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17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报告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和开放复位,开放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0例,27例闭合骨折,3例开放骨折.纠正骨折移位、成角畸形、嵌插短缩、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的正常关系.根据影像学得测量结果:均达满意.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1~15个月随访,骨折6~14周均获得骨性愈合.3例针孔处感染,换药后痊愈.6~14周拆除外固定架.无1例畸形愈合及腕关节僵硬,腕关节屈、伸、旋转功能恢复者24例,部分恢复者6例.结论 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能很好的纠正骨折的移位、成角畸形、嵌插短缩,恢复关节面的平整、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的关系,并能可靠的维持,达到骨性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外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德州市德城区经异性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的感染情况,对其感染途径进行复核分析。方法对2003—2017年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现住址为德城区经异性性传播感染HIV,且现存活的HIV感染者和病人,进行面对面个人深入访谈,依据调查目的设计访谈提纲,以信息饱和为终止标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随访信息,对其感染途径进行复核分析。结果 49例访谈对象,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为27~65岁,在婚28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4例。经复核,49例中26例存在感染途径误报,将同性性传播(25例)、其他传播(1例)报为异性性传播。真实的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25例,异性性传播23例,其他传播1例。结论德城区异性性传播途径对艾滋病流行的影响可能被高估,全国其他地区疫情是否存在相同现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七氟烷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后神经元细胞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 对N9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模型组细胞行氧糖剥夺-复氧复糖,七氟烷组细胞经七氟烷预处理后行氧糖剥夺-复氧复糖,对照组细胞不作处理.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吸光度(A)值,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用中药及胸大肌带蒂肌肉瓣移植治疗术后胸骨感染,观察其效果。方法中药治疗胸大肌带蒂肌肉瓣移植在全麻下进行,用过氧化氢、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彻底冲洗伤口,缝合皮下不留死腔,皮下引流保持通畅,胸部加压包扎。结果 22例伤口一期愈合,8例伤口二期愈合,时间最短3周,一般约1个月,随诊6~24个月,平均8个月,伤口无炎性表现,呼吸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了减少胸骨后感染的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结论中药及胸大肌带蒂肌肉瓣移植,治疗术后胸骨后感染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骨科手法复位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骨科手法复位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肩、髋关节脱位或长管骨闭合性骨折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以2 mg/(kg.min)的速率静脉注射丙泊酚至患者睫毛和指令性反射消失,复位开始。若出现疼痛叫喊或抵抗,追加适量丙泊酚至复位结束。治疗组在丙泊酚诱导前先静脉注射芬太尼50μg,丙泊酚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记录两组丙泊酚首剂用量和总剂量,全程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O2)变化。并按照麻醉效果三级评定法记录两组各级例数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复位手法相同,MAP、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pO2<0.90发生率、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丙泊酚首剂用量及总剂量均少于对照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无呕吐发生,恶心4例,谵妄2例,清醒后头痛、头晕3例;治疗组轻度头痛2例,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大关节脱位及长管骨闭合性骨折手法复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6.
随着医院合同制员工的增加,我科的人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种雇佣关系:正式在编员工,培训选留员工,合同制员工和内聘员工并存.这种多人事关系的人才结构逐现其问题.本文通过对我科人才结构的分析,了解我科现有人才结构的现状,分析其利弊,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确定合理的人才战略,以更好的优化我科的人才结构,从而促进我检验科长足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比较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将70例经病理学证实为局部晚期鼻咽癌(按92年福州分期Ⅲ、ⅣA期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即复方苦参组(复方苦参联合同步放化疗)和对照组(同步放化疗)各35例.两组同步放化疗均采用相同的常规分割根治性二维放疗和单药顺铂同步化疗(顺铂 20mg/m2,静脉应用,每周一次,共用5周).复方苦参组中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15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d1~d14.治疗期间每周观察口咽黏膜反应、面颈部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结束后2周后对患者进行体力状况评分.放疗后3个月,12个月评价有效率(CR+PR).结果 复方苦参组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KPS评分)优于对照组.口咽黏膜反应、面颈部皮肤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在复方苦参组均较对照组轻(P<0.05).复方苦参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71% vs 71.4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37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能减轻同步放化疗的副反应,并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导致的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方法: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到的4例血小板值异常偏低(<50×109)的标本(与血涂片中血小板数不相符合),我们改用抗凝剂后进行血细胞计数,比较二者之间血小板数值的变化.结果:4例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到的血小板数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初次EDTA-K2抗凝血检测血小板结果明显不符.结论:EDTA依赖性凝集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我们应用甘醇酸化学剥皮与左旋维生素C导入治疗黄褐斑,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现报道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病例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我院门诊确诊为黄褐斑的女性患者,共6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黄褐斑诊断标准,1年龄20~50岁;②就诊前3个月未行黄褐斑的治疗;③无化妆品过敏史及严重的过敏性疾病;④无面部湿疹、皮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自杀行为现状及个体行为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对MSM人群进行招募和自填式匿名调查。结果共调查201人,最近6个月自杀意念报告率为9%,自杀计划报告率为4.5%,自杀未遂报告率为3.5%。自杀意念报告率在不同年龄、文化、职业等人口学特征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在不同年龄、文化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文化低自杀计划报告率较高;不同收入自杀计划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意念报告率与固定性伴(BF)、偶然性伴(419)、男男肛交性伴数、性病史、HIV检测和接受性病诊疗服务相关。自杀计划、自杀未遂报告率与BF、男男肛交数和性病诊疗服务相关(P0.05)。性伴数多、有性病史、接受过HIV检测和性病诊疗服务者自杀行为报告率较高。结论 MSM人群自杀行为报告率较高,与MSM个体行为特征有关,应针对性开展自杀行为预防干预,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