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61.
目的:为了比较针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穴对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阿托品组、足三里(足阳明经)、阳陵泉(足少阳经)、四白组(足阳明经)、承筋组(足太阳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静滴阿托品造成平滑肌抑制状态,与此同时足三里、阳陵泉、四白、承筋组分别电针足三里、阳陵泉、四白及承筋穴20min。实验结束后取胃窦平滑肌及Oddi括约肌组织,采用RT-PCR方法测上述组织内缩胆囊素A受体基因(CCKA-R-mRNA)表达。结果:电针足阳明及足少阳经穴均能上调胃窦及Oddi括约肌组织中CCKA-R-mRNA的表达。对胃窦平滑肌组织CCKA-R-mRNA表达上调作用,针刺足三里(2.533±0.413)作用大于阳陵泉(1.453±0.508)及承筋组(1.098±0.2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5.252,P<0.01);对奥狄氏括约肌组织CCKA-R-mRNA表达上调作用,阳陵泉组(1.921±0.655)大于承筋组(0.820±0.39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6.628,P<0.01)及足三里组(1.359±0.105)。以上各组中以四白穴对上述两组织受体基因表达上调作用最强。结论:针刺足阳明、足少阳经对胃、胆运动的特异性调整作用,不仅与相关脑肠肽的释放有关,还与脑肠肽受体基因表达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针刺血清足三里、天枢、梁门等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对家兔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舒缩活动及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7/12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将45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9只.生理盐水组:耳缘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剂量为10 mL/kg;阿托品模型组:耳缘静脉滴注以生理盐水配制的2.5 mg/100 mL的阿托品;足阳明经穴组、足少阳经穴组、足太阳经穴组均先静滴阿托品(滴注方法同阿托品模型组),在滴完阿托品总量的一半时,开始分别电针双侧足阳明经穴(足三里、天枢、梁门、四白)、足少阳经穴(阳陵泉、带脉、日月、阳白)、足太阳经穴(承筋、背下点、背上点、攒竹)30 min,待电针完毕后,颈动脉采血6 mL离心15 min,取上清,制备成“针刺血清”.另取家兔10只,手术取胃,分离胃窦平滑肌,经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制备胃窦平滑肌细胞悬液,以“针刺血清”与家兔胃窦平滑肌细胞作用,用戊二醛固定后测定细胞长度和细胞内三磷酸肌醇含量.结果:进入细胞长度分析的家兔为43只,进入三磷酸肌醇含量分析家兔为45只.[1]细胞长度比较:足阳明经穴组明显低于足少阳经穴组[(42.05&;#177;7.85,77.33&;#177;9.80)μm,(P<0.01)];足太阳经穴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75.88&;#177;9.14,64.58&;#177;6.59)μm,(P<0.05)].[2]三磷酸肌醇含量比较:足少阳经穴组明显低于组阳明经穴组[(33.15&;#177;7.45,48.96&;#177;8.89)pmol/10^6,(P<0.01)];阿托品模型组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31.65&;#177;7.69,40.84&;#177;9.82)pmol/10^6,(P<0.05)].结论:足阳明经穴针刺血清能使离体胃窦平滑肌细胞产生明显的收缩效应,其收缩效应的产生与升高细胞内的三磷酸肌醇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甘蒲祛斑凝胶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HC-C18色谱柱 (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05%磷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80%A;4~18 min,80%~65% A;18~22 min,65%~62% A;22~25 min,62% A,25~30 min,62%~55% A;30~35 min,55% A,35~45 min,55%~50% A;45~50 min,50%~55% A;50~60 min,55%~80% A),柱温30 ℃,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76,368 nm。结果: 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50 4~0.403 2 (r=1),0.039 4~0.315 2 (r=1),1.638~8.192 μg (r=0.999 9);甘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8.81%,RSD 1.7%;异甘草素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 1.2%;甘草查尔酮A平均回收率为97.68%,RSD 1.0%。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甘蒲祛斑凝胶中3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抑制细胞凋亡、保护胃黏膜损伤的机制.方法:32只健康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捆绑组(A组)、模型组(B组)、艾灸穴位组(C组)和艾灸非穴组(D组),每组8只.艾灸穴位组和艾灸非穴组大鼠艾灸预处理8 d,捆绑组和模型组大鼠只捆绑,不艾灸.