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哮喘患者缓解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哮喘患者缓解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34例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确诊的哮喘患者,通过电话或在门诊、病房调查其缓解期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104例(77.6%)患者曾自行停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仅有30例(22.4%)患者能够一直坚持用药,但其中有6名患者有自行调整用药剂量的行为。停药的原因包括症状缓解(63.5%)、担心不良反应(50%)、间断按需使用(34.6%)、自认为治疗无效(19.2%)、感觉药粉未能吸入(13.5%)、担心糖皮质激素依赖(5.8%)、经济原因(7.7%)、社区医生错误指导(3.8%),无特殊原因而停药者占1.0%,无因不会用该吸入装置或买药不方便而停药的患者。坚持用药的原因包括因曾经停药后急性发作从此坚持用药(36.7%),担心停药后复发(23.3%),听从医师宣教坚持用药(66.7%),自认为治疗有效(6.7%)。结论哮喘患者缓解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差。应继续加强对哮喘患者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并建立哮喘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提高患者依从性,使患者受益。此外还应该加强社区医生哮喘诊治知识的更新,提高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地位的认识,避免错误指导患者。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比较按需应用伐尼克兰片与无药物干预戒烟两种方法,评价应用伐尼克兰片戒烟的有效性、用药时间以及防治复吸的有效措施.方法 将吸烟者根据是否自愿服用戒烟药物,将戒烟者分成伐尼克兰片戒烟组(药物组)和无药物干预戒烟的戒烟组(干戒组),每组成功入选前60例,药物组根据患者服药耐受性及戒烟情况予以伐尼克兰片按需口服戒烟治疗,干戒组不用任何药物.随诊52周,比较两组第4、12、52周的戒断率、药物副作用、戒断时间(周)、总用药时间(周)、第52周的复吸率以及复吸原因,服药时间与戒断时间的关系.结果 药物组第4、12、52周的戒断率分别为66.7%、58.3%、25%,比无干预戒烟组16.7%、11.6%、8.3%明显增高;药物组的药物副作用较轻,停药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消失;服药时间的长短与戒断时间无显著相关;两组的复吸率分别是55.5%和20%.服药时间与戒断时间无明显相关,P=0.214.结论 应用伐尼克兰片药物戒烟有较高的有效性、安全性,戒断症状较轻,戒烟成功率高,但复吸发生率很高.中国人可以根据自己对药物的敏感性选择短时间服药,以达到戒烟同时减少药物副作用、减轻戒断症状、减少总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规范的SBT方法拔出气管插管的COPD患者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列入本研究,作为SBT组。回顾性分析未采用SBT方法拔出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COPD患者28 例(男性24例,女性4例),作为No-SBT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气管插管复插率(拔出气管插管48h内)心及PaO2,PaCO2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 (P=0.683)、机械通气时间(P=0.167)差异无显著性,但是SBT组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60min)与No-SBT组(40—540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1)。SBT组和No-SBT组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后,需无创通气辅助的患者均为3例(P=0.717),48h内再次气管插管患者前者为2例(2/24),后者为3例(3/28)(P=0.900),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均为气道分泌物排出不畅。结论:对COPD患者,在撤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的过程中采用规范SBT方法可以明显地缩短拔管时间,而且未增加气管插管的复插率。  相似文献   
24.
患者女, 64岁, 2023年2月21日因"右侧胸痛4年余, 左侧胸痛9月余"就诊于北京朝阳医院。既往有陈旧性肺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病史。2018年10月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CT引导下穿刺病理未见肿瘤。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升高, 考虑结核可能性大, 于2019年3月起给予抗结核治疗。2019年12月因右侧局限性液气胸, 行右肺下叶切除, 术后病理示肉芽肿性炎伴坏死。2020年5月胸部CT示肺部结节及空洞较前明显增多。2023年1月考虑不除外隐球菌肺炎, 给予氟康唑口服。最终, 术后病理会诊确诊为肺类风湿结节, 给予口服泼尼松及吗替麦考酚酯治疗1个月后复查胸部CT较前好转, 建议继续目前治疗, 定期复查胸部CT。  相似文献   
25.
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存在病种多,学时短的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与学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完成,学生知识内化程度较低,教学效果不佳。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反复讨论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回顾翻转课堂的起源、含义,结合呼吸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介绍翻转课堂具体实施时的模式和构建;总结翻转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方面的优势;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如选择教学内容要适合翻转教学,教师和学生要提高认识和并需要一定的能力储备以及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医学教育的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内皮素和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皮素(ET)和肾上腺髓质素(AdM)是支气管和肺脏重要的旁分泌和自分泌因子,参与调节呼吸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观察了无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T1及AdM水平的变化,探讨二者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A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患者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53±10)岁,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为(94.8±10.8)%,符合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B组:COPD临床缓解期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61±8)岁,FEV…  相似文献   
27.
肾上腺髓质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上腺髓质素是一种新发现的降压肽,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脏器、神经组织和某些神经细胞瘤中。具有调节动脉血压、呼吸系统、肾脏、细胞增殖和迁移等作用。它在高血压的降压、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1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5岁。因“发热半月余”,于2004-09-21入院。患者于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此后持续发热,每日下午明显,体温最高38·7℃,伴畏寒,咳嗽,少量白黏痰,间断出现左下胸隐痛,胸痛与呼吸运动无关。发热时伴双下肢肌肉酸痛,全身关节疼痛。体温下降后,肌肉关节症状消失。夜间偶有盗汗。口服头孢拉定治疗无效。入院3d前,X线胸片示右侧胸膜肥厚,左侧肋膈角钝,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本院。病程中,患者无面部红斑,无皮疹,无腹泻、腹痛及黑便,无进行性消瘦。既往史:患者16年前曾患“右侧结核性胸膜炎”,经抽胸腔积液,抗结核治疗3个月后好…  相似文献   
2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细菌感染特征顾国忠△赵鸣武许伟方秋红屈谦刘振英△△张小伟△△(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检验科,北京100083)本文采用双套管保护性毛刷(protectedspecimenbrush,PSB),通过细菌定量培养对慢性阻塞性...  相似文献   
30.
背景:肺成纤维细胞不但是肺组织的结构支持细胞,还能够通过增殖、收缩、趋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等多种功能在肺组织的炎症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的:观察原代培养的人肺成纤维细胞在胰蛋白酶或糖皮质激素作用下增殖特性与骨架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人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胰酶处理24h,终浓度分别为0,0.5,1.0,5,10mg/L胰酶;地塞米松处理72h,在有血清培养条件下进行,浓度范围10^-9-10^-8 mol/L。MTT法测定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免疫印迹方法测定细胞波形蛋白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胰蛋白酶在低浓度(0.1-0.5mg/L)时刺激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而较高浓度(1-10mg/L)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地塞米松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胰蛋白酶显著上调肺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但对波形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地塞米松(10^-9-10^-6mol/L)显著抑制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支气管肺慢炎症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胰蛋白酶和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参与成纤维细胞增殖和骨架蛋白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