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88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88篇
  1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2 毫秒
61.
陈刚  李俊杰 《临床医学》2003,23(12):43-43
对于高龄心脏病病人行非脏手术 ,病人是否能安全渡过手术期 ,围麻醉期处理非常关键。现将 1例安装起搏器病人行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患者女 ,65岁 ,体重 68kg ,心率 65次 /min ,血压 18/ 12kPa。一般情况尚好。术前诊断为直肠腺癌 ,拟行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系统评价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r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评估,并采用GRADE 3.6.1软件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结果 纳入4项研究,Meta分析及GRADE评级结果显示:与常规复苏比较,低压复苏有较低的总病死率[RR =0.77,95% CI:0.62~0.95,P=0.01;n=984,GRADE评级:中]及24 h病死率[RR=0.47,95%CI:0.24~0.91,P=0.03;n=281,GRADE评级:中];但总病死率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钝挫伤或穿透伤亚组以及穿透伤亚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压复苏能够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总病死率及24h病死率,证据质量为中级.未来研究应该着力于低压复苏对于不同创伤类型患者的疗效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3.
为适应培养现代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从加强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总结了改善肝胆外科见习教学质量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抗复发疗法治疗花斑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花斑癣患者随机分为抗复发组(采用抗复发疗法)和对照组(采用短程疗法),治疗1月后每月随访观察疗效,共6月。结果治疗1月后两组真菌镜检阳性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抗复发组真菌镜检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曲康唑抗复发疗法治疗花斑癣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胰岛素对体外循环下非糖尿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010年3月2日~2011年3月5日,选择156例择期首次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76例;实验组术中静脉持续泵入胰岛素,使血糖术中控制在4.0~11.0mmol/L,术后在3.9~12.0mmol/L;对照组术中血糖变化不作处理,术后控制在3.9~12.0mmol/L。分别于切皮前(T1)、主动脉开放后2h(T2)、主动脉开放后12h(T3)、主动脉开放后24h(T4)、主动脉开放后48h(T5)抽取桡动脉血,测量肌钙蛋白I(eTnI)水平。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及术后48h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主动脉开放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实验组为75.00%,对照组为27.63%,实验组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cTnI术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各个时刻实验组cTnI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术后48h内正性肌力药物应用,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多巴胺用量、肾上腺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体外循环下非糖尿病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持续胰岛素泵入治疗,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6.
小剂量多巴胺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巴胺在抗肾缺血-再灌注中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体质量(2.1±0.2)kg的日本大耳白兔23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11)和多巴胺组(n=12),采用双盲法,通过夹闭家兔肾动脉的方式建立肾缺血模型,两组家兔在实验过程中分别持续静滴生理盐水或多巴胺1.5~2μg/(kg·min).分别于夹闭肾动脉前和缺血50 min再灌注30 min后取家兔肾静脉血,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和丙二醛(MDA),并记录缺血再灌注前后的尿量.结果 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和丙二醛在再灌注后较夹闭前均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30 min后对照组各指标升高更明显(P<0.05),而尿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多巴胺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抗损伤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Caveolin-1(Cav-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0例HCC组织中Cav-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60例肝癌标本中,65例(41%)标本为Cav-1阴性,95例(59%)标本为Cav-1阳性。肝癌组织Cav-1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av-1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门静脉侵犯、肝内转移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Cav-1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Cav-1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v-1是总体生存率(P=0.047)的独立因素。结论:Cav-1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王峰  李俊杰  李洪亮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76-2777
目的通过对周口市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析,为社会开展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周口市无偿献血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周口市35707人次无偿献血者HBsAg阳性率为6.55%,其中男性为7.71%,女性为5.00%,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以〈40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HBsAg阳性合并抗-HBe、抗-HBc和HBsAg阳性合并HBeAg和抗-HBc阳性是感染的主要模式,分别占26.35%和22.50%。结论周口市社会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较高,感染者大多不知情,提示人们应有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健康检查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9.
患者女,21岁,以腹泻半年,双下肢水肿3个月,全身皮疹1个月于2006年10月入院.半年前发现饮食如常但出现轻度腹泻,未予重视.  相似文献   
70.
<正> 1985年以来,我们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患者59例,并从血液流变学方面观察补阳还五汤的活血化瘀作用,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59例,全部选择疾病各期以气虚血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40岁以下1例,41~50岁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