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437篇
内科学   22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772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3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54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基因芯片直接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通过硝基苯甲酸(PNB)和噻吩-2-羧酸肼(TCH)鉴别培养为MTB的临床标本,其中痰标本90例、支气管灌洗液12例、脓液12例、胸腔积液6例、组织标本3例、腹腔积液和尿液标本各1例,应用绝对浓度法同时进行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并用基因芯片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MTB rpoBkatGinhA基因型。以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为标准,评价基因芯片检测RFP、INH耐药和耐多药(MD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在125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显示对RFP、INH的耐药率和MDR发生率分别为20.0%(25/125)[其中高耐占88.0%(22/25)、低耐占12.0%(3/25)]、17.6%(22/125)[其中高耐占18.2%(4/22)、低耐占81.8%(18/22)]、16.8%(21/125)。初治和复治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MDR-MTB的检出率分别为7.6%(7/92)和39.4%(13/33)。以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为标准,应用基因芯片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MTB rpoBkatGinhA基因型,预示对RFP、INH耐药和MDR的敏感度分别为72.0%(18/25)、63.6%(14/22)和61.9%(13/21),特异度分别为91.0%(91/100)、86.4%(89/103)和89.4%(93/104),两种方法的一致率分别为87.2%(109/125)、82.4%(103/125)和84.8%(106/125)。 结论 应用耐药基因芯片直接检测结核病患者临床标本中MTB对 RFP和INH耐药的相关基因突变具有中等的敏感度和较高的特异度,可快速检出对RFP、INH耐药和MDR-TB患者,为临床早期开展有效化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近期,循环杂志(Circulation)发表了《美国心脏病学会/老年心脏病学会联合科学声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治疗》。声明对老年ACS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证据进行了概述,现简要介绍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NSTE)ACS的特点及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 Seldinger导管法穿刺并抗结核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例住院病人均采用 Seldinger导管法 ,剑突下穿刺并保留导管引流 ,间断腔内冲洗及注射地塞米松、卡介苗素 ,确诊后予 2 S( E) HRZ/4H3 R3 方案抗结核治疗 ,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肝功能等。结果 所有病例心包积液消失并未再产生。未发现心包粘连及心包腔内感染 ,随访过程中除 2例失访外 ,9例完全康复。结论  Seldinger导管法穿刺治疗结核性心包炎 ,安全有效 ,便于留置导管引流 ,腔内冲洗及注射药物 ,合并抗结核治疗可达彻底治愈 ,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我院受血者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爱滋病抗体(抗-HIV)、梅毒抗体(RPR)检测在医院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4996例受血者输血前血液HBSAg、抗-HCV、抗-HIV、PRP检测结果分析。结果:检出HBSAg、抗-HCV、PRP阳性率分别为10.91%、0.96%及0.10%,未检测出抗-HIV阳性。结论:受血者输血前血源性感染指标检测能更好控制医院感染,对保证安全输血及保护医患双方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家族性类肢端肥大症,国内尚未见有文献报道,现将我院所见1个家系中的5例报道如下:临床和家系调查资料例1:先证者男,71岁,病案号352858(系谱号Ⅱ-4),患者自幼手足粗大,但至成年后鞋帽无需经常更换。无头痛、关节痛,性功能和视功能改变,无多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广东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调查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2016—2019年委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个人剂量监测室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的广东省放射诊疗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个人剂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2016—2019年分别监测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应用工作人员53674、2563、5001、16687、22272和2087人次,超过调查水平(1.25 mSv)的分别有76、6、18、28、133和2人次,非真实剂量者分别占67.1%、100%、55.6%、82.1%、76.7%和100%。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介入放射学和其他应用工作人员周期剂量当量第99百分位数(P99)分别为0.37、0.39、0.67、0.35、0.54和0.30 mSv,周期剂量当量均值分别为0.07、0.06、0.11、0.06、0.07和0.05 mSv。对各组人员周期剂量当量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139~-2.681,P<0.001)。结论考虑超过目前调查水平数据的高不真实性和人工成本的因素,建议近似地将0.40 mSv/3个月作为目前诊断放射学、牙科放射学、放射治疗、其他应用放射工作人员的调查水平,将0.70 mSv/3个月作为目前核医学和介入放射学放射工作人员的调查水平。  相似文献   
107.
患者,男,33岁。因反复高热2月余入院。患者2个月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0℃,在外院查血白细胞2.7×10~9/L,中性粒细胞0.68,先后给予“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头孢曲松”等多种抗菌药物治疗,用药后体温能降至正常,但停药后再次发热,如此反复多次。1周前患者再次出现高热,伴咳嗽,咳黄脓痰,自服抗生素药效不佳。入院体检:体温38.3℃,血压110/70 mm Hg(1mm Hg= 0.133 kPa),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咽无充血,扁桃体无充血肿大。颈软,两肺呼吸音粗,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总结急性脑梗死病人超早期静脉溶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9月的发病在6 h 内的1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确诊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护理方面积极配合,给予严密的病情观察和细致的护理。[结果]16例溶栓病人中,溶栓后2 h,有效12例,占75%,无效4例,占25%。出院时,5例基本痊愈,无后遗症;10例有效,1例无效,所有病人均无出血及溶栓并发症。[结论]急性脑梗死病人应用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可靠,通过对溶栓病人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协助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保证溶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取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无菌培养、制片及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通过对956对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异常核型209例,异常率为11.77%。其中臂间倒位13例,占6.22%;平衡易位28例,占13.40%;性染色体异常2例,占0.96%;染色体多态性163例,占异常总数的77.99%;其他异常3例,占1.43%。结论染色体异常以及多态性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因素,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应作为优生优育的常规检查,从而提高人口素质,降低先天性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玉溪市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和CD8)自然变化,了解其艾滋病自然病程。方法 收集2006—2014年间玉溪市新报告HIV/AIDS未抗病毒治疗资料,获取首次与末次CD3、CD4和CD8数据,描述并比较CD3、CD4和CD8自然变化速率。结果 CD3、CD4和CD8月均自然变化速率分别为4.14个/μL、-2.13个/μL和7.57个/μL。其中886例(62.66%)CD4末次较首次低,表现为自然下降。首次CD4越高,其月均下降越快,而首次CD4较低,其月均下降较慢甚至出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汉族、≥50岁者、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者月均CD4自然变化下降速率较快,而女性、少数民族、50岁以下者、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者CD3、CD8上升速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玉溪市HIV/AIDS CD3、CD4和CD8自然变化总体平缓,但仍然有部分HIV/AIDS的CD4下降较快,或是CD3 、CD8上升较快,需对该类人群加强随访,及时介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