.3%,部位以右侧多见,双侧次之,左侧较少见,为现代临床难治性病症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对46例肝硬化肝性胸水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比较老年粗隆间骨折髓内与髓外固定两种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1年2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骨科股骨粗隆间骨折80例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髓内固定组40例,髓外固定组40例,并总结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例,术后12个月内出现固定失效12例,且术后肺部感染形成肺栓塞患者58人,27人抢救无效后死亡.根据曾铁良评定标准,髓内固定组优良率略高于髓外固定.结论 兼顾老年患者年龄、骨质及伴随性疾病因素,反粗隆骨折及股骨小粗隆不完整老年患者性髓内固定较好,骨间距及小粗隆骨完整老年患者性髓外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健康损害,防止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方法 选择山东省5所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156名为介入组,介入组根据工龄分为 ≤ 10、10~20、≥ 20年3个组,选择非放射工作人员134名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介入组及不同工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抗氧化功能和外周血细胞检测结果。结果 介入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龄组染色体畸变率随工龄的增加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组SOD活性和GSH活性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DA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龄组SOD活性、GSH活性和MD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介入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和血红蛋白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龄组白细胞异常检出率随工龄的增加逐渐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血液指标产生影响,应加强介入放射的辐射防护工作,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