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验证小鼠损伤脊髓中高表达的microRNA-21(miR-21)在neuro-2a细胞中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作用,初步探讨miR-21在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neuro-2a细胞在体外培养16h,分别按相应体系转染miR-21 mimics,继续培养48h,提取6孔板内细胞总蛋白和总RNA行蛋白印记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利用HEK293细胞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 neuro-2a细胞转染miR-21 mimics后,其内源性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在蛋白和mRNA水平均明显降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miR-21对PDCD4 3'非翻译区(3'-UTR)的预测位点有直接抑制作用,而将此位点突变后,miR-21对PDCD4 3'-UTR预测位点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miR-21通过直接作用于PDCD4 3'-UTR靶位点从而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PDCD4的表达。miR-21可能在脊髓损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神经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经验与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自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神经内镜下微创治疗的52例颅内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其中垂体瘤20例、高血压脑出血20例、血管畸形伴血肿1例、脑外伤颅内血肿2例、胆脂瘤2例、视神经损伤2例、脑脊液鼻漏2例、亚急性有分隔硬膜下血肿1例、蛛网膜囊肿2例. 结果 除1例胆脂瘤患者术中出现岩静脉撕裂,术后并发小脑静脉性梗死而预后不良以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其中20例垂体瘤全切15例(75%),术后无脑脊液鼻漏发生;23例颅内血肿中血肿清除满意22例,1例脑外伤后双侧颅内血肿患者术后一侧发生再出血,再行开颅血肿清除后恢复;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患者视力明显提高;2例脑脊液鼻漏一次性修复效果良好,未发生颅内感染及复发;2例蛛网膜囊肿术后囊肿缩小,症状消失;1例亚急性有分隔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血肿清除满意;1例胆脂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复查MRI示肿瘤近全切除. 结论 神经内镜可在经鼻颅底手术、颅内血肿微创手术中发挥其显露范围广、深部照明好、微创高效的优势,取得简单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VSD)结合三棱针打孔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中毒时间、病情严重程度采用配伍设计,选取2012年7-8月份我院接诊手部腹蛇咬伤肿胀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切开引流组,10例,在咬伤部位行"+"字形切开至皮下层)、B组(切开引流+VSD组,10例,伤口"+"字形切开,然后行持续VSD)、C组(单纯三棱针打孔组,10例,在咬伤伤口周围用三棱针多点打孔20~30个)和D组(三棱针打孔+VSD组,10例,在咬伤伤口周围用三棱针多点打孔20~30个,然后行持续VSD).入院后同时给予抗腹蛇毒血清、抗感染及中医中药等治疗.观察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伤口部位感染、脓肿、坏死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①各组间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差异显著,D组明显低于A、B、C组[(2.1±1.5)d比(5.0±2.7)d,(3.4±1.7)d,(3.1±3.0)d;P〈0.05];②B、D组无一例出现伤口部位感染、脓肿形成及坏死,与A、C组(20%和40%)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各组间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显著,D组均明显低于A、B、C组[(3.5±1.5)d比(7.5±2.5)d,(5.3±1.3)d,(4.7±1.3)d; P〈0.05].结论:腹蛇咬伤后咬伤部位早期三棱针打孔法结合持续VSD可显著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左心室 (左室 )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包括 6 6例左室功能不全 (射血分数≤ 0 35 ) (左室功能不全组 )和同期 6 6例年龄、性别及一般情况匹配但左室功能正常的行冠脉内支架术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比较两组冠脉病变程度 ,冠脉内支架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左室功能不全组多支冠脉病变患者明显增多 ( 6 7%和 4 7% ,P <0 0 5 ) ,完全血运重建率降低 ( 6 5 %和 82 % ,P <0 0 5 ) ;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支架术成功率均相似 (分别为 3%和 0 % ;95 %和 96 % ,P >0 0 5 )。平均随访二年发现左室功能不全组支架术后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术后 0 35± 0 11和术前 0 30± 0 0 4 ,P <0 0 5 ) ,无严重心脏不良事件 ,生存率和对照组相似 ( 80 %和 86 % ,P >0 0 5 )。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对左室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 ,术后患者远期生存率与左室功能正常者相似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并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8例存活,存活率为36.4%,其中6例治愈出院,2例患者病情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肾功能衰竭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次数均超过3次。治愈的8例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6.5±1.1),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加强心理护理,这样才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分期微创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04年2月~2007年5月47例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合并开放伤35例,均采用分期微创方法治疗,并随访6-13月。结果:47例骨折均在术后3-6月愈合,患肢功能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3.6%。结论:分期微创治疗胫骨近段粉碎性骨折,尤其合并开放伤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7.
李浩  张宪  米庆辉 《疑难病杂志》2007,6(6):365-366
五淋化石丸是一种治疗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前列腺炎、膀胱肾盂肾炎、乳糜尿的中药制剂,具有通淋利湿、化石止痛之功能。2004年2月-2006年5月对6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后应用五淋化石丸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 155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81例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组),74例接受普通金属裸支架(BMS组),比较两组的临床一般情况、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和远期综合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和支架植入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住院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年中,SES组远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BMS组(P<0.001). 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安全有效;与普通金属裸支架相比,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能显著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9.
[背景]探讨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对阑尾炎并发穿孔病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病例报告]选择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收治的阑尾炎并发穿孔患者21例,实施麦氏点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阑尾切除术,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及腹腔脓肿,2例术后切口处出现少量渗液,拆线后处置1次,愈合.[讨论]小切口腹膜外全层缝合法治疗阑尾炎并发穿孔可预防切口感染,降低术后感染率,损伤小.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