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观察拓扑替康 (TPT)联合顺铂 (DDP)用于 / a期 SCL C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及耐受性。方法 :85例 / a期 SCL C手术患者 ,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 ,其中 ,TPT组 4 9例 ,接受 TPT DDP方案 ,与同期接受 VP- 16 DDP方案 (VP- 16组 ) 36例作比较。结果 :TPT组 ,CR11例 ,PR2 8例 ,总有效率 79.6 % ;VP- 16组 ,CR8例 ,PR17例 ,总有效率 6 9.4 % ,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化疗后肿瘤分期下降两组分别为 :TPT组 5 1.1% (2 5 / 4 9)例 ,VP- 16组 33.3% (12 / 36 )例 ,分期下降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 ,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TPT联合 DDP用于 SCL C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肯定 ,该方案可作为 SCL C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江西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乡792名5岁儿童进行龋病情况调查,随机抽取396名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龋病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2.70%,龋均为2.96,龋齿充填率为0.73%;患龋率和龋均在城乡、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龋率最高的是上颌乳中切牙。父母在口腔健康方面的认知态度正确与否、孩子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与儿童患龋相关。结论:预防乳牙龋齿需要综合防治,特别是要加强儿童及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3.
江西省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老年人牙周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江西省65-74岁城乡共792名老年人的牙周疾病状况。结果:江西省老年人的牙龈出血检出率、牙周袋检出率和附着丧失≥4 mm的检出率分别为93.9%、81.0%和91.7%。人均有牙龈出血、牙石、牙周袋、附着丧失≥4 mm的检出牙数分别为13.27颗、17.68颗、4.88颗、6.65颗。饮食习惯和使用牙线、牙签与牙龈出血率、牙石检出率相关。结论:牙周疾病是江西省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应加强牙周病的防治工作,努力改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以期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下颔第三磨牙拔出术后疼痛的原因,并就疼痛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阶段性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第一阶段随机选取80例下颔第三磨牙拔出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拔出术后疼痛原因,并依此构建拔牙术前难度评测模型,为后期拔牙术后患者疼痛症状临床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阶段选取9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拔出前对术后疼痛原因进行早期预测和评估,依此构建临床干预措施并在术后实施该措施。结果拔牙手术时间、拔牙难度、术后局部感染及女性月经周期均与拔牙术后疼痛密切相关;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严重疼痛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下颔第三磨牙拔出术患者采取术前拔牙难度评估,并制定相应临床干预措施,可有效地减少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扩大缝合范围对预防拔牙后出血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拔牙后出血患者共计6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之后收治的拔牙患者中创口较大、渗血较多者进行预见性缝合,预防术后出血。结果进行过扩大缝合范围的拔牙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出血。结论采取扩大缝合范围对预防拔牙后出血并发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3种窝沟封闭剂的微渗漏情况,为选择操作技术难度低且具良好边缘密合性的窝沟封闭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正畸减数的上颌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5组,每组8颗.即:Helioseal F组、GC Fuji Ⅶ组、GC Fuji Ⅶ+唾液污染组、Embrace WetBond组、Embrace WetBond+唾液污...  相似文献   
37.
在全国第20个“爱牙日”来临之际,2008年9月13日上午,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在东湖区大院社区开展了一次大型义诊活动。口腔医院内科主任杨建、外科主任陈林林、修复科主任曾利伟、预防科主任欧晓艳、VIP主任胡楠等8位专家现场义诊。省卫生厅何小军处长、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王予江到现场看望了参加义诊的医务人员。现场人头攒动,不少群众慕名而来,各专家为其详细检查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8.
自 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七星针叩刺寻常型痤疮 84例 ,临床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84例中 ,男 51例 ,女 33例 ,年龄 ,18~ 2 8岁 ,病程 1~ 2年 4 4例 ,3~ 4年 2 6例 ,5~ 6年 10例 ,长达 6年者 4例。2 治疗方法2 .1 操作方法 以右手握针柄 ,食指置手针柄中段 ,运用腕部弹力带动前臂 ,针头对病位或经络穴位 ,垂直均匀起落叩刺。根据病情可在一定范围内环形叩刺。2 .2 叩刺强度与疗程 叩刺强度可根据患者的体质 ,病情和部位而定 ,可分为轻、中、重三种叩刺法。轻度叩刺 ,局部皮肤略有潮红 ,皮肤粘膜N敏感部位和…  相似文献   
39.
1病历报告患者女,58岁。于1993年11月28日以间断腹胀痛、呕吐人院。1年前进食后全腹胀痛.持续约1天,呕吐大量胃内容后缓解,两天后恢复如常,每隔2~3个月发作1次,且逐渐加重。病后无呕血、黑便。上消化道钡透提示“胃内肿瘤”。查体:一般情况可,腹平较,未及包块及压痛,肝脾未及,上腹部振水音(一)、腹水征(一).左锁骨上未见肿大的淋巴结。上消化道钡透见胃内多个大小不等的充盈缺损,胃壁蠕动尚可。胃镜检查提示:胃体角部有大的分瓣状隆起,呈葡萄串状,于前壁有一扁平状蒂,活动度大,粘膜光滑,胃壁柔软,扩张容易。提示胃…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TEAS)对结直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18岁,ASA分级Ⅰ-Ⅲ级,将其随机分为TEAS组和对照组各45例。TEAS组:于手术结束拔管后患者配合情况下及术后3天内同一时间段行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穴位TEAS一次,每次30 min,选择2 Hz疏密波,强度为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强度,一般为10~25 mA;对照组操作同TEAS组,但不开启电源。所有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前超声引导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术中使用脑电(BIS)、体温、有创血压监测并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补液量、尿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肛门首次排气、进饮/食时间及术后3天内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24、48、72 h血清胃动素浓度。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TEAS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内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TEAS可促进术后结直肠癌患者肠功能的早期恢复,并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