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跗骨窦入路结合逆骨折损伤机制治疗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治疗的Sanders Ⅱ、Ⅲ型跟骨闭合骨折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80例)和传统组(80例)。微创组采用跗骨窦入路以跟骨结合型微创解剖板,术中逆骨折损伤机制解锁复位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经典跟骨外侧扩大“L”形入路以跟骨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包括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的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Maryland和AOFAS评分;手术并发症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微创组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跟骨Bö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宽度,Maryland和AOF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传统组(22.50%),切口甲级愈合率(98.75%)显著高于传统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跗骨窦入路逆骨折损伤机制复位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住院时间短,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快,切口并发症少,疗效显著,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检测与重症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5例重症肝炎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2、4周后,取静脉血2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FP值.结果:提示AFP水平低,存活率低,死亡率高,预后差.反之预后好.结论:AFP水平检测可作为在重症肝炎时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样本的流调方式对我市18岁以下儿童先心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筛查,以确定我市该病的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干预手段和患病儿童的生存现状、诊疗状况及预后,再根据现有的发病和诊疗状况制定出我市先心病的早期、中期、晚期干预和防治措施,以最大可能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提高检出率,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及临床干预时机,以改善此类患儿的生存环境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纳米氧化硅和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染毒大鼠模型,对纳米氧化硅和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的急性肺脏毒性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24 h和72 h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气管内滴注后24 h和72 h)、纳米氧化硅24 h组和72 h组(纳米氧化硅溶胶气管内滴注后24 h和72 h)、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24 h组和72 h组(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复合乳液气管内滴注后24 h和72 h)。分别于染毒24 h和72 h后分离大鼠肺脏和胸膜进行HE染色,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兔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VEGF-C、VEGFR-3、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兔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实验。结果纳米氧化硅组和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组大鼠肺泡间隔增宽、伴炎细胞聚集,胸膜间皮细胞增生,呈乳头状结构。VEGF-C、VEGFR-3和TGF-β1兔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纳米氧化硅组和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组大鼠肺脏可见大量组织细胞、炎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胞浆染色阳性,胸膜表面较多间皮细胞胞浆染色阳性;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纳米氧化硅组和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组大鼠VEGF-C、VEGFR-3和LYVE-1蛋白在肺脏中的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氧化硅和聚丙烯酸甲酯-纳米氧化硅染毒可致大鼠出现肺脏损伤,可能与VEGF-C、VEGFR-3、TGF-β1和LYVE-1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5.
1988年5月20~25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全军中医内科专业委员合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军各医疗、教学、科研单位的代表经协商,选举产生了由黄世林任主任委员,马宗林、汪承柏、李炳文、陈宝田任副主任委员的25人组成的全军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会议征集论文389篇,其中109  相似文献   
26.
20世纪末期,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生存及繁衍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评价与鉴定这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是毒理学科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人们对环境中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认识不足,在以往的毒理学评价与鉴定中忽视了对内分泌干扰物作用的评价,因而,长期以来缺乏对大量化学物质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及其毒理学鉴定实验方法的资料。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DES)可以导致睾丸氧化损伤,而氧化损伤则可能是导致类固醇合成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探讨DES导致睾丸氧化损伤与睾酮合成途径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健康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玉米油)和DES染毒组(0.1、1.0、10.0μg/kg),每组6只,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染毒8周。染毒结束后称量动物体重及雄性生殖器官和附属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前列腺)的重量,用生化方法检测睾丸匀浆中丙二醛(MDA)和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变化以及类固醇合成酶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3β-HSD1)、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3(17β-HSD3)的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外周血中睾酮、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用RT-PCR检测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类固醇脱氢酶1(3β-HSD1)、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3(17β-HSD3)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10.0μg/kg组睾丸、前列腺重量以及脏器系数明显减少,MDA和ROS的氧化程度明显升高,SOD、CAT、GPx的活性降低,3β-HSD1、17β-HSD3的活性分别降低;血清睾酮降低,1.0μg/kg组LH降低,整个染毒区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μg/kg组StAR、P450scc、3β-HSD1、17β-HSD3 mRNA表达减少,1.0μg/kg组StAR、3β-HSD1依然减少。结论 DES暴露干扰了大鼠睾丸氧化/抗氧化平衡,同时导致包括睾酮水平降低在内的雄性生殖危害。DES导致GPx、CAT酶活力降低,抑制睾丸类固醇合成途径中P450scc,3β-HSD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3β-HSD1活性降低导致睾酮减少。推测该途径可能是DES干扰类固醇合成的毒性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纳米氧化铝致大鼠肺部急性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纳米氧化铝颗粒对Wistar大鼠肺部的急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方法 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纳米氧化铝悬液低、中、高剂量组和生理盐水组4组,每组12只,制备纳米氧化铝悬液,按14、70和350mg/kg剂量分别进行单次气管滴注。染毒后3d和28d取肺部灌洗液(BALF)和肺部组织,检测生化指标、白细胞计数分类及氧化应激指标,并观察肺部病理变化。结果 (1)染毒后3d,中、高剂量组BALF中的总蛋白(TP)含量明显升高(P〈0.05),各剂量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碱性磷酸酶(AKP)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升高(P〈0.05);染毒后28d,中、高剂量组BALF中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各染毒组中,总蛋白(TP)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P〈0.05)。(2)染毒后3d,中、高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均有明显增加(P〈0.05)。染毒后28d,高剂量组中性粒细胞所占的比例仍高于生理盐水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染毒后3d,中、高剂量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中、高剂量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染毒后28d,高剂量组中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P〈0.05);高剂量组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染毒后3、28d均无差异;高剂量组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在染毒后3、28d均明显降低(P〈0.05)。(4)各染毒组中小鼠肺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炎症改变,肺泡毛细血管扩张,支气管细胞周围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腔受压,有纤维素的渗出,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并随剂量的增加改变明显加重。结论 纳米氧化铝可引起肺部急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会阴左侧切开术与会阴正中切开术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我院产科200例产妇进行比较,100例行会阴左侧切开术,100例行正中会阴切开术。结果:会阴正中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切口延伸、缝合时间、术后疼痛难忍程度、切口水肿、住院时间明显小于会阴左侧切开组;自我感觉良好者,正中切开组明显多于左侧切开组。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术明显优于会阴左侧切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