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2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催乳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43名正常人血清催乳素基础值以及睡眠时血催乳素浓度变化(其中63名孕妇血催乳素浓度变化),总结了202例各种病因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率。单纯性乳溢症多见于产后,高催乳素血症占31%,闭经、乳溢综合征伴高催乳素血症占89%,垂体催乳素瘤的血催乳素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72.
神经外科疾患通过口腔径路手术为数不多。本文介绍24例之初步经验如下。经口腔径路手术之适应症主要是位于延髓一桥脑前方的肿瘤、血管性病变,斜坡本身的病变以及累及枢椎齿突和环椎前弓的病损,本组24例的手术适应证如下:1.斜坡脑膜瘤1例;2.椎动脉第4段囊状动脉瘤3例(其中1例死于脑膜炎);3.斜坡转移瘤1例;4.由畸形所致通过枕大孔的齿突性基底压迹,无Arnold Chiari综合者5例(其中3例死亡);5.类风湿性多关节炎所致齿突性基底压迹2例;6.类风湿性多关节炎肉芽肿引起的齿突侵蚀和上颈髓压迫症2例;7.环椎前方和/或齿突肿瘤4例;8.颅骨牵引未能复位之齿突骨折,脱位4例;9.外伤后  相似文献   
73.
目前垂体切除术已日益普遍采用。但术后的内分泌预后尚待阐明。本文着重研究术后垂体激素的动态试验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并结合文献探讨术后的治疗方针。本组成人垂体切除术25例,年龄21~63岁,男10女15。乳癌转移7,垂体肿瘤18(嫌色性腺瘤9、肢端肥大症6、嗜硷性细胞瘤2、鞍结节脑膜瘤1)。手术方法有三:①经额开颅10例,均为嫌色瘤伴视交  相似文献   
74.
报导1例延髓—颈髓内巨大室管膜瘤经手术摘除后呼吸停止长达2月之久终告康复的罕见病例。女,17岁,初因发热、脊柱痛、颈淋巴结肿大,恶心、纳呆、乏力、消瘦、全身状况恶劣而误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久治无效,迁延达一年半之久。渐出现双上肢不全瘫,继以四肢不全瘫,就诊中发现肩胛带肌萎缩伴大小鱼际萎缩,行走不稳,上肢  相似文献   
75.
1941年Gregg发现婴儿先天性畸形与母亲妊娠期风疹有关,始引起人们对外来因素致畸胎作用的重视。 1959~1962年间,反应停(酞胺哌啶酮,Thalidomide)引起数以千计的婴儿发生严重畸形。从此,学者们对妊娠期投药可能引起畸形的危险进行了广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此外,由于发现一些化学物质在局部和全身应用后可能引起癌肿,以及职业性癌肿发生率的递增,同样也引起了对化学因素特别是药物的致癌作用的重视。  相似文献   
76.
报导1973年以来采用周期性综合化疗治疗成人幕上胶质母细胞瘤176例的结果。方法:脑瘤化疗要求选用一些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药物的组合要求先用的药能促使肿瘤细胞处于对后用药物敏感的细胞周期,以利提高效果。问断用药则可减轻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骨髓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7.
VM26(表鬼臼毒噻吩糖甙)是鬼臼树脂(Podophylline)的一种衍化物(4-脱甲基-表鬼臼毒-β-D-噻吩甲叉-葡萄糖甙),在玻管内对恶性胶质瘤培养基具有惊人的效用。Sklansky等(1974)曾用VM26治疗13例恶性胶质瘤,其中5例有显效。Walker(1973)认为,VM26对胶质瘤的效果比单纯手术切除者更胜一筹。Pouillart等(1975、1976)报导采用VM26-CCNU综合治疗胶质瘤获得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男性47岁,有慢性酒精中毒史和多次头部外伤史.4个月来经常头痛,近加剧伴呕吐,项强,发热38℃,脑脊液正常.病情迅速恶化至昏迷,心率慢52次/分,伴呃逆,双侧病理反射阳性.颈动脉造影示左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开颅清除积血100ml,并切除囊膜外壁层,而内壁层与皮质紧贴未予切除.术后病况未好转,次日再次开颅骨窗减压,仍无起色.颅内压下降至0,遂对鞘内注入Ringer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脑血管畸形的临床表型与其发生的关系。方法 :经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畸形 CVMs5 1例 (AVMs 46例、 VMs2例、 AVF 2例、 DAVF 1例 ) ,分析病灶部位、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特征。结果 :发现供血动脉与畸形血管发生的关系有终末供血动脉并终止于 AVMs、通过动脉部分发出分支供应畸形血管 ,也有来自颈内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多支供血血管 ;AVMs主要以单支静脉引流进入深静脉系统和 /或静脉窦 ;AVMs的供血动脉较为明显 ,为正常动脉 (解剖行程 )的终末动脉和主干动脉发出的侧方分枝 ,较正常脑动脉有不同程度扩张 ;AVMs中引流静脉 ,以单支静脉引流为主 ,从病变的不同部位融合成一个较大的静脉 ,最终引流入深部静脉和 /或静脉窦 ,典型的病灶呈契形表现 ,AVMs具有发育较为成熟的血管结构。结论 :本结果提示 AVMs为胚胎早期血管发生异常所致 ,以后可能在异常血液动力学和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下出现新的血管、扩张和破裂出血等继发改变  相似文献   
80.
ACTH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附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ADH是脑瘤、脑外伤时脑水肿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报道ACTH治疗80例脑瘤、脑外伤所致脑水肿的初步经验体会。ACTH的效果与脑水肿的程度有密切关系。本组结果提示ACTH的显效率在脑转移瘤中为92.3%,在胶质瘤中Ⅲ—Ⅳ级组为80%,Ⅰ—Ⅱ级组为58.8%,在脑外伤中为51.4%。试验性ACTH疗法可用作为鉴别脑转移瘤的良好指标。文中探讨了ACTH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了ACTH与地塞米松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