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周围神经再生评估及再生方法研究的部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各国为此投入了相当数量的人力和经费.目前未能根本解决神经再生的原因是对再生的机制缺乏了解,因此神经生物学家呼吁重视神经元自身调控和神经再生微环境的研究.近年来研究人员从应用角度研究了电生理评定技术,观察神经损伤后的行为变化及探讨神经再生方法,本文拟将这部分进展作简要介绍.一、电生理评定技术1.TENS诱发EMG 电生理方法评定周围神经再生具有重要意义.过去采用的指标是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动作电位振幅等,刺激和记录方法相对繁锁,重复性欠佳.为此,1993年加拿大多伦多(Toronto)大学动物学和生理学系Campbell等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诱发肌电图的新方法来评定不同年龄大鼠运动神经元的再生.钳夹损伤10月、3月龄大鼠坐骨神经,用新EMG方法对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对大、小脑成像和波谱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SD大鼠,体重150-180g,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3)、假手术组(n=4)和缺血损伤组(n=8)。制作右大脑中动脉血供阻断的模型。缺血2h后,恢复灌注,进行T2加权成像和局域质子谱检测、小脑成像和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磷酸肌酸(Cr/PCr)、胆碱(Cho)和乳酸(Lac)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损伤组右大脑高信号强度区T2值增加,Cr/NAA和Cho/NAA比值增大;右小脑Cr/NAA和Cho/NAA比值增大。结论:缺血严重影响大、小脑神经元的存活和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103.
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调查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约为250/10万,居世界第2位且以每年9%的速度上升[1]。脑卒中后神经中枢系统受损,可能继发多种临床并发症。为人熟知的运动功能障碍一直广受重视,而较为隐匿的排尿障碍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104.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与致残率高的特点,可能导致运动、语言、情绪、认知等功能的障碍,任一种功能障碍均可严重降低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康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中。本文就近年来音乐疗法在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中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以期为音乐疗法脑卒中后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张英  廖维靖  郝赤子 《中国康复》2019,34(3):142-145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作业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同时给予1Hz的rTMS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FMA)、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上肢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FMA、FTHUE-HK评分和MBI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rTMS联合作业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6.
<正> 本研究目的在于①建立一个相对简单和可重复的技术测量下肢L_5和S_1皮肤节段的交感皮肤反应(SSR);②确定SSR幅度和潜伏期左右不对称的正常范围;③使用此技术时确定SSR的基本波型;④确定刺激左右臂诱发反应时下肢SSR对称性是否存在差异;⑤在EMG上证实L_s或S_1神经根病患者的皮肤节段评定SSR有否异常。  相似文献   
107.
脑卒中后抑郁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影响脑卒中后康复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发病率、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8.
轴突计数法观察中药当归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轴突计数法观察中药当归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作用杨万国廖维靖刘玲俐陈保平(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武汉430071)中药当归能否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一直未见文献报道,本实验通过测量坐骨神经单位面积轴突数目的方法来探讨当归促神经再生作用,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1材料药物当归注射液是用水醇法提取有效成分制成25%的注射液,由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厂生产,批号940614。动物雌性Wistar大鼠,湖北医科大学动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GB)尿潴留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确诊为SCI后NGB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导尿方法治疗,治疗组在间歇性导尿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推拿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及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73例恢复自主排尿功能,对照组有49例恢复自主排尿功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SCI后NGB尿潴留在恢复患者自主排尿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红外频谱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19)。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正确的体位摆放、针灸治疗、主动和被动运动,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行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红外频谱治疗,两组均进行4周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VAS)、Fugl-Meyer量表(FMA)、巴氏指数(B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FMA评分、BI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 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结合红外频谱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肩痛的疼痛程度,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