除捆绑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法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胃黏膜HSP70、胃黏膜细胞凋亡、凋亡活化因子1 (Apaf-1)、Caspase-9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胃黏膜细胞凋亡指数(AI),胞质Cyt-C、Apaf-1、Caspase-9和Caspase-3含量明显增加(2.93±0.29vs 2.51±0.22,3.52±0.77vs 2.25±0.53,1.63±0.36vs 0.75±0.23,4.32±0.67vs 3.44±0.86,4.05±1.01vs 3.76±0.82,3.55±0.86vs 2.35±0.71,P<0.01或0.05).与B组相比,C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3.93±0.36)明显增加(P<0.01),而细胞凋亡指数(1.53±0.45),胞质Cyt-C(0.97±0.26)、Apaf-1(2.244±0.49)、Caspase-9(2.43±0.73)、Caspase-3(1.97±0.61)均显著降低(P<0.01).与C组相比,D组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3.35±0.34)显著降低(P<0.01),而凋亡指数(3.06±0.81),Cyt-C(1.45±0.29),Apaf-1(3.16±0.66),Caspase-9(3.33±0.76),Caspase-3(2.98±0.86),显著升高(P<0.01或0.05).结论:艾灸通过上调大鼠胃黏膜细胞HSP70表达,继而作用于凋亡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相关靶点,由此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达到保护胃黏膜损伤的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66.
中医不同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通过电针内关穴、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及针药结合3种不同治疗方法记录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Holter)缺血性ST-T的改变,进行客观疗效比较,找出最佳中医治疗方法,并为电针内关穴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依据.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ECG和Holter缺血性ST-T,尤以针药组疗效显著(P<0.05或P<0.01).结论:(1)单纯运用电针或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均有较好疗效,但针药结合效果更好;(2)电针内关穴对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7.
采用唾液淀粉酶、D-木糖排泄率、胰外分泌功能试验等指标对正常人与兼脾虚证或非脾虚证的慢性胃肠病患者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脾虚组上述指标低于正常和非脾虚组,提示脾虚患者存在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脾虚患者经熏脐灸治疗后上述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变,提示熏脐灸疗法可促进脾虚患者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8.
从1989年至1991年对大庸市一个精神发育迟滞高发村进行了病因学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智力测定、家系调查、细胞遗传学及生化检查和环境检测等分析,发现其主要致病原因系缺碘所致克汀病。证实湖南为缺碘省份,并提出初步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9.
用单拷贝(HBV)DNA重组质粒与 TK 基因共转化小鼠Ltk-细胞获得的 HBsAg表达阳性的 pC-3-1 细胞系中,HBV DNA仍以单拷贝存在,并未形成首尾相连的双拷贝结构。对pC-3及其亚系细胞的研究表明,在传代过程中,一些细胞丢失了HBV DNA,一些细胞虽含HBV DNA但不能表达 HBsAg,提示 HBsAg表达的稳定性不但与 HBV DNA是否丢失有关,而且可能与其完整程度和存在状态有关。通过再次克隆和改变HAT培基组分,可以获得HBsAg的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70.
易受乡  彭艳  常小荣  彭娜  严洁  林亚平 《针刺研究》2006,31(5):259-263,271,F0002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等穴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胃粘膜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热休克蛋白70基因表达(HSP70 mRNA)与上述效应的关系,探讨艾灸促进胃粘膜损伤修复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束缚对照组、模型组、艾灸“足三里”-“梁门”穴组和艾灸非穴对照点组。束缚水浸应激法制备胃溃疡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胃粘膜转化生长因子(TGFα-)的含量,RT-PCR法测定HSP70 mR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粘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细胞凋亡指数。结果:束缚水浸应激法造模后可致胃粘膜损伤指数升高,胃粘膜TGFα-含量下降,PCNA下降,细胞凋亡指数、HSP70 mRNA增加(P<0.05或P<0.01)。艾灸“足三里”“梁门”可降低胃粘膜损伤指数,增加胃粘膜TGFα-含量,促进HSP70 mRNA和PCNA的表达,降低胃粘膜细胞凋亡指数,与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艾灸“足三里”“梁门”对应激性胃溃疡的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了TGFα-合成,刺激胃粘膜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而这一过程可能与艾灸诱导